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說到了開心的事,李成棟猙獰的怒容略有好轉,至少臉上的橫肉不再抖動,嘴角也牽扯起了笑意的弧線。

“公爺可是說,韃子在各地撤兵的事?”閻可義略一思索,若有所悟。

“當然!正是此事!”李成棟撫掌道:“王歡此獠不自量力,要聽皇上一紙宣調,跑去解大同之圍,多麼愚蠢!不知明哲保身的至理名言!不過,他這麼一攪和,倒是讓韃子緊張起來,多爾袞親征山西,估計也有防止山西亂局擴大的意思。”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說起多爾袞,李成棟又是氣不打一處來,拳頭在小桌上猛砸了一下,幾乎把桌子砸成兩截。他本是南明江北四鎮之一的高傑手下副將,領兵護著南京,高傑被許定國設計殺死後就降了清廷,從此忘我的當了漢奸,為清軍南下出力極多,手上連殺南明兩帝,一步一步把永曆皇帝攆得東奔西跑,自以為軍功卓著,今後至少是一省總督,不料出於對漢族將領本能的防範,多爾袞沒有給他期望中的官職,僅僅讓他當了個廣東提督,而讓佟養甲做了李成棟日思夜想的兩廣總督。

這是促使李成棟反正的重要原因,每每想到這裡,李成棟就要發脾氣摔東西,此刻僅僅砸了一拳,算是當了公爺,涵養到家了。

座中諸將都知道這檔子事,明白李成棟內心記恨,閻可義立刻附和的應了一聲:“最好那姜瓖在大同城頭,瞧見多爾袞,一炮轟死了便好!”

李成棟鼻孔裡噴了幾股濁氣,怒氣消了消,罵道:“姜瓖這人沒那麼大本事,能拖得一拖,讓多爾袞把南邊的兵馬都撤回去,我們就燒高香了,指望他能結果多爾袞?還不如希望王歡做了這事。”

眾人大笑,都把這話當笑話聽了,李成棟也覺得有趣,笑了起來,邊笑邊搖頭,只覺自己怒氣衝頭,口不擇言了。

梁得勝道:“話說回來,姜瓖這人倒是真厲害,不但牽制了韃子諸多能戰的親王,連多爾袞都親自趕過去了,還抽調四處八旗兵,山西兵莫非真是三頭六臂不成?”

李成棟沉吟片刻,搖頭道:“姜瓖這人我是知道的,能戰是能戰,畢竟九邊重鎮,底蘊有的。不過要說光是一個大同城就須韃子舉國征討,就不大可能了,我估摸著,韃子內部有些問題,多爾袞藉口征討山西,把八旗兵都調過去,是要為爭帝位做準備。”

“帝位?”眾人錯愕,滿清內部的勾心鬥角,大家畢竟在清廷內部呆過,多多少少聽說過一些內幕,努爾哈赤死後,貴族之間為了帝位打打殺殺、骨肉相殘的事情做得不少,就狗血劇情來說,其精彩程度不比中原漢家王朝遜色,這時候雖然順治皇帝已經坐了龍椅多年,但畢竟是個孩子,縱然孝莊太後八面玲瓏,要說他的幾個叔叔沒有窺伺之心,那是哄鬼的。

所以李成棟突然說起,眾將短暫的片刻之後,也瞭然起來。

“不錯,正是帝位。”李成棟冷哼一聲,大有幸災樂禍的意思:“韃子野人,努爾哈赤一部三國演義打天下,皇太極讀了幾本書就敢言談治天下,這天下哪兒那麼好治?連家裡自己人都管不過來,何談天下?你們看吧,多鐸一死,多爾袞感到地位受到威脅,狗急跳牆,必然要靠帝位來維護身家性命,當了皇帝,握了大寶,才名正言順,否則這古里古怪的攝政王,遲早要把他葬送掉!”

在眾將的目光中,李成棟侃侃而談,一副天下盡在掌握的模樣,他繼續說道:“以山西亂局的名義,聚集重兵於晉中,然後調各地八旗軍將入援,名為援軍,實為算計,等那些軍將一到,把不聽話或者有逆鱗的逐一分割,挨個綁了,來一次大清洗,反正在大軍再側,縱然有人反抗,也能藉機殺了,此計可謂狠毒!”

“哦~~!”眾人大悟,皆是一副瞭然狀。

“這多爾袞倒是厲害,居然能想到這一出。”閻可義拍馬屁道:“普天之下,智者無數,唯有公爺能看穿,公爺英明!”

李成棟對馬屁慨然接受,笑道:“不過清廷內訌,卻是我們的大好機會,昨天接湖廣訊息,那邊的韃子主將濟爾哈朗與勒克德渾已經回師,留下了孔有德、耿仲明、沈志祥幾個漢王坐鎮長沙,本來何騰蛟和堵胤錫已經快要被打殘,只需再加一把力就能力克湖廣全境,為何會匆匆收兵?必然是要接到多爾袞的勒命了。”

眾將之中,就數中軍將羅守誠最為機靈,方才他一言不發,傾心細聽,這時候胸中明了,才介面說道:“公爺的意思,既然湖廣的韃子退了,那麼我們當面的清軍,也要退走?”

李成棟讚許的看了看他,笑道:“守誠得我真傳也,你們都跟他學學,帶兵打仗,可不能只憑武勇,腦子很重要。”

諸將都把嫉妒的目光甩在羅守誠身上,心中都在暗罵,羅守誠熟視無睹,面帶微笑的向李成棟頷首致謝。

李成棟又道:“江西一省,除了譚泰和何洛會的正白旗、正紅旗八旗兵外,不過都是漢軍,偽南贛巡撫劉武元、總兵胡有升、高進庫,都是我大明降將,彼此知根知底,說起來,都是我手下敗將、何談其勇!等到韃子兵一走,我等高歌猛進,誰能攔阻?到時候力克江西,乘勝收復湖廣,北上南直隸,順便把福建也收了,整個江南盡入我手,劃江而治,就有了和韃子對峙的資本,諸位,到那時,方才顯我等雄才大略啊!”

話裡大餅一張,天花亂墜,美好無限,聽得眾人呼吸急促,面色發紅,血脈上湧,幾乎就要喊了出來。

“公爺英明!”

“劃江而治,此等大略,唯有公爺方才有此眼光!”

“保得大明半壁江山,為將來徐徐圖之,此乃老成謀國啊,朝廷裡那班文臣聽了,怕要羞愧而死!”

“公爺不愧為當世嶽武穆啊,不對,嶽武穆壯志未酬,公爺豈能像他?公爺乃再世諸葛才對!”

……

帳中一遍嘈雜,阿彌奉承之詞滔滔不絕,聽得李成棟樂不可支,彷彿贛州的清兵真的退去了一般。(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