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洪沒有正面回答馮天禮的問題,而是向他反問道:“馮道長,不知您為何問起這部經書?”

馮天禮微微一笑,說道:“這是因為,這一部經書,與那清修派的丹法,關係頗為密切。你既然是從玉虛宮來到全真教,對這清修派的丹法,最好是有些瞭解……那清修派所修煉的丹法,叫做‘清淨孤修丹法’,其實它所依據的,就是這一部《悟真篇》。你可知道,那清修派,將‘取坎填離術’看作內丹之學的基本功夫……”

蕭洪剛聽王承說過“取坎填離”,知道這四個字說的是什麼。可是與那王承說起此事時的小心翼翼相比,馮天禮並未顯出任何顧忌之意,這讓蕭洪有些奇怪。

那馮天禮繼續說道:“要想明白什麼是‘取坎填離’,就要先明白,什麼是‘坎’,什麼是‘離’……

“依照清修派的理解,所謂‘離卦’,就是‘心’之代表;而所謂‘坎卦’,就是代表‘腎’的符號……這樣一來,那‘取坎填離’的意思,就是指心液下降、腎炁上升,而這個過程,又稱為‘還精補腦’;

“另外,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以‘離’比喻‘元神’,而以‘坎’來比喻‘元炁’、‘真精’所以,那‘取坎填離’的說法,便有了另外一種不同的解釋——‘取坎填離’指的就是消陰煉陽、炁定神純,這也就是常說的‘抽鉛添汞’……

“這兩種說法,前一種常稱為‘小周天’,後一種又可稱為‘大周天’……

“無論哪一種說法,以《悟真篇》的經文來說,就是‘取將坎位中心實,點化離宮腹內陰。從此變成乾健體,變化飛躍總由心’……”

馮天禮將這清修派的理解,說得頭頭是道,讓人難有任何懷疑。

蕭洪雖然之前也聽王承說起過,對這《悟真篇》,清修派與陰陽雙修兩派,理解各有不同。但是真的聽完馮天禮這一番解釋,這才發現,這兩派的理解,各成一說,差別竟然如此之大。

馮天禮說完這些,又對蕭洪說道:“蕭道長,對於《悟真篇》這部經書來說,那清修派的理解才是正道。若依此法修煉,就算達不到成仙的境界,至少也可以強身健體……”馮天禮說著,有意無意地瞥了王承一眼,似是若有所指地說道,“這就不像其他某些派別,解釋牽強不說,真的要是按照這個法子修煉,一不小心就會誤入邪途……”

王承有些神情尷尬,彷彿被人窺探了秘密。但是他又不便與馮天禮爭辯,只好乾咳了兩聲,裝作沒有聽到馮天禮的評論。

馮天禮說完這些話,見蕭洪只是點頭,也不答話,便也不再多說什麼,仍是繼續向前趕路。

王承悄悄拉住蕭洪,不讓他加快腳步,等到與馮天禮又落開些距離,這才又輕聲說道:“唉呀,這個馮老道說的啊,也對也不對……

“若你只是個十三四歲的童男童女,那我自然不會跟你提到這陰陽雙修之法,你說是不是……

“這個我剛才也跟你說了,那修煉之人,在經歷男女之事以後,‘乾體破而為離,坤體實而為坎’,這你總能明白吧?

“在此之前,在那童男童女之時,那本是純陽至陰之體,自與先天八卦的乾坤二卦相合,也就不必捨近求遠,行那‘取坎填離’之法……

“但是,既然已經不是了童男童女,那在天資方面,就已經有了欠缺,自然需要這‘取坎填離’的方法……只是這個‘取坎填離’到底是什麼意思,卻不是馮老道說的那樣……

“這你就要想想,那‘乾’、‘坤’二卦,是如何成為‘離’、‘坎’二卦的?然後你再想想,那‘取坎填離’的過程,與這怎能沒有聯絡?

“說什麼正道邪道,要我說,捨棄現成的便捷方法,放著易得的‘硃砂鼎、堰月爐’不用,反而去尋那些艱澀難懂的辦法,豈不謬哉?”

這個王承,剛才當著馮天禮的面,並沒有與之爭論,而此刻再說起來,卻對馮老道的說法嗤之以鼻。

當然,他在這樣說的時候,仍然一直盯著蕭洪,看他的臉色;而蕭洪不僅沒有任何反感的表示,反而是微笑著點了點頭,彷彿十分認同他的說法。

王承看到蕭洪這樣反應,也就沒了顧忌,又將那《金液還丹印證圖》中的內容,指指點點地給蕭洪講了不少。

接著,王承又把他所知道的南北二宗的情況,簡單地說了說。

所謂金丹派南北二宗,雖然都是提倡“內丹”修煉,但是緣起卻各不相同。

金丹派北宗,其實就是王重陽所創立的全真教。全真教興起時,得到元朝統治者支援,因而在元朝統治下的北方,實力頗為強盛。

而那金丹派南宗,則是由張伯端立說、白玉蟾創派,在南宋的屬地內不斷傳播,也是頗有影響。

後來南宋為元所滅,原來位於北方的全真道,隨之南傳;而原來在南方活動的金丹派南宗,亦想藉機北上。

二者相互接觸,彼此認同,因而合流意願強烈。合流之後,這南北二宗,將原來各自尊祀的祖師傳系,作了些必要的調整,以使雙方都能接受,便於合宗之後共同崇祀。

相比之下,南宗組織鬆散、勢力弱小,所以,這次合流的結果,其實更像是金丹派南宗歸入了全真道。南北合宗之後,金丹派南宗亦稱全真道南宗,這其實並不為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但是,那南宗的張伯端,以《悟真篇》立說的時間,要早於北宗的王重陽創教,所以,在南北合宗之後,那原來的全真道,反而時常被人稱為金丹派北宗。

其實,在這南北二宗合宗的過程中,全真道還合併了真大道、樓觀道和淨明道的一部分,成為一個實力強盛的大派別。

這一派別,因為以“內丹”丹法為主,格外重視丹鼎之法,所以又被稱為丹鼎大派。

所以,那南北二宗,若是稱之為“丹鼎派南宗”與“丹鼎派北宗”,似乎還更為貼切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