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面前的男子,李青的眼中充滿了懷念,沒想到,老樵夫口中的張屯長,居然是張虎的後代,他是張虎的第七世孫,張賀。

張賀,字伯道,三十歲,祖上張虎並沒有隨扶蘇前往征戰西域,而是繼續留在了雁門關,駐守雁門,並在雁門安家,結婚生子。

西漢建立後,張氏發生了變故,得罪了當時的權貴,不得不改為聶姓,兩代之後,方才重新改為張姓,但此時的張氏,早就已經沒落,張賀的父親為了保住張家最後一點祖業,在與鮮卑人的戰鬥中被戰死,張賀繼承父志,但奮鬥半生,也只得了個屯長之職。

漢代時一屯兵為三十人,也就是說,此時的張賀,只是一個統領三十個士兵的兵頭,而張賀所處的屯,駐守的是雁門關外的一個前哨烽火臺,是一個傷亡很大的地方,好在最近兩年鮮卑發生內亂,不怎麼進犯雁門關,不然的話,張賀也沒有機會返家,李青也就見不到張賀了。

張賀也震驚的看著李青,他返回屋裡取出一張畫像,畫像中的男子,果真與李青一模一樣。

畫中的男子一手持玉杖,一手持劍,背後跟著一個牽馬的壯漢,那壯漢,正是張家先祖張虎,那男子,則是李青。

“怎麼可能……怎麼可能有兩個這麼像的人。”

張賀怔怔的看著李青,眼神中充滿了驚疑,這幅畫據說是祖上因為懷念一位恩公,特意請當時最有名的畫師畫下先祖給恩公牽馬的圖,張氏最落魄的時候都不曾將畫卷遺失,可如今張賀居然發現畫中人居然出現在了自己面前,如何不讓張賀驚疑。

李青看著畫中的張虎,眼睛也逐漸溼潤了,當時大雪山一戰,李青將張虎留在了雁門,本想等戰爭結束後,再帶著張虎一起返回藥山,可是沒想到的是大雪山一行,居然讓自己沉睡了幾百年,好在古代沒有火化的習慣,不然李青懷疑自己會活活燒死。

李青自然不能對張賀說自己就是畫卷中的人,自己已經活了幾百

歲了,那樣的話,先不說張賀信不信,一旦傳了出去,李青覺得自己一定會被那些想長生不老的人撕了的。

李青的解釋是自己是畫中人的後代,畫中人是自己的先祖。

張賀感嘆道:“像,真像,李兄,我們兩族先祖是主僕關系,你我今日相遇,也是有緣,你便住在我家中吧。”

李青正好有很多事情想要向張賀打聽,自然不會拒絕張賀的邀請,並對張賀介紹了田武,告訴張賀田武想要入伍,成為幷州的士兵。

張賀這次回家,一來是看一看自己的兒子,二來便是找校尉補充兵馬,他那一屯駐守烽火臺的士兵常年缺人,原本應該三十人的屯,如今只剩下二十一人,可因為那個烽火臺的位置太過危險,別的士兵一聽是去守前哨烽火臺,都紛紛找藉口推辭,無奈之下,校尉也只能撥給了張賀十副鐵甲,讓張賀自己募兵,當然,這些士兵是沒有軍餉的。

張賀正在為募兵而苦惱,既然田武願意跟著自己,張賀自然萬分高興。

傍晚,李青見到了張賀的兒子,張遼,沒錯,就是那個後世曹魏五子良將之一的張遼,李青本來還以為只是同名同姓,可當得知張賀準備給張遼起一個文遠的字時,李青便知道,眼前這個十歲的孩子,就是未來威震江東的張遼,張文遠。

張賀見李青一直看著張遼,不由笑道:“我這孩子,從小沒有了母親,我又常年駐守前哨,所以便跟著王伯生活,王伯是火頭軍的大廚,他雖然能夠照顧我兒,可卻沒辦法教導我兒,所以我準備給他找個先生習字,我看李兄氣宇不凡,不知道可願意替我兒啟蒙?”

李青看著滿臉倔強之色的小張遼,誰又能想到,這個小孩,以後能夠進入武廟,成為名垂青史的名將呢。

聽張賀想讓自己給張遼啟蒙,李青搖了搖頭,說道:“我還有事情要做,準備去各地逛一逛,恐怕是沒有時間教他。”

李青並非是推辭,他的確需要好好瞭解一下

現在的天下,李青已經做好了計劃,準備先去琅琊祭拜黃猛和那些在屈死在北峰山的將士,然後再去尋找一下當初故人之後,比如,蒙穎,還有鍾離眛,李青想知道,自己沉睡之後,他們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張賀聞言,臉上露出了失落之色,他還有一個月就得返回前哨了,而一直照顧張遼的王伯歲數大了,隨時有可能故去,張賀很擔心張遼無人照顧,李青和張家多少有些淵源,如果李青能夠替自己照顧張遼,那麼張賀也能安心返回前哨了。

“我才不要讓他當我的先生呢,我要像爹一樣當大將軍,上戰場殺敵,才不要去學什麼寫字。”

小張遼對於張賀的安排並不領情,從小隨王伯生活在軍中的張遼,十分渴望像自己的父親一樣,穿著戰甲,上陣殺敵。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青聞言,搖了搖頭,將手放在小張遼的頭上說道:“一個人武藝再好,終究也就是十人敵、百人敵,想要做大將軍,光會武藝可不行,還得學習行軍佈陣,這些你會嗎?”

小張遼將李青放在自己頭上的手掰開,昂著脖子說道:“你怎麼知道我不會?就算我現在不會,等我長大了,也一定會的。”

“哈哈哈哈。”

看著滿臉不服氣的小張遼,李青突然想到了張虎,心突然就軟了下來,說道:“人啊,不學習是永遠不會成長的,也罷,我雖然想要去尋找一些答案,但也不急於一時,我便教你一段時間吧,至於能學到什麼,就看你的悟性了。”

李青準備將自己的兵法傳授給小張遼,要知道,在秦朝的時候,李青不僅學習過尉繚的兵法,還研讀過白起的兵法和蒙恬的兵法,李青雖然還沒有能夠將這些兵法融會貫通,但教導一個孩子,那還是綽綽有餘了。

張賀一聽李青願意給小張遼做老師,臉上頓時露出了激動的笑容,其實他倒是不認為李青能夠教導張遼什麼真正的本領,但只要能夠教會張遼習字,對於張賀來說,便已經足夠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