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魯道士又回到之前的話題,說道:“天師道北遷之後的發展,基本就是這樣。剛才說,到了上清派出現的時候,可要比這晚了不少。雖說那上清派的開派祖師魏夫人,曾經是天師道的祭酒,但是,等到這上清派真正創立之時,卻已到了東晉中期……”

魯道士見到蕭洪二人的表情,微微一笑說道:“你們想問為什麼會間隔這麼久,對不對?這當中的原因,是因為,那魏夫人在成仙之後,一開始,並沒有將自己的道法外傳……

“一直到了東晉中期,這才有名為楊羲之人,巧得機緣,遇到了魏夫人。魏夫人為世人立下清規戒律,並且,在向楊羲解說方術要訣的同時,也將三十一卷《上清經》全部傳授於他。

“在這之後,才有上清派道法開始流傳……到了東晉末年,這些經卷,經過王靈期改寫,內容又有增廣,流傳也更廣泛,到了這時,上清派才正式形成了一個新的道派……”

魯道士說,那太平道和五斗米道,尤其強調,以符水或者咒語,為人治病;到了後來,對於北遷的天師道來說,治病的符水咒語已經不是重點,但是,各種各樣的符籙之法,卻變得越發重要;相比之下,上清派對於這符籙之法,已經不再過多強調,而是發展出自己的一套修行方法,這就是,以‘存神’和‘服氣’為主,同時輔以誦經之法,而且,格外強調“修功德”的意義。

蕭洪本來對那上清派的修行之法很感興趣,想聽那魯道士細說,但卻突然覺得十分睏倦。

那魯道士此刻的感覺,也是一樣,於是便匆匆轉換話題,說道:“在這之後,大約在東晉末年,又出現了另一個重要教派——靈寶派。這上清、靈寶兩大派別,均是出現於江南地區……而且,靈寶派出現的時間,與上清派也很接近,所以,靈寶派受上清派的影響也比較多……所以,在‘存神’、誦經、‘修功德’這些方面,靈寶派與上清派非常相似。但是,與上清派不同,靈寶派格外重視符籙,以這一點來說,這靈寶派,又與天師道非常接近……”

魯道士說著說著,已經困得兩眼失神,話也開始說不完整。

年輕道士與蕭洪相互望了一眼,彼此心領神會,一同向那魯道士告辭,各回丹房休息。

對於蕭洪來說,這又是一夜無夢的睡眠。

而這一次,奎尼的夢境沒有受到曼洛的打擾。

第二天一早,蕭洪醒來的時候,聽到丹房的門上,有人“噠噠”叩響。

蕭洪出門一看,原來是曼兒來叫自己。何慶山要早點兒去老君洞,叫他二人一起過去。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一路上,何慶山腳步匆匆,話也不多。這讓蕭洪覺得,他似乎是有些心事,想要早點了結。也有可能,他這樣早早上山,是想避開那些真德觀的道士。

三人經過那段“玄”字形的曲折山路,來到了老君洞殿前的平臺上。仍像上次一樣,何慶山先進了大殿,讓蕭洪與曼兒在外面等候。

這一次,何慶山只在裡面呆了一小會兒,就又出來了。

蕭洪和曼兒本來還想去那巖壁畫廊看看,結果才剛走了幾步,就被何慶山招手攔住。

蕭洪走到大殿門口,正要隨著何慶山進去,何慶山卻衝他擺了擺手,說道:“師父說了,讓你一個人進去。我們在外面等你。”

蕭洪愣了一下,也沒說什麼,就自己一人進了大殿。

這建在“老君洞”中的,自然就是“老君殿”。

老君殿是一處依洞而建的大殿。因為在這老君洞的前半部,空間格外敞闊,所以,這一處老君殿的大殿,也建得分外有氣勢。大殿門口的梁枋鬥栱,殿內的支撐立柱以及隔扇、梁枋,比起那玉虛宮內的其他殿宇,規模一點也不遜色。而且,由簷牙、棟柱、門隔、窗欞等等精美繁複的結構,可以看出,此處大殿的建造,也是頗具匠心。

只是,這一段日子,此處顯然沒有道眾照看香火,所以,在這大殿之中,看起來有些幽暗。

大殿之內,與殿門正對著的,是一座老君坐像。

這一座老君坐像,緊貼著老君洞的石壁,與那石壁連為一體。

老君右腳盤放於左腿之上,結半跏趺而坐。細看,他高額長鬚,眉寬耳闊,雙目半開微合,似是正在沉思默想。

在這樣的神情與體態之中,有一種淡定無為、智慮深邃的意蘊,從這老君坐像的身上,散發出來。

在這坐像的四周,老君的鬚髮、衣袍和四肢的邊界,都變得模糊,與周圍洞壁上的岩石,漸漸溶為一體。

這,顯然是建造這石像時,故意為之。

這樣的效果,就彷彿是,石像正逐漸消解於山石之中,又好像,老君的形象是由靈石自然幻化而成。

總之,恍惚之間,眼前的這座老君像,與周圍的山川,甚至是天地萬物,溶為了一體。

在這座老君坐像的左下方,這老君洞的洞體,繼續又向深處延深。在那裡,空間變得狹小,而在那狹小空間的深處,又有光亮透出。

蕭洪見這老君洞的大殿之中無人,就順著眼前那處光亮往裡走。

轉過了一個彎,這才發現,在那老君坐像的巖壁背後,另外還有一方空間。

這一處空間,正好是一間丹房的大小,顯然,這就是師父近來修行的地方。

洞內的這處丹房,中央擺放著一張矮床,一位長鬚白髯的老者,正獨自坐在這矮床上,靜候蕭洪到來。

顯然,這就是蕭洪的師父,同時,他也是玉虛宮的高璿方丈。

此刻的高璿方丈,面朝著蕭洪進來的方向,而在他的身後,此時泛著亮光。這亮光,遠比洞口處的燭火明亮,似是這丹房的屋頂空曠,有一道日光,直接從洞外照入山體,照進了這處丹房。

蕭洪可以看見,師父身著黃色長袍,那坐姿,與大殿之中的老君坐像相比,幾無差別,亦是右腳盤放左腿之上,結成半跏趺坐。這樣的體態,給人的感覺,分外安詳。(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