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道士說:“這魏夫人,姓魏名華存,字賢安,是東晉司徒魏舒的女兒。幼年時,魏華存熟讀老莊之書,因此立下志向,一定要努力修行,求得神仙之術。此後,她篤意不移,每日唸經修道,從不間斷,最終,精誠之至,得遇清虛真人傳授《上清經》。

“這《上清經》,共三十一卷,最初是由西城總真君傳給清虛真人,清虛真人又將它傳給了魏夫人。

“後來,魏夫人又遇機緣——景林真人將他的《黃庭內景經》,也傳給了魏夫人。

“於是,魏夫人與她的侍女麻姑,在南嶽集賢峰下,靜心修道多年。最終,在黃庭觀‘禮鬥壇’前,西王母派來的眾仙,迎接魏夫人昇天。

“魏華存成仙之後,被封為‘紫虛元君’,又稱‘南嶽夫人’,或者稱為‘南真’,地位很高。她與西王母一道,共同管理天台山、王屋山、大霍山和南嶽衡山等處的神仙洞府。據說,在魏夫人昇天以後,她的侍女麻姑,也隨之昇天成仙,列入了天庭仙班;而她的弟子女夷,則成為花神,掌管天下名花……”

年輕道士說道:“這魏夫人的經歷果然不同尋常……只是,她雖是上清派的開派祖師,以前嘛,卻只是天師道的一名‘祭酒’,這樣一來,就讓那上清派的地位,從一開始,就比天師道差了一些……”

魯道士聽了搖頭說:“這是你還沒有理解,哪一道派地位更高,卻不是靠這個來決定的……那上清派常常自稱為‘上清家’,原因在於,按照上清派的道法修行,得道者就可以升入‘上清天’,而這‘上清天’比天師道的‘太清’境界更高……要照你所說的這樣推想,那豈不是上清派的地位反而更高些?你比較時,看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不一樣……”

年輕道士好奇道:“那你說說,這地位是如何決定的?”

魯道士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只是說道:“這個麼,等你知道的事情多了,答案自然會有……”接著他又對蕭洪說,“蕭道長,你們清微派與上清派關係密切,對上清派也應有些瞭解吧?”

蕭洪回答說,只知道上清派也是個符籙大派,其他就不太清楚。

魯道士則又解釋說:“這上清派出現的時間,確實要比天師道晚了不少。那天師道,在張魯投降曹操之後,就隨曹操北遷。

“曹操令天師道北遷的原因,固然是因為他不放心天師道部眾,要將其放在身邊嚴加看管;但是更為重要的,卻是因為他對於天師道教義的認同。

“一方面,曹操對於老子之說,本來就不排斥;另一方面,天師道要將太上老君傳授的‘正一盟威之道’行化於世,這也符合曹操的治世之念。

“那所謂的‘正一’二字,指的是,要對此前的各種雜亂巫道加以整飭,故而出此真道;而所謂‘盟威’,就是要與萬神盟約,表明決心,無論有何阻礙,都要悉承此道。

“所以,天師道在北遷之後,不止沒有因此滅亡,反而曹操的庇護之下,逐漸影響到長安及其附近的士大夫。

“你想啊,那天師道在巴蜀時,為何被人稱為‘五斗米道’?因為入道要交五斗米。交米入道,說明什麼?說明當時的入道者,多數身份低下,少有士大夫。

“另外你想想,當時的‘五斗米道’,又被稱為‘米賊’,而且常與那張角的太平道一起,被人說成是‘妖賊大起’……可是幾十年過去,太平道與黃巾軍早已被人剿滅,而五斗米道呢,卻以天師道之名,受到士大夫推崇……

“這些,又是為什麼?”魯道士目光掃過蕭洪二人,停頓下來,等他二人回答。

隨著魯道士問出問題,蕭洪與那年輕道士都在思索。

那年輕道士隨即答道:“因為有曹操的支援?”

魯道士點頭說:“也對,但卻不止於此……因為天師道歷經曹魏、西晉,到了東晉時,它的勢力已經發展到北方和中原大部,已經絕非曹操掌權時可以比擬……所以,支援天師道的,可不止是曹操一人……”

魯道士說到這裡,又停頓一下,看了年輕道士一眼,說道:“你剛才問,這決定不同道派地位的,到底是什麼。現在我講完了這些內容,算是回答你了麼?”

“魯道長的意思是……權勢的支援?”那年輕道士猶豫一下,回答說。

“不錯!誰能得到當權者的全力扶持,誰就能獲得更加有利的地位……”魯道士微笑說道。

然而那年輕道士只是想了一想,卻也笑了:“魯道長說的這些,都很有道理。可是,對我們來說,這又有什麼意義呢?我們這‘洞天福地’,遠離凡世,既沒有皇帝,也沒有朝廷,要是說到權勢,誰又能有權勢影響到各派之間的關係呢?”

“皇帝和朝廷,這裡自然沒有;但是,凡間那些教派的關係,對我們的影響,卻是實實在在的。這個道理不難理解。譬如就拿這正一道與全真教做個例子。在我們這裡,這兩派之間,勢力此消彼漲,那是常態;但是,若是想把這正一併入全真,或者讓全真受正一統領,那都絕不可能實現。因為這兩大派系在凡間並立多年的過程中,早就形成了諸多制約——不止各自都有道規儀軌約束,各有各的修行之法,就連這兩派對‘道’的理解,都有很大差別……”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蕭洪聽了極為好奇。原來,對於正一與全真兩派來說,究竟什麼是“道”,居然也是各有各的理解!蕭洪只知道,這個“道”,說的是“宇宙之初”,說的是“虛無”,難道,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別的理解?

面對蕭洪的疑問,魯道士只是微微一笑,說道:“這樣的疑惑,我可解答不了。依我看哪,這得高璿方丈出面才行!我嘛,對於奇聞逸事,倒還知道一些,講這樣的道理,那可還差得遠……”(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