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沿著石階走上一處緩坡,緩坡的上方就是壇場。

這處壇場坐北朝南,壇場中央建有壇臺,壇臺共有三層,分別象徵著天、地、人。

而在這三層壇臺的南側,還設有六個堂幕,同時,在法壇周圍的其他位置,還設有煉度堂、神虎堂、受度堂、監臨所等等,以備各類科儀之用。

在蕭洪等人附近,有六個堂幕,東西兩側各有三個。東側的三個堂幕,由北向南,依次為玄師幕、天師幕、三官幕;而西側的三個堂幕,由北向南,則依次為五帝幕、三師幕和監齋法師幕。

馮天禮解釋道,法壇左側有煉度堂,供養煉魂聖位;而法壇之右有神虎堂,又供養攝魂聖位;法壇東南位置,設有受度堂;齋壇之西,設立監臨所,裡面供奉著城隍、土地和監壇正神。另外,在法壇的四周,還專門設有靜默堂、誦經堂、普度堂和靖室,而供奉神仙聖位的道場,就位於法壇的後正方。

馮天禮說:“看今天這法壇的規制,乃是靈寶派的齋壇。這齋壇的邊上,設有煉度堂,還有受度堂,若是不懂鍊度的法術,今天恐怕難能進得了仙境……”

馮天禮又解釋了幾句,蕭洪這才明白,原來,一般在那受度堂供著的,就是齋主家中的九祖亡人位次。說白了,若是有人故去,就要請道士來超度亡靈。而超度亡靈的道士所施展的,就是所謂的“鍊度之法”。

馮天禮說:“按照靈寶派的說法,‘死魂受煉,仙化成人’,所以又有‘煉度朽骸’一說。只是,這‘鍊度之法’,乃是靈寶派的道法,我們幾個對此都不瞭解,這也是對我們相當不利……”

王承說:“這仙境的入口,竟然要考查修行之人的鍊度之法?這也真是奇怪……”

馮天禮見王承不信,便又說道:“這靈寶派的鍊度之法,講究以‘火煉’、‘水煉’二法,交煉亡魂,目的就是使那幽魂,自幽冥世界中解脫。而今天這法壇上,到底是不是要對鍊度之法進行試煉,你再往這四周走走,看上一眼,自然也就明白了。”

王承還真就沿著法壇外面,轉了一個大圈兒。不一會他便回來,很不情願地承認道,這裡確實是一處靈寶派鍊度用的齋壇。

原來,那王承繞到法壇外面,結果發現,在法壇的東北角上,有個內方外圓的水池,方圓五尺,水池中心成坎卦,池內鑿刻有符文;而在法壇的東南角上,又有個內圓外方的火沼,方圓闊三尺,火沼中心成離卦,其中也是鑿刻有符文。

王承知道,那水池中盛著的,是‘真水’;而火沼中裝著的,便是‘真火’。這二者,就是那靈寶派施展鍊度之法時,‘水火交煉’的必需之物。

王承想了想,覺得不太甘心,又對蕭洪說道:“蕭道長,你是清微派,那靈寶派的法術,你也應該知道吧?”

蕭洪連連搖頭,說自己並不知道。

曼兒卻說:“清微派的《玉宸經法》中,倒確實是提到一些鍊度的科儀,只是那些都很複雜,現在臨時要用,恐怕是不太可能……”

馮天禮又說:“你們看這壇前六幕的位次順序,天師幕在這六幕之中,班次甚高,這恐怕是有尊崇龍虎山祖師之意……那天師道的龍虎宗,統領天下正一各派;而這靈寶派,亦是屬於正一派,所以,在今天這處法壇上,必然就是要以正一道法為主了……”

蕭洪知道,這靈寶派出現的時間,與上清派極為接近,而這上清、靈寶二派,又是天師道之後所出現的兩大派別。靈寶派的道法,受到上清派影響,而在符籙之法方面,又與天師道關係密切。所以,那馮天禮說這是靈寶派的齋壇,卻對天師道格外尊崇,這自然也不奇怪。

王承說:“不管怎樣,今天在這法壇上,就全靠蕭道長了……”

王承說出這話,那也是指望著,既然蕭洪是正一道士,自然也該對正一道法有所瞭解。可是蕭洪對此知之甚少,所以也是無奈搖頭。

那馮天禮聽人議論說,這法壇上的測試,要到傍晚時分才能開始。蕭洪與曼兒見時間還早,便在這壇場內,四處走了走。

壇場內立著一幅幡幢,最先吸引了蕭洪的注意。

蕭洪上前細看,這才知道,這裡立著的,原來叫做“青玄寶幢”。

這“青玄寶幢”,是以青絹四丈九尺製成,頂上作八角形大寶蓋,中間懸有一隻大幡,八角懸下八隻小幡,大小九幡表示上絕九光,亦象徵九州分野。

這每只幡的形狀,暗含有天地人三才之象:幡頂,是以桐梓木製成,上繪日月星辰雲霞,並畫有天尊象,用以表示天;幡的墜腳,亦是桐梓之木製成,畫有山河大地、五嶽四瀆的圖案,藉以表示地;而幡腹的位置,除了龍飛鳳舞地篆有符文之外,還以雲龍飛鳳的圖形,繡成邊帶,並且垂下一龍一鳳兩條邊帶,作為幡腳,以此代表人。

蕭洪緊盯著幡腹,看那上面寫著的符文,目不轉睛地看了好久。

曼兒說,這上面寫著的,應該是“大九龍符”,那符字的形狀,恰似龍身,呈現蜿蜒盤旋之態。

蕭洪聽了曼兒解釋,又盯著這“大九龍符”,仔細看了半天,同時,還在心中琢磨著,如何能將這些符字,一氣呵成地畫出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蕭洪將這符字盯得久了,忽然覺得這幅“大九龍符”彷彿有了某種特殊的含義。

蕭洪問曼兒:“你還記不記得,我們剛剛離開道觀時,在一處避難的山洞呆過些時候……”

曼兒點頭說:“記得……”

蕭洪又問:“在那處山洞的石壁上,有一些雜亂的裂紋,彷彿連成了某種圖案……你還能記得嗎?”

“是的……”曼兒點頭說,“那些線條彎彎曲曲的,深淺也有變化,好像是由那石壁天然形成的……不過,因為那些線條的形狀斷斷續續,我倒沒能看出那是什麼圖案……”(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