馮天禮悄聲提醒蕭洪:“我在這裡,又聽到不少議論,也許會對你有所幫助……所謂鍊度,其實就是煉己之造化,以度幽魂……不過,今天這樣的情況,施法者法力如何倒在其次,最重要的,是這鍊度時的儀軌,必須做到正確無誤……”

這時,天色已晚,那法壇中心的九尺長燈,越發顯得明亮。

突然,一陣香風拂過,接著,法壇四周,立刻變得瑞靄騰騰。在這仙霧之中,原先擺放在法壇周圍的法燈,一下就齊刷刷地亮了起來。蕭洪和曼兒此時才突然發現,原來那些法燈,乃是按照二十八星宿的形狀,排列在法壇四周。

緊接著,有五光十色的彩光,從這些法燈之中噴薄而出,幻成百千光影,如同繽紛花簇,將這法壇四周瞬間鋪滿。

而在銀燈散彩的同時,又有數道彩色光影從天而降,並且不停地幻化出各種景象,一會兒是玉蓋高張,有金童玉女行走其間;一會兒又是幢幡密佈,可見神將功曹往來巡行。

周圍的眾人,此時都站了起來,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奇異景象。

緊接著,這法壇的四周,突然磬、鍾、鼓、鈸、管、笙、笛、簫齊奏,響起虛空玄妙之音,然後又聽得幾聲金鐘撞響,於是馮天禮在一旁說道:“這步虛詞已經奏響,下面就要有人上壇施法了……”

一曲步虛詞還未奏完,在距離法壇較近的位置,有一道士站出來,說道:“青龍隱隱來黃道,白鶴翩翩下紫宸!……我來試試道法,看看今日仙緣如何!”

話音未落,此人便已邁步登上法壇。

那最下層的外壇,只在正南方向,開了“都門”,對應著八卦中“離宮”的方位。登上法壇的這位道士,便由這“離宮”的“都門”進入外壇。

這道士入壇之後,便向右旋行,走到外壇的東南方向。中壇在此位置開一門,對應著巳位的“地戶”,這道士便又穿過此門,進入了中壇。

馮天禮在一旁提醒蕭洪,那中壇雖然開了四門,分別稱為“天門”、“地戶”、“日門”、“月門”;但實際上,對於施法之人來說,只有“地戶”一門可以出入,萬萬不能走錯。

那施法的道士,在穿過“地戶”進入中壇之後,便開始敕水禁壇。

馮天禮又向蕭洪解釋道,這所謂“禁壇”,又稱“淨壇”,是施法之人,在齋壇上施法時,極為重要的一個步驟。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這每一處齋壇,固然都要建在清淨之地,但是,為了滌汙蕩穢,隔斷塵俗,同時也為了,在施法時,齋壇不受魑魅魍魎的干擾,必須首先要由法師施法禁壇。

依照馮天禮的解釋,那道士在踏入“地戶”之後,就要開始默唸咒語,同時,他還要在心中存思默想,召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這“四靈”,在其左右前後護衛。

等這道士把咒語唸完之後,只見那法壇的四周,現出了一道光幕。這光幕緩緩地升起,一直升至壇頂中央,最後合攏,像一隻大碗,將整個法壇完全罩在裡面。

這光幕之上,綴滿了繁星,其中最亮的那些,連成了二十八星宿的形狀。透過這斗轉星移的光幕,眾人可以看到,那道士此時腳踏丁罡,從一旁的洞案上,取過了法劍和淨水,又再次默唸咒語,將五方真炁注入水中,然後淨灑四方。

接下來的一步,這道士就開始敕請各方神靈,請他們降至齋壇,解除邪穢。

這些降臨齋壇的神靈,稱為“解穢神明”,包括東方青帝木官解穢君吏九人、南方赤帝火官解穢君吏三人、西方白帝金官解穢君吏七人、北方黑帝水官解穢君吏五人、中央黃帝土官解穢君吏十二人,另外,還有天上、地下、今歲、今月、今日、今時諸位解穢君吏。

一但諸神降臨,則可以使天穢還天、地穢還地、人穢還人、鬼穢還鬼,一切邪穢遠離齋壇。

然後,這道士又踏丁罡步,在法壇的不同方位,面朝不同方向,先後誦咒,請五方神靈降臨壇所。

這就是所謂的“結界”,意在請五方神明護衛法壇,使那法壇內施法之人,不會受到外界邪氣侵擾。

等這道士施法禮畢,在那綴有二十八星宿的光幕之內,便又升起了第二層光幕,仍然將這整個法壇罩住。

“結界”之後,這道士又繞至法壇的東北方位,而向北祝咒,請各方兵馬分別降臨壇所。

馮天禮為蕭洪解釋說,那《雲岌七籤》中提到,“北辰星者,眾神之本也。凡星各有主掌,皆繫於北辰。北辰者,北極不動之星也。其神正坐玄丹宮,名太一君也。”

這意思就是說,每顆星辰,都有神靈管轄。這裡提到的“北辰”,就是北極星,因其在天空中固定不動,所以,北極星可謂是“眾神之本”,而那北辰之神,就是“太一神”。

所以,這道士在施法時,朝向北方祝咒,也正是為了向那掌管諸星之神的“太一神”請兵,以便各方天仙兵馬降臨法壇。

這道士請兵之後,又繞回中壇的東南方向,站在位於巳位的“地戶”位置,面朝著中壇的東北方向,寫下一個“鬼”字。他所面對的東北方向,即是位於艮位的所謂“鬼門”,而他在施法時,將法劍立於鬼心,念動咒語,便可收服一切邪穢。

這個施法的過程,便是所謂的“封鬼門”。

這道士封完“鬼門”之後,在前兩道光幕之內,又有第三層光幕,也將法壇罩住。

這三道光幕交相輝映,站在外面的眾人,只能透過光幕,模糊地分辨出,那施法道士的身影。

此時,那道士仍然立於中壇的“地戶”位置。

只見,他在中壇向左旋行,繞至西北方向,由“九仙梵行門”登上內壇。

西北方向,依照八卦,為乾宮所在。因此,這內壇的“九仙梵行門”,亦可看作“天門”。內壇共有十門,在這十門之中,只有此門可以供人出入,其餘各門,皆不可從中穿行。(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