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蘭珠坐在墊著毛皮坐墊、生著暖爐的車廂裡,披著厚厚的貂裘,卻依然感覺不到一絲的暖意,她把厚棉被做的窗簾掀開了一點縫隙,讓外面刺骨的風夾雜著雪花吹進來,拍打在化過濃妝的臉上。

兩個低眉順眼坐在車廂角落裡的丫鬟,縮著身子抵禦寒風,也不敢過去將窗簾放下來,大氣不敢出的垂首坐著。她倆知道,小姐心情不好。

窗外的風景隨著馬車的疾馳,快速變換,民居村落、曠野高山,還有那在雪霧中若隱若現的炊煙,北直隸冬季飛雪漫天濃妝素裹的景色與她從小長大的老家盛京差不了多少,一樣的惹人沉醉。

回想起母親最後一次替自己整理妝容時的話,海蘭珠的眼淚就止不住的往下掉,母親博爾吉特氏,蒙古科爾沁部的郡王公主,跟下罪幽閉的父親阿濟格囚禁在一處,具體在哪裡,海蘭珠不知道,哥哥和度也不知道,不過在海蘭珠出發往大同的前夜,博爾吉特氏被送回來,讓她們母女見上一面,按例,也會由母親教給出嫁的女兒一些東西。

母親挽著海蘭珠的長髮,細心的梳理著每一根髮絲,嘴裡溫柔的說道:“朝廷派你和親,嫁的雖然是南蠻,比不得我們旗人高貴,但聽說這個南蠻很不一般,是殺了攝政王的人物,連你爹都很佩服他。我們做女人的,就是要嫁給這種英雄,你過去了,就不是在家裡一般,為人婦要吃得苦,受得氣,漢人跟我們旗人有仇,你要多忍讓,沒有父母哥哥們在身邊,全靠你自己,今後的路,要自己走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想起這些話,海蘭珠心裡愈加冰涼,手心裡捏著母親給的荷包,裡面有她最愛喝的松羅茶葉,以後到了漢人地面,不知道有沒有機會再喝這種家鄉的茶。

和親的宗室,在滿八旗中並不少見,每年和蒙古之間相互通婚聯姻,屢見不鮮,但是跟漢人通婚的,海蘭珠還是第一個。

她知道,之所以選她,跟父親的失勢有很大的關係,不久前的那個夜晚,父親去往紫禁城裡議事就沒有回來,半夜時分,大隊的兩黃旗兵卒包圍了王府,封閉大門,海蘭珠在自己的秀樓裡,還聽到了兵器交加的搏鬥聲和慘呼聲,府內上下不明所以,不敢出去。

一直到了天明,有訊息進來,方才知道皇上和太后下旨,議政王大臣會議以大不敬、圖謀攝政的罪名幽閉阿濟格,奪了他的旗主之位,降為貝子,其家眷不得出府門半步,違者斬。

他的大哥和度為保住一家人的性命,受命往明軍議和,而她海蘭珠,作為阿濟格的大女兒,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最合適的犧牲品,肩負為大清拖延時間的重任,孤身踏上了去往大同的路。

那個漢人,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滿臉大鬍子還是一副老頭相,這些海蘭珠都不知道,甚至連那人的名字,也是臨走的前一刻,大哥和度告訴她的。

“他叫王歡,是明國的國公。”和度拉著她的手,輕聲道:“這個人不像壞人,卻是心狠手辣的角色,妹妹,你好自為之,嫁過去了,跟家裡再無關係,滿漢不兩立,從此以後,再沒有見面的機會了。”

車外的寒風撲面,刀子般的刮在臉上,將海蘭珠的心也一刀刀的割得血淋淋的生痛。

她將簾子掀得更大一點,伸出頭去,想看一眼家的輪廓。

窗外雪片紛紛,早已將來路吞沒,隱在一片朦朧裡,什麼也看不到了。

……

大明永曆四年春,涼國公王歡上奏朝廷,言明與清國間達成的協議,肇慶再次被激起波浪,朝堂上一片譁然,有人歡喜有人怒,贊同聲與譴責的人又是一場論戰。怒髮衝冠的,自然是被王歡漠視的大佬和一眾學究,此事未經朝堂廷議就敢擅自做主,簡直無君無父,不將皇帝和內閣放在眼裡,彈劾王歡的摺子一天之內可以從御書房和內閣裡面的桌面上堆到房梁那麼高。

皇帝不好直接罵,只能不痛不癢的遞些摺子去,而瞿式耜等內閣重臣就不一樣了,不少人就是堵著路指著他們的鼻子罵娘,說什麼對韃子卑躬屈膝,不收復關外千里國土,就是喪權辱國,還敢納娶韃子公主,這還有點臉嗎?弄得瞿式耜等人一連幾天不敢去上朝,外出也走後門。

而贊同的人,則對這幫站著說話不腰痛的人嗤之以鼻,擺明了現在的大明,除了仰仗王歡以外別無他法,說白了,就算王歡要把大明皇帝賣了拿去換韃子公主和親,肇慶這幫人也毫無辦法,況且涼國公這麼做極為明智,與清國幾萬精銳死磕,是用筆、用嘴行的嗎?有本事你們上啊!

徐徐圖之,以時間換空間,不失為一種代價最小的辦法。

能看懂這些的,都是眼光敏銳的人,連帶的,王歡的第二封奏摺遞上來時,所激起的反應,讓兩幫立場相反的人意見再次掉了個個。

距離第一封奏摺過去一個月後,涼國公王歡再次上奏,說北直隸已定,萬事俱備,懇請皇上北遷故都,以安民心。

大明朝堂再次沸騰,前一次還大罵王歡的人紛紛感言涼國公的忠貞,故都已復,迎君返位,如此良臣,誰能及得上?於是長篇累贅的附議摺子再次堆滿了內閣和御書房,人們慷慨激昂,述說皇帝應該北遷。

對這幫人的心思,明眼人一看就懂,他們都是北方人,被迫逃難到了廣東,但南方雖好,卻及不上北方根基牢固,在這邊與南方勢力明爭暗鬥,夾手夾腳,顧慮頗多,唯有歸去,方可繼往開來。

而前一次贊同王歡的人,卻大多顧慮重重,涼國公已經將北地納入囊中,遍地都是他的人,他的兵,皇帝過去,豈不是如漢獻帝之於曹操?

雖然永曆在廣東,同樣在大大小小的權臣手中不得動彈,但要將永曆皇帝送到王歡那裡,沒人情願,這涉及到大範圍的利益重組,沒有一個明確的劃分,沒有人會莽撞的贊同。

這個時候,永曆皇帝本人的意見,就很重要了。

冬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之夜,大明延平郡王鄭成功奉詔來到肇慶,面見國君。(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