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張賀,李青瘋狂的填補著自己這幾百年來歷史的空白。

李青發現,有人篡改了歷史,在張賀口中,歷史上從來沒有發生過西域聯軍進攻長城的事情,當年進攻長城的,只有匈奴人,而打退他們的,也並不是扶蘇、蒙恬和項羽這些人,而是劉邦帶著韓信等名將,與匈奴冒頓單于決戰,打退了匈奴人對長城的進犯。

李青看著張賀,認真的問道:“你是說,項羽並沒有來過長城,當年打敗異族的,是劉邦?”

張賀認真的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這樣的,當年秦國滅亡之後,楚漢相爭,西楚霸王項羽亥下之戰落敗後自刎而死,天下歸漢,匈奴人趁機入侵,高祖皇帝領著四十萬漢軍血戰匈奴大軍,最後冒頓戰死,匈奴人敗退,據說我們張家先祖當時便是韓信將軍麾下的一名將軍。”

“不對,不應該是這樣的,這裡面一定有問題。”

李青腦中閃過一個念頭,有人更改歷史,而能夠做到這一點的,肯定是皇室,難道是劉邦將扶蘇和項羽還有百家的功勞據為己有?這種事情劉邦倒也的確做得出來。

接著,張賀又對李青說起了王莽篡漢的故事,聽完王莽的故事之後,李青的表情變得十分古怪,早在後世就有傳言說王莽很有可能是穿越者,因為他的行為太詭異了,在聽完張賀的話後,李青確認了,這王莽,絕對是一個穿越者,只是這個穿越者原本生活的年代,應該比自己前世生活的年代要早,很有可能是七八十年代的人。

據張賀所說,王莽極為喜歡發明東西,什麼遊標卡尺啊,各種兵器啊,王莽前前後後發明的東西不下於上千種,有的東西,的確大大改善了百姓的生活,可有的東西,就完全是因為王莽的喜好了。

比如說他曾經讓人鑄造了一對兩百斤重的金瓜錘,然後將他賜給了麾下的一名將軍,非要讓那位將軍用那一對錘子給他表演一套錘法,那將軍雖然力氣很大,但是要舞動

這兩百斤的錘子還是有些困難,一番表演下來,那將軍竟被活活累死。

李青沒有想到王莽居然有這種惡趣味,很明顯這哥們應該是評書聽多了,評書中那些猛將都是拿著幾百斤的武器上陣殺敵的,可現實中誰會拿那麼重的兵器上戰場?再厚的盔甲一柄二十多斤的錘子也足以隔著盔甲將人給砸死了,拿兩百斤的錘子上戰場,不用半個時辰你就得活活累死。

張賀沒有留在家多久,便帶著田武奔赴前哨,除了田武外,張賀還找到了兩名同鄉,總共四人離開了雁門郡,前往前哨烽火臺駐守去了,臨行前,交給了李青一些錢財,作為李青和小張遼的生活之用。

李青開始教小張遼識字,小張遼剛開始還極為不配合,可在李青施展了一套劍術後,小張遼立刻變得乖乖的了,因為李青答應小張遼,只要他能夠在一個月內,學會一千個字,便將那套劍術教給小張遼。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師父,你看,徒兒已經會寫一千個字了,你什麼時候教徒兒使劍啊?”

李青正在望著天空發呆,小張遼蹦蹦跳跳的跑到了李青身邊,指著不遠處的地上說道,那裡,已經被小張遼用木棍寫上了滿滿一千個字。

李青倒是沒有想到小張遼學習起來居然會這麼快,一千個字可不是小數目,一般的孩子怎麼也得一年半載的,可這小子,居然才二十天不到就已經完全學會了。

李青點了點頭,說道:“好,師父去看看,如果沒有錯字,師父就教你使劍。”

李青來到小張遼寫字的地方,看著地上那寫得稍顯繚亂的一篇千字文,李青滿意的點了點頭,雖然小張遼的字並不算特別好,但對於一個武人來說,這已經很不錯了。

“師父,師父,是不是可以教我劍術了?”

小張遼用期待的眼神望著李青,對於李青那一手精妙的劍術,小張遼實在太心動了。

李青無奈一笑,說道:“好,我教你。”

李青削了兩柄木劍,一柄兩尺一柄三尺,將兩尺的木劍扔給小張遼,小張遼如獲至寶的撫摸著木劍,眼神中全是幸福的神色。

“小家夥,我這套劍術學自一個無名前輩手中,今日教給你,希望你能善用,不得用它來為惡。”

李青晃了晃手中的木劍,看向小張遼,正色說道。

小張遼點了點頭,說道:“謹遵師父教誨。”

李青開始上午教小張遼習字,下午教小張遼練劍,小張遼學得很快,尤其是劍術,只用了兩個月,便將李青的劍術給全部學了去,至於文字,小張遼已經能夠寫出三千多常見的文字了。

“鐺~”

李青帶著小張遼去市集,準備買些肉食給小張遼補補身子,突然,一道悅耳的琴聲傳來,李青不由停下了腳步。

琴聲來自一輛馬車,馬車旁邊還跟著四個帶劍的漢軍士兵,看來彈琴的應該是一位權貴,不然的話,也不可能有士兵隨行護衛。

小張遼看著那馬車,說道:“師父,這馬車我見過,是郡守府的馬車。”

“郡守府?難怪。”

李青搖了搖頭,他只是覺得剛剛那琴聲很悅耳,至於彈琴的人是誰,並不是十分感興趣。

“伯喈兄,你的琴啊,是彈得越來越好了啊,這次回京之後,我再想聽到伯喈兄的琴聲,怕是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咯。”

馬車上,一位身材肥胖的中年男子對著馬車上一位撫琴的文士說道,這中年男子,正是雁門郡的郡守,楊範,被他稱為伯喈兄的人,是當今名士,蔡邕。

蔡邕,字伯喈,陳留人,儒家大儒,擅長書法和音律,是當代名士,因為得罪了皇帝,而被流放朔方,如今朝廷準備重新起用蔡邕,赦免了蔡邕,蔡邕得以從朔方回來,正好路過雁門郡,郡守楊範知道蔡邕這是回洛陽一定能夠得到皇帝的重用,自然不敢怠慢,特意親自去城外接蔡邕前往郡守府歇息。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