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蕭洪又想,高璿本來就叮囑自己,要想辦法,把那太上老君手中的東西,說成是“天師籙”……可一來自己當時並不接受,二來此事也確實難度太大……

然而此刻,如此困難的一個環節,已經得到解決。這永樂宮之行,也算是大有收穫才對!

這時高正方丈說道:“高匯,你這話說得不對……‘天師籙’固然是龍虎宗的信物,然而這一部《老子八十一化圖》,於我們全真教的弟子來說,卻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世人認為它是偽經,可它卻偏能提供線索,將這黑衣人降服……”

“對,對……”高匯連連點頭說,“此事確實意義格外重大……”

“沒錯……”高正對蕭洪說道,“蕭道長,你儘管持著這部經書,去尋龍虎宗的‘天師籙’……而我們永樂宮與萬壽宮,也必然會令全體道眾知曉此事,到時候,就與那龍虎宗一道,將這黑衣人降服……”

蕭洪聽了心中暗喜。不管那“天師籙”的事情是真是假,只要能有眾多道眾篤信此事,那也是不小的收穫!

高匯說:“若是我們能夠透過這部經書,與那正一道結盟,比起原來與祆教合流的做法,豈不是強過太多!”

高匯說完,與身邊的嗣清道長商議幾句,便起身告辭,急著趕回萬壽宮安排此事。

而高正方丈向嗣德等人交待了幾件事情,然後便叫住蕭洪,讓蕭洪單獨留下,說是有要事交待。

等其他道士先後離開,高正示意蕭洪坐在近前。

高正盯著蕭洪,直截了當地說道:“這經書的事情,你若自己不能篤信,也就很難服人……”

蕭洪一下被方丈戳中心事,心中有些慌亂。但是他沒有匆忙回應,只是恭敬站著,聽那高正方丈到底要說些什麼。

高正問蕭洪說:“這經書上新添內容,不是你親手動筆寫的,對否?”

蕭洪沒想高正連這也都看了出來,只好點頭承認道,自己不知道應該如何行事,所以,這經書上改動的內容,都是那王承一手完成的。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嗯……”高正點點頭說,“我早就看出來,比起那個王承,你也太實在了些,所以我才讓他們陪你一同前往……不過,那王承能將經書做成這樣,竟然不露絲毫破綻,這我倒是沒有想到……”

蕭洪聽方丈這樣說,這才終於放下心來。

而高正又說:“你既然自己無法做到,把它交給了別人,那就要充分信任,不能將信將疑……”

蕭洪有些煩躁。此事明明就是王承一手炮製,他見實在沒有辦法,只好順水推舟,又怎麼談得上信任不信任?

但這些話也不便說給方丈聽,蕭洪只好點頭稱是。

“你可知道,心意散漫,乃是修行大忌?”高正突然說道,“我看你時常心煩意亂,那又是為了何事?”

這一下,又是看穿了蕭洪的心事。蕭洪不知應該如何作答。

即使不是高正方丈問起,蕭洪也會時常回想此事。在他的印象中,就是在山頂的金殿中,與那人形幻影有過接觸之後,他的心境就有了很大的變化。

他時常覺得煩躁,感覺到在自己心中,常有一股莫名的怒火,隨時都要衝破胸腔;同時他又被一種暴虐的情緒所籠罩,這種情緒甚至帶給他一種想要任意殺戮的衝動,讓他無從宣洩……

他知道,這樣的心境,與這洞天福地內修行的眾人相比,實在是格格不入。他也知道,如果不能擺脫這樣的想法,又怎麼可能有一天得道成仙?

只是,他與那人形幻影融合的過程,連他自己也無法用言語描述出來。他記得在那短短的一瞬間,他彷彿經歷了很多事情;但是,當他試圖回憶時,他卻只能記得這些事件所帶給他的感受,而無法記起這些事情具體的經過……

這就像是一場夢魘,給他帶來惡劣的心緒,卻不容許他記住睡魔的樣子。

蕭洪不知道,應該如何向高正描述這一段經歷。又或者說,他也並不清楚,這種煩躁、憤怒乃至暴虐的心情,到底是這一次的經歷所帶來的,還是本來就沉睡在他的心底,而為這一次的經歷所激發。

高正方丈見蕭洪只是若有所思,卻並不回答自己的問題,便告誡他說:“你要明白,修真養性,是道士修煉的唯一正道……你若是做不到這一點,那你將來可就……”

高正這話沒有說完,只是搖搖頭,嘆了口氣。

蕭洪見此情形,便揖手施禮道:“弟子的修行,近來確實遇到一些障礙……還希望方丈能夠指點一二……”

高正問蕭洪道:“對這全真教的修行之法,你有多少瞭解?”

蕭洪老實回答說,瞭解不多。

高正沉吟片刻,說道:“那我今天就為你略作講解,希望能夠對你修行有些益處……”

高正說,這全真教,平時主張“性命雙修”,認為“性者神也,命者氣也”,“氣神相結,謂之神仙”。

而在這“性”與“命”二者的關係上,全真教又主張,要“先修性,後修命”。這也就是說,要以清心寡慾為修道之本,以練氣養神為修道之要,尤其強調“修性”。

這就是方才高正所強調的,修真養性,那是道士修煉時的唯一正道。只有除情去欲、明性見道、心地清靜,才能返樸歸真,證道成仙。

高正講的這些道理,蕭洪曾經聽何慶山提到過,後來聽那王承講解南北二宗時,也又有些瞭解,所以此刻再次聽了一遍,倒也並不覺得意外。

高正說,與這“清心寡慾”的“先性後命”的主張相對應,這全真教要求修道者,必須要出家住觀,不許娶妻生子,並且,隨時要受清規戒律的嚴格約束。

這些內容,蕭洪自然也是早有瞭解,所以他也覺得,這其中沒有什麼新鮮之意。

高正彷彿從蕭洪的表情中,看出了他的心中所想,他對蕭洪說道:“對於這些道理,你定是覺得可有可無……其實這也正常,因為這些內容,也並非是我要講的核心道理……我要講給你的道理,可以概括為十六個字,那就是——‘心本是道,道即是心,心外無道,道外無心’……”(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