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洪這樣的反應,全被曼兒看在眼裡。

其間她也關切地詢問過蕭洪幾次,但蕭洪總是神情陰鬱,對她的問題,一概都是避而不答。

謝勁松帶著眾人從月臺上下來,又滔滔不絕地向大家解釋——何為御路踏跺;何為垂帶踏跺;御路石與垂帶石上,為何雕著的不同圖案;臺階的不同階數,又分別有些什麼講究……

他一邊說著,一邊還時不時地走到近前,將那當中的細節,指給眾人觀看。

謝勁松說:“不說別的,單看這須彌座式的雙層月臺,帶著漢白玉欄杆,就能知道,這玄帝殿,乃是這玉虛宮中,建造規格最高的大殿……”

付道士說:“以前只覺得,在這玉虛宮中,數玄帝殿氣勢最為宏偉……現在才知道,原來,在它的建造細節當中,處處都有講究……不過,我以前也聽到有人說起‘須彌座’這個名字,當時就覺得這名字有些奇怪……”

謝勁松回答道:“須彌,說的就是佛教的須彌山;而這須彌山,是佛祖居住的地方……所以,佛教在建造佛祖造像的時候,會把它的底座稱為須彌座。須彌座的底面可能是各種形狀,正方形、長方形、圓形,都有可能,但是,從側面觀看,不同的須彌座都會帶有束腰結構,具體又分成上枋、束腰、下枋、土襯等等,結構也很複雜……”

付道士有些奇怪,打斷謝勁松道:“這裡明明是一座道宮,怎麼又與佛教扯上了關係?”

謝勁松解釋道:“這個倒沒什麼奇怪的……在建築上,這佛道兩家所用的裝飾,經常是不分彼此……這須彌座的建造方法,其實十分常見,像這宮殿的基部,還有一些壇廟的臺基,甚至於某些器物的託座,都有可能用到……如果有建築以須彌座作為臺基,那麼說明,這座建築的等級很高……這與它是佛是道,可沒有太大關係……”

這時魯道士插話道:“你可能不知道吧,有些道宮,以前曾經是佛教的廟宇呢……再者說,那全真教創教時,王重陽主張儒、釋、道三教合一……‘三教合一’,這本來也是‘全真’二字應有之義……這裡只是建築上借鑑些佛教的內容,又有什麼奇怪?”

“哦……”付道士點頭說,“這麼說,這個須彌座的裝飾,其實是與永樂宮與萬壽宮,代表著全真教,重建玉虛宮,有些關係?”

“那倒沒有……”謝老道搖搖頭說道,“真正與永樂、萬壽有關的,並不是這些……你們隨我來看……”

眾人見到謝老道一路不停講解,現在終於說到了正題,不由都將注意力集中過來。

那謝老道帶著大家,往大院中間走了走,然後回身指著那玄帝殿的屋頂說:“你們看看這大殿的屋脊,那上面有不少裝飾,有‘正吻’、‘垂獸’和‘戧獸’,還有‘蹲脊獸’……”

這謝勁松一但說起與建築有關的內容,總是收不住話題,這次也不例外。

他見眾人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向屋頂,便介紹說,在屋頂的裝飾中,那屋脊的裝飾,才是是其中的重點。

在木製建築中,屋頂常常會做成各種式樣,比如,常見的式樣有硬山頂、廡殿頂、懸山頂、歇山頂、攢尖頂……等等,不同式樣的屋頂,有著不同的屋面和屋脊數目。

“屋面”,就是建築屋頂的表面,主要是指屋脊和屋簷之間的部分,是屋頂的斜坡。

而所謂的“屋脊”,其實是在不同屋面之間,因為彼此交接,而形成的突起部分。

將兩個屋面間形成的折角,做成“脊”,既能把屋頂固定牢靠,又能將兩個屋面之間,彼此交合的部位,掩蓋起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屋脊又分不同種類。

處於建築屋頂最高處,會有一條主脊,稱為“正脊”。正脊,是由屋頂前後兩個斜坡,彼此相交,而形成的屋脊。

不管屋頂是何式樣,除了正脊之外,其他的屋脊,其實都可以分為兩類——與正脊正交的脊,稱為“垂脊”;而沿著屋頂角梁方向延伸的脊,則稱為“戧脊”。

在木製建築中,屋頂因為有“正脊”、“垂脊”和“戧脊”這幾種屋脊結構,這就導致,屋脊的數目,肯定不止一條。

比如,以“歇山頂”為例,那是一種“四坡九脊”造型的屋頂。這當中提到的“九脊”,分別是一條正脊,上部的四條垂脊,還有位於四角與垂脊之間的四條戧脊;

再以“懸山頂”為例,它的屋脊,只一條正脊和四條垂脊;

而另外一種屋頂,也就是“攢尖頂”的屋頂,則是由寶頂和幾條垂脊而組成。

屋脊的數目多了,在這些屋脊上,就少不了要做些裝飾。而在這些裝飾中,各種裝飾手法,都能見到,比如磚雕、灰塑、嵌瓷等等。

在脊的上下兩端,常常要用線腳,進行裝飾,中間還要雕刻各種紋樣,有花草紋,也有龍紋、鳳紋等等。

而在屋脊的上方,就會裝飾各種小獸造型。

之前謝老道提到的“正吻”、“垂獸”、“戧獸”,其實就是分別裝飾在“正脊”、“垂脊”和“戧脊”上方的小獸。

在這些裝飾小獸當中,以“蹲脊獸”最有意思。“蹲脊獸”常常也被稱作“仙人走獸”,也有時候,它們也被稱為“走獸”、“蹲獸”。

“蹲脊獸”一般位於垂脊的最前端,在靠近屋簷處,通常是由瓦質或琉璃製成。

“蹲脊獸”依次排成一列,分為“仙人”和“走獸”兩部分,每一個“蹲脊獸”,都有一個專門的名字和特殊的作用。

排在隊首,領頭的“蹲脊獸”,是“仙人騎風”,也叫“仙人指路”,這就是所謂的“仙人”。

然後,排在這“仙人”後方的小獸,那就是所謂的“走獸”。

“走獸”也有固定的先後順序,一般是龍、鳳、獅、天馬、海馬,根據建築規模和等級不同,數目也有不同,數目最多時,總數可以達到十個。殿宇的等級降低,小獸的數目,也就隨之減少。(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