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同時給她解釋了,楊銘為什麼要投資學校、投資實驗室,在世界各地都設定研究機構的原因:他想要將這些技術去創造商業價值,技術是用錢才能換來的,到手後自然是去研究和創造價值,才值得去交易它們。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所以李薇想要瞭解:“我們最近有什麼新的專案?”這同時關係到了她對東方集團能做到多大的信心。

楊銘說:“我一直在投資研究電池,因為這還不是當前的極限,在理論上能達到200%的程度,所以我需要超算去模擬每一種方案,拿到最好的。”

“希望很大嗎?”

“只要肯花錢,是可以做到的。”楊銘面對的始終是成本的問題,弄出來不是不行,而是成本太高沒人能消費得起。

“你很希望做好電池嗎?繼續顯露我們實力?”李薇能想到更遠,因為之前他被大領導寄託了青睞。

“有這個意思。”楊銘點頭,“我想過,要麼讓這個機會淡化,但總感覺不是我的脾性。要麼就繼續往前走,獻上實力的禮物。”

李薇思索一番後,決定:“那我們需要不計代價的把這項成果拿出來!一定要製造足夠的噱頭,要做到足夠好,引起他們或者世界的注意!”

李薇將這個想法往極致去發展了,楊銘能感覺到她的心思跟自己的脾性一樣:要麼做最好,要麼就低調!

但她還具備的女人細膩的心:“我們要同時保持更多的底牌,讓我們始終佔據有足夠的靈活性!”

亮出實力、保留底牌,因為她在錢權上的見聞很多,一昧的靠近追捧某一個人,在當下是前景廣闊,但對更長遠未來卻不定。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現在是積極正面的,但能保證以後一定會是嗎?掉下來的大佬難道沒有?

“你這麼想的話,那我還有一些符合製藥業的專案……”楊銘順便把藥物和生物飲料也說清了,既然她有想法去做。

李薇感覺這正中下懷:“先不急著一次性來,也別全部集中在一個籃子裡,我們需要更符合我們需求的計劃。”

“這就是娶了一個能幹老婆的好處!”楊銘喜歡她的腦筋,能幹又能幹,誰不愛呢!

“讓我們做好它!”李薇充滿鬥志。

……

在這之後,汽車界和科技界被一條熱點刷了屏。

麥克斯韋公司宣佈:實驗室將改良鋰電體系,能量密度提升到了等同體積下的200%,同時提升同樣倍率的功率密度。

這內容不長,但是對於發出訊息的企業,代表的意義卻不一般!它是麥克斯韋公司動力電池領頭羊釋出的!

隨著超級電動跑車即將交付的訊息,高階電池的事情很受關注。賓士也已經高調宣佈了電池供應合作的談成,專門供應高階車輛!

還有傳聞說他們會進行合作擴大工廠,以降低平均成本,之後供應歐洲,包括大眾、寶馬、fca這些集團,都相當的感興趣!老牌車企的青睞,證明麥克斯韋的技術確實有獨到之處!

現在它們高調宣佈,在原先的基礎上繼續改良,實驗室取得了200%進步,這不啻於時代的驚雷,讓更多人聚焦了。

儘管之前也有很多實驗室,說取得了一百倍、一千倍容量的電池,但那都太遙遠了,改良鋰電的體系才是當前比較現實的技術。

如果能夠得到商業應用,這肯定會讓電動車更快速的進入現實!而這一步是中國的企業實現的,該國一直很注重新能源。

結合起來的可靠程度就高了!

各界企業都忍不住投來關注,也有的企業受到這個訊息影響,股價都有點了下滑,比如投資了超過五十億美元製造電池工廠的特斯拉。

原本是打算利用這個超級巨大的工廠,供應自己的電動車產業鏈,但如果有壓倒性技術橫空出世的話,對它們並不是太好的訊息。

對於很努力在發展新能源的豐田也是一樣,它們傾向的路線不太一致,在科技儲備的競爭下,更強的技術肯定更具有決定權。

但是對於潛在受益者,那就是另一幅態度了!賓士覺得這個合作代價完全值得,內部對支援建設工廠的分歧,也紛紛消失了。

而對於政府的上頭,這更是一個明顯的示好。那位接見過楊銘的領導看了到了秘書準備的新聞,臉上有了笑容。

他知道這是一種示好,在見面之後不久,對方就火速拿出了實力強勁的技術產品,顯然就是在說明了,上頭支援,我們當然也給力!

秘書詢問:“那我將更多的關注他們的教育專案?”

“不著急,這還不夠說服力,繼續看好戲吧。”領導笑著說,他能猜到這只是開始。

“他難道想要讓您都得親自主動為止?”秘書能當上來,揣摩意思的功夫絕對是一流的。

對於楊銘這當然這還不夠!

技術取得的突破,依然存在於實驗室,也讓很多人認為,這可能只是建立在理論上,投入現實的難題還很多!

同樣有人將成本拿了出來,距離說明ultimate這臺跑車,電池的成本居高不下,如果再發展更強的,那簡直不是一般人可以消費的!

有看好的也有不看好的,只是東方集團對突破做出的回應最簡單粗暴:它們將電池製造出來,並且送到了測試車上進行試驗!

過程都有著記錄,結果也在證明了,這項凝聚了高技術的電池,僅僅有其它電動車輛電池的三分之一,續航里程卻能夠相提並論。

一樣可以跑420+的公里數,關鍵它的質量從別人家電池的八九百公斤,降低到了300公斤,原先過兩噸的車,現在突然就身輕如燕了!

而且在功率測試上,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著可以在單位時間內,輸出更猛的動力,它能夠讓跑車的極限速度,在獲得提高!

理論上ultimate,為保護電池的極速電子限制到了400,但是換了電池後,它可以上到500!

如同麥克斯韋創始人楊老闆在發佈會上說過的資料說明一切!

這一次公司依然是拿出了測試數據,來說明了它們現在擁有的實力!就是能夠達到這個標準!

你先別管它成本多少,一百萬還是一千萬,但它們就是能做到!

任何東西剛出來,都是超高成本的,但在各項產業、材料都商業化後,成本必然能降低下來!

現在這個成功的、資料極具說服力的測試,對外展示了強烈的實力:我們就是能夠有這個本事!

==

ps:去玩了幾天,什麼都沒寫,要完...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