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只是短暫的,楊銘的更多時間都在公司。參與研發、交換意見,時刻要掌控整個專案的進度,以匹配他腦海裡偏執的念頭!

他對於數值的精確要求是苛刻的,特別是在關係到氣動學領域上,楊銘為此重新學了一遍專業知識,把控要到位。

團隊在他的帶動下,成功改進了高功率異步電機,單臺能夠輸出700馬力以上,組合輸出鐵定破兩千。

但是要考慮到電動機的弱項起步很猛,但很快也萎下來。這一是需要維持功率最高點的變速器,二是放開對功率密度和電池的限制。

所以團隊在攻克了電動機的問題後,再投入到變速系統的研發中,最後組合到魔改的r8底盤上,套上了老殼子上賽道測試。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沒能用新殼子,是因為這方面難度有點大。

楊銘的設計是出來了,電腦裡面也有了效果圖,智慧外殼的驅動程序也都有了,但還有幾點問題。

第一個是製造工藝難度,這方面楊銘挖了不少牆腳,計算機專家、材料專家都到位了,正在趕工中;

第二點則是它氣動學問題,能把外殼製造出來,能套上車,但不表示它一定符合氣動學要求,它需要進行風洞試驗!

光是模擬風洞,絕對不夠!一般的跑車都無法滿足了,更別說這種觀念超前的設計,一絲一毫的誤差,都無法達到要求!

問題是哪裡有風洞?

美國倒是有不少,汽車巨頭的通用就有三個風洞,還正在建設第四個,可惜它們都是自用的,不會開放給同行。

那麼只剩下學術機構了,加州理工大學也有,但它們首先要滿足科學研究使用,剩下的才能給外界。

但問題是,汽車風洞試驗並不是一兩個小時就完事了,一輛跑車一般都需要幾百個小時,像f1方程式則需要上千個小時。

楊銘的“鱗片車身”比f1的設計更加複雜,1000個小時是基本的,哪怕是全天候24小時給你用,也需要不停頓的41.6天時間!

現實裡很難達到這個要求,在電動機和變速器都展開測試的時候,楊銘正在為新殼子的測試問題而傷腦筋。

正在熱情勁頭上的他,一點都不希望中途被撲滅火焰,便問:“還有什麼好辦法嗎?能夠讓我們持續使用風洞,包場測試到足夠的?”

喬納森思索了一下:“只能花高價錢了,彌補其他單位的使用花費,但我們也無法持續使用太久,其他機構都有安排的。”

“這樣啊……”楊銘琢磨了一下,“那我們能不能買一個風洞?或者自己造一個足夠二分之一汽車比例的?”

喬納森給這個想法驚了一下,買一個風洞?或者造一個?

他現在是完完全全相信,合夥人對這個專案已經有點走火入魔了!他對這個專案的熱情,自己完全低估!

億萬富豪瘋狂起來,可真是夠嚇人的!不方便使用風洞是吧?老子就買一個,或者乾脆造一個風洞!

霸氣無比的宣言!就是為了讓這臺車子完美無缺!楊銘不想對任何一個環節疏漏!

這股偏執,甚至倔強到了極點的要求,是那些獨立廠商永遠無法企及的。帕加尼不行,柯尼塞格不行,因為他們沒錢,也玩不起。

但是楊老闆可以,他有錢,而且他認為夢想才是無價的,錢只是王八蛋!關鍵時刻該用就用了!

喬納森五體投地之餘,還真的沒否決這個觀點:“自己造的時間花費太長了,而且價格太高,但想要買的話,或許真的可以。”

風洞買賣也不是沒有過,f1車隊裡就有買賣風洞的,米納爾迪車隊的價格都不到300萬,當然也有土豪如法拉利的風洞,造價2200萬美元。

所以買二手的價效比更高,也更能滿足老闆的時間需求……喬納森讓手下去找了,也沒有愧對美國的科技實力,確實有。

其實在加州就有至少四座商用風洞還僅僅是民用領域的風洞,飛機、導彈這些風洞屬於美軍的機密,普通人無法接觸。

但民用和能夠給汽車進行試驗的,整個美國有不少,輾轉幾次後有聯絡上了一處能夠進行1:2汽車比例的風洞,最高時速可達到270公里每時。

一番談判下來後,對方報價2500萬美元持有75%,因為對方還有機構進行測試使用,但大老闆可以優先排隊。

楊銘得知訊息已經是產生這個想法的一個多月後了,而高價打造的科幻外殼,終於拿出了測試版。

這時候他對風洞測試就很渴望了:“地點在哪裡?”

“得克薩斯州的休斯頓,屬於一個民間研究機構持有,因為他們開發的第二個風洞投入使用了,想彌補經費。”

“兩千五百萬嗎?”楊銘略微思索一下,同意了造車以來,最大的單筆支出,也是這個專案中相當瘋狂的舉動。

老闆為了滿足風洞試驗能隨時進行,直接出手買了!

這是大部分員工都沒想過的,通常這只有大型汽車集團,或者土豪如f1車隊才敢這麼玩,沒想到這家電動車企業,也這麼猛!

這個訊息對於員工來說可是一種振奮,誰不希望研究經費管夠?研究環境沒有半點阻礙?

老闆給了他們絕對的訊號!

喬納森還為此想多了點:“以後做其他車型,或者我們去電動方程式的話,同樣是可以用的。”

“不會讓風洞浪費的!”楊銘現在的自信很足,從當初小作坊思想,失敗了就當做過癮,到現在已經變了。

因為他投入了很多超前技術進去,未來還打算玩一玩高能電池,這就是個揚名立萬的機會,財富唾手可得。

出發點依然是奔著出名,實現夢想,但目光已經看得更長遠了!所以入手風洞看似土豪,但也是常規操作。

若有必要,他還真的想製造一個可以提供一比一比例的汽車風洞,這才叫豪氣!

但就目前而言也足夠霸氣了。“追求極致”這從來都不是喊著玩的口號,一直都被付諸現實!材料最好、資金最多,團隊來自各界精英。

圍繞著這款代號為mw-1的終極跑車,現在換上了它蘊含大量高科技的殼子,這一塊殼子和底盤,可以說比等重的黃金還貴!

並且還不是最終版,目前只算1.0,後期肯定還有2.0,3.0……一直到測試成功,這個專案將是徹頭徹尾的燒錢。

-- 上拉載入下一章 s -->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