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繡太原,山西省治,別稱晉陽,古謂幷州,八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就有人類文明的印跡,地處要道,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歷朝歷代都是兵家重鎮。

從春秋時開始,太原城先後數次焚於戰火,被毀成一片瓦礫,卻又如燒不盡的草,一次又一次的重建起來,而且一次比一次建得宏大壯觀,可謂幾度盛世,幾度衰落,山西巡撫祝世昌現在腳踏的太原城牆,就是在宋代新築的一代城池。

城池築於宋代,卻經過元朝和明朝兩代數百年的經營擴大,到了明末清初,太原城已經成為周長二十四裡的巨岜,城內有南北大街橫貫,東西大街縱行,方正規制,很有一代大都的風采。

而太原城牆,更是高達三丈五尺,牆寬一丈,四面都有角樓,八座城門每門都有甕城,其中最為氣派宏偉的兩座南門---承恩門和迎澤門,光是城牆上高聳的門樓就有五層高,站在上面極目遠眺,天氣晴好時能望出去十幾裡遠,四周金景色盡收眼底,極為壯麗輝煌。

有明一朝,太原一直是一字王晉王的鎮地,城內有堪比小號紫禁城的晉王府,府邸規模就是在原宋代太原城的基礎上建築的,足見王府規模之壯闊,可惜在清軍攻克太原後沒幾天,一場神秘詭異的大火,就將整座王府付之一炬,如今徒留下一片荒蕪的廢墟,成了無數流民的棲身之處。

祝世昌的站在承恩門門樓上,城內外的景象盡收眼底,在他的眼底,卻是蔚然不同的兩個世界。

城外一片蕭瑟,緊靠城牆的一片民居早已化為凋零殘磚,為了守城方便,這些房屋都被清軍拆解一空,房梁磚瓦運上城頭充作武器,居民百姓全部遷入城內,防止被義軍俘獲抓去當成兵源。

廢墟往外,五里地範圍內的樹木都被砍伐一空,統統送進城裡,留下無數的樹樁,這樣一旦有人靠近,隔得遠遠的就能被城上兵丁發現。

繞城而過的汾河水,被引入環繞全城的護城壕中,壕深且寬,底下埋有削尖的竹籤樹枝,河水漫過,將整座太原城都納入了這道看似不可逾越的河水保護中。

而城內,則是一副如臨大敵、滿城風雨的場面,大街上軍兵民壯往來如梭,在軍將的喝罵下將一根根圓木條石抬往各處城牆加固,大捆的箭矢和沉重的滾石被一輛輛手推車前呼後擁的順著馬道運上牆面,街道兩邊,所有的商鋪都關上了門板,門上迎風招展的旗幡在空中無力的招搖,卻無人理會。

城內軍民深居簡出,大門緊閉的躲在家裡,街道兩邊,從城外逃難而來的百姓無處可去,蜷縮在屋簷下,靠著不多的行李鋪蓋卷擠在一起,看著來往奔走的兵卒們一動不動,眼神中滿是恐懼和麻木。

“巡撫大人,平陽府城真的一個時辰就被叛軍攻下了?”一個光頭留小辮,右耳上戴著一個碩大銅環的濃眉壯漢粗聲問道,口中刺鼻的羊羶味激得祝世昌皺了皺眉頭。

祝世昌下意識的朝旁邊邁了一小步,不用回頭他就知道這是蒙古額真庫魯克在說話。

這些蒙古人,身上的氣味很重,隔得老遠都能燻人一個跟頭,真不知道嫁給他們的那些女真公主怎麼受得了。

祝世昌腦子裡想著,嘴上卻沉聲答道:“確定無疑,這是從平陽逃出來的人說的。”

他側身轉過身子,看向身後,在他身邊,站著三個披著皮襖子、袒著半邊胳膊的蒙古壯漢,個個虎背熊腰、貌如金剛,正是尼堪手下三位帶兵額真庫魯克、達爾汗和阿賴。

“尼堪王爺離去時,已經將太原附近的叛賊掃蕩一空,擒殺賊首無數,叛賊應該大傷元氣、無力再戰才對,何也竟然能打下重兵堅守的平陽城?”另一個蒙古大將達爾汗也覺得奇怪。

祝世昌屏住呼吸,盡力將鼻子往上風處靠,然後悶聲答道:“據斥候報,破平陽城的,不是叛賊,而是從陝西來的明狗援軍,帶兵將領,正是前些日子把肅親王打回北京的平涼候王歡,此子善戰,平陽城雖堅,兵雖強,卻沒能在他手下撐住一個時辰。”

三個蒙古人面色一變,達爾汗沉聲急問:“如此說來,陝西兵人馬極多了?”

祝世昌搖搖頭,表情怪異,用一種自己都覺得奇怪的語氣道:“這個,聽說破城的明軍不到兩萬人。”

“不到兩萬?”庫魯克失聲道:“反賊上個月圍平陽,十萬之眾也沒有撼動平陽分毫,陝西明軍不到兩萬人一個時辰就破了?怎麼可能?”

他和達爾汗相互交換了一個眼神,然後恍然大悟般閃過一絲瞭然的色彩,開口哂道:“莫不是敗軍可恥,害怕被我等責罰,故而編造謊言,來敷衍於我們。”

祝世昌無奈的翻翻眼皮,搖頭嘆道:“若是如此,他們應該誇大明軍人數才對,怎麼會反而刻意縮減,這於常理不符啊。”

庫魯克和達爾汗頓時一窒,腦袋裡一思量好像是這麼個理,瞪著眼睛張了張嘴,說不出話了。

一直沒有開口的阿賴卻思慮了一陣,鎖著眉毛抬頭向祝世昌道:“這個王歡,我好像在哪裡聽說過,似乎孟喬芳去年在遞給朝廷的帖子上提到過好幾次,聽聞他帶的兵,長於火器,精於炮矢,陝西丟失,盡喪於此人之手。”

三個蒙古人,就數阿賴較為靠譜,另外兩人,卻是莽夫型別,打打殺殺浴血透甲是一把好手,動腦筋想辦法就不行了,阿賴卻是識文斷字的人,尼堪留下他,正是讓他作為主將帶領庫魯克和達爾汗支援祝世昌。

祝世昌點點頭,凝神聚目望向城外遠處,口中擔憂的說道:“三位大人,本官所憂心的,正是此獠。太原雖堅,又有三位大將留守助陣,本是固若金湯,如今陝西明狗援軍入晉,這局面頓時就變了,本是晉南據點的平陽、翼城一夜間被攻克,這山西之大,卻只剩下我們太原城還只大清手裡,本官擔心,一旦叛軍與陝西明狗蛇鼠一窩,混雜在一處,兵力更盛,會打上我們太原的主意啊。”

庫魯克和達爾汗鼓起牛眼,臉上橫肉頓時猙獰起來,叫道:“巡撫大人何懼?前幾天那賊首姜建勳不是號稱十萬眾嗎?聲名播於外,何等了得,還不是在尼堪大人帶領我等的橫掃之下,如老鼠般竄逃而去,留下一地人頭,給我們當了前程,如果那叛賊明狗敢來太原,我們如法炮製,叫他們有來無回,哈哈哈!”

兩人說到興奮處,還互相擊了一下掌,驕橫囂張之情溢於言表。

阿賴要內斂一些,卻同樣不大屑於祝世昌膽小的模樣,微微一笑道:“說的不錯,尼堪王爺雖然北上支援大同英親王去了,但太原還有兵近三萬,不說南下西進收復失地,至少自保有餘,巡撫大人不必擔心,你們漢人兵法裡有句話,水來土掩、兵來將擋,有我們三人在此,可保太原無事!”

祝世昌回過頭來,深深的看了滿不在乎的三人一眼,眼底憂色依舊,他本是明朝戰將,官居遼陽指揮,算得上世襲軍戶,在天命年間就投靠了努爾哈赤,跟陝西總督孟喬芳出身相似,都是極早就抬了旗的漢人,深得滿人信任。

這三個蒙古人不懂得明軍火器厲害,他卻是知道的,深知明軍之所以羸弱不堪,並不是兵器不利,而是人員太次,只要有良將領軍,配備火器的明軍絕對是一支勁敵,從遼陽、翼城反饋過來的戰事經過來看,平涼候王歡的軍隊,極可能是裝備了犀利火器的勁旅,跟以往碰到的明朝軍隊絕對不相同,這也是孟喬芳用生命總結給他的教訓。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想了想,一個主意湧上心頭,於是臉上狡詐的微微一笑,向阿賴三人振聲道:“既然三位如此驍勇,本官總算放心了,據斥候稟報,在交城一帶,有叛軍聚集,狀若有不軌之心,有染指太原的意圖,不如請一位大人領兵過去,滅他一隊人馬,一來可探知其底細,二來能掃其威風,如何?”(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