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少作為當代球員,對於並不是籃球迷的陸逐虎來說可要比胡衛東、劉玉棟等稍早一些的大佬熟多了。

可能現在一直在CBA也沒有嘗試去NBA打球的郭少還不能說是“新”生代的領軍人物,但是當年小夥子橫空出世的時候可是相當驚豔,令人記憶猶新的。

就算是陸逐虎覺得拿自己與對方比——成名也太晚了點。

010年U17世青賽郭艾倫以中國隊隊長的身份率隊出征,率領中國隊歷史性的拿到第七名的好成績。個人表現也相當出彩,8場比賽7次拿到0+,面對對埃及,得到0分的世青賽單場最高分,場均.4分毫無爭議的拿下世青賽的得分王,場均5.5次助攻也排在所有球員第位。於是這一年他就完成國家隊首秀,也才17歲,隨後還正式入選土耳其世錦賽的國家隊大名單,創造了國家隊隊員參加世界大賽最年輕的紀錄。

早期中國籃球是“狠、快、準、靈”的籃球風格,在籃球界提出的“以投為綱”下,形成了以“快攻”、“跳投”、“緊逼防守”為制勝法寶的獨特打法。但隨著後來與東歐各國的交流,深感身高不如對方,內線攻防困難,東歐大中鋒的打法威脅很大,自此以後,全國各級球隊在隊員組合中注意了選拔高大隊員,採用中鋒為核心的打法,從70年代後期的穆鐵柱,到世紀初的“移動長城”,基本都是這個策略的體現。

這也沒什麼錯——就連NBA球隊很長時間也都是中鋒的時代,最好的球員都是中鋒,直到喬丹引領了一波“分位”浪潮,到現在的“小前盛世”“控衛盛世”。

中國隊也是靠著長人林立取得過很好的成績的,只是丟失了“快、靈、變、準”原有的風格,快速攻防沒有了,反倒成了對手的特色。美國隊怎麼都打不贏就不說了,歐洲球隊經常採用頻繁的大幅度的穿插移動和快速的傳球尋找投籃機會,弄得中國隊眼花繚亂,三四下傳球後便出現防守漏洞,眼睜睜看著對手像練習一般輕鬆出手。

中國後衛因為不處於核心環節,技術其實是相對在變差的,站著打球,沒有了快速空切、突分,只會死打籃下。甚至在比賽中連基本的運球都不夠好,世錦賽和奧運會中面對如希臘、西班牙的全場緊逼,運球過半場都費勁。比賽中敢做動作的就更少了。

但郭艾倫算是中國球員中的一個異類,他組織一般,突破不快,彈跳也不變態,投射也只湊合……(這麼說好像是一無是處的樣子……)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但是就運球這點來說,確實出色!運球連續的變向、胯下非常流暢,在對抗中也能很好地控制住球。

甚至有球迷都將他的運動推到中國隊“歷史第一”的位置去了——而他也確實是少有的,會在比賽中受到包夾待遇的中國控衛。

此前中國隊球權丟失得有些頻繁了,在美國隊嚴密防守下,此前的控衛李紹堂甚至運球都困難,出現了一些毫無必要的失誤和強投。在接下來的比賽中,不知道換上控球都能排到中國隊總統山的郭少能帶來怎樣的不同?

……

結果郭少剛一附身,蔡演雄就上演好戲,突破分球,助攻右側的王南珍中投命中,中國隊再追兩分。轉到防守端,此前在中國隊防守區域為所欲為的美國隊的後衛被蔡和王聯手限制,進攻無果,轉攻回來,先是,牟作雲內線上籃得分,然後蔡演雄在左側底角投中接近三分線的遠射——同時還造成美國隊的防守球員犯規,加罰也中,幫助中國隊將比分迅速縮小。

這一段看得陸逐虎的確熱血沸騰,尤其還是看籃球以來中國隊的後衛一向是配角、都不夠給力的情況下。事實上,不需要郭少的運球技能包加成,蔡演雄自己的實力就很不俗,尤其擅長打北美的球隊——只不過他真正蛻變還要等這屆奧運會結束後。因為中國隊在奧運會上一無所獲,抱了個“鴨蛋”回去,被上海的外國人譏諷為“鴨蛋隊”。這個奇恥大辱,大大刺痛了蔡演雄的心,於是柏林奧運會回去以後,蔡演雄苦練球藝,技術進一步提高,先後參加了上海代表隊、中華隊、上海百樂門隊等,以後專門找國外的強隊爭鋒,曾經打敗上海公共租界美國人組成的籃球隊,奪取了兩屆國際錦標賽冠軍,又在上海慈善籃球開幕賽中,以7∶的比分戰勝美國隊;還帶領上海明星隊以41∶7的比分戰勝加拿大國家籃球隊,大長國人志氣。《申報》當時的報道說:“蔡演雄、孔廣益之後衛二虎,進則能攻,退則能守。”對他的特點算是認識得很清楚。

有意思的是,小蔡同學不僅專打外國人——有時候連自己人也打的,198年間蔡演雄曾返回泰國,參加了泰國華聯籃球隊,率領華聯隊遠征新加坡、馬來西亞,戰績輝煌,又一次恰好中國國家隊訪問,華聯籃球隊以9∶9比分的絕對優勢戰勝了國家隊,當時泰國報紙驚呼:“個人之表演最厲害的世運國手蔡演雄,他帶球精妙,的確是突出天才!”只可惜,他個人實力的巔峰與球隊錯開,因為中間戰爭的緣故,也沒能參加下一屆奧運會,因而沒能留下世界大賽的精彩表現了。好在新中國成立後,他也發揮了自己的特長,曾經擔任廣東省體育運動委員會副主任、全國體育總會廣東省分會副主席、廣州部隊男女籃球隊總教練,今天廣東的籃球是中國籃球的幾極之一,裡面肯定是也是有他的功勞的。

現在有了董教練的慧眼識珠,加上陸逐虎的助力,總算讓他提前展現出自己的風采。

陸逐虎還在感嘆之際,場上又輪到小蔡攻城拔寨了——只見他右手運球,運到第一個美國防守球員的時候,做一個佯裝向左邊突破的背後運球,重心壓得極低,背後運球之後,左手接到球馬上做一個背後繞球,同時身體往右前側小跳兩步,直接將對方甩過!迎面就是第二個防守球員,他又是一個向左胯下運球,再銜接一個體前變向運球,提前變向之後,快速換手運球到右手!

大幅度crossover!

同時右腳向右側小邁步!

目的是為了讓防守者誤以為他想要往右邊突破!

仍然成功!

甩開防守後一個金雞獨立,**第三名美國隊的防守球員!

右腳抬起單腳起跳!

後仰跳投出手!

這一連串的表演簡直把場內外的觀眾全都看傻了,把陸逐虎都看得快要尿了!

這特麼那裡是蔡演雄!

哪裡是郭艾倫!

這分明是凱里歐文加科比布萊恩特加德克諾維茨基啊!這麼華麗的單挑一條龍精彩程度不亞於陸逐虎面對英國隊時連過數人了!

只不過……

“邦”的一聲脆響,球狠狠地砸在籃筐上!

彈了好幾下最終也沒有彈進去!

陸逐虎:“……”

呃,只有這最後一下是真的像郭少的投籃……

好在籃板被中國隊搶下,球又交回蔡演雄的手中,他背對防守,繼續持球壓低重心,右腳往前刺探一步,同時發力往後撤,順勢右腳抬起阻擋防守蓋帽,轉身投籃卻是虛晃一槍,詭計得逞後突破上籃得手!

這下觀眾們終於可以送上之前被硬生生攔住的掌聲了,興奮之情溢於言表,只是陸逐虎看看時間——兩分鍾的時間又到了,華麗的運球與突破還沒有看夠呢!

不像後世眾人看慣了NBA甚至只是CBA球員的華麗表演,這時候大家的球風都是樸實無華的,看到這麼個異類就算是敵對陣營的,也難免心中叫好——有點後世勇士球迷在總決賽時看騎士振中的歐文的感覺。連奈史密斯也面露微笑,指著蔡演雄與助手討論了一波。

而且看著蔡演雄上來後費了極大的力氣,不僅差點晃折了敵人腳踝,看樣子自己的腿腳關節也承受了變向的巨大壓力——結果,“僅僅”只得了7分,哪有看“姚主席”登場時閒庭信步就砍分如麻的瀟灑!

嗯,在沒有三分錢的情況下,後衛的得分果然還是不如大中鋒划算啊……

蔡演雄和王南珍在半場結束前的末段大放異彩,還有一次連得6分的小高潮,還聯手鎖住了美國隊的連番衝擊——但在半場休息時美國隊仍以1-7領先,只是沒有讓他們進一步擴大優勢而已。

中國隊的發揮已經超出了美國隊賽前的預期,也超出了此前在熱身賽裡的水平,主要是王玉增和蔡演雄一前一後都發揮神勇,讓美國隊沒能給出好的應對策略——好在之後他們自己慢慢“涼”了。

雙方的主教練都在鬥智鬥勇,陸逐虎也在思考著還剩兩張牌應該怎麼打——

半場回來之後,沒有意外對方會換上替補球員打一陣,按照“田忌賽馬”的法子,中國隊用好的球員可能能夠在對方“下等馬”出場時獲得優勢,追回劣勢甚至一句反超——

只是替補球員中,有哪位甚至有超過主力球員的實力呢?

蔡演雄的確是一個奇兵,只不過剛剛半場尾段他的在攻防兩端消耗的體力太大,而且也只是在針對美國隊那段時間的小個陣容才有奇效——要是半場後美國隊換回大個陣容,還是有些吃力的。

不知怎麼的,陸逐虎和董教練忽然挺有“默契”不約而同地向一個球員身上看去。

呃,此前比賽中“奇招屢出”,善投“三分”的“朱芳雨”。

當然,“朱芳雨”的名字並不是真的叫朱芳雨,真名叫做“李震中”,陸逐虎之所以將CBA歷史三分王附身給他,是因為對方給自己在食堂讓過座——而對方給陸逐虎讓座的原因,是如果不是陸逐虎,他本不會位列本屆奧運會的名單之上。

也是說,其他球員都是歷史上原本就有的,而他是被陸逐虎這個“多事”的傢伙硬塞進來的。

早先四月的時候,陸逐虎在中央大學的校園裡跟幾個學生打了半天的籃球,還因為光著膀子被蔣校長訓斥了一頓——當時幾個中大學生說陸逐虎的運動能力非常強,恐怕比隔壁“託塔天王”還強。陸逐虎就問誰是“託塔天王”——結果學生說是國術體育專科學校的一個學生。陸逐虎當即心裡說學生們就是沒有見過世面,一個學生而已,0歲不到,能擔得起“託塔天王”這麼大的名號?

結果一問得知這小子叫“李震中”——這下陸逐虎一下子想起來了,因為他當時剛剛看過《初中生體育巴塞羅那奧運會專刊》——那小冊子不大可能內容很多的,只是有一頁記錄了中國出征奧運會歷屆籃球隊名單,說是歷屆,到9年其實不過只有5屆而已,其中的第二屆,也就是下一屆48年在倫敦的奧運會,中國籃球隊的隊長正是這位,李震中!

更牛叉的一件事:後世很長一段時間內體育院校的《籃球》教材,就是這位編寫的!

李震中這時候不過0歲,也沒有入選這屆奧運會,到下一屆奧運會他是籃球的領軍人物,但那時候已經虛歲了,跟李惠堂的情況相仿,同樣是錯過了巔峰時期。雖然這時候他年齡比王玉增甚至蔡演雄他們都小,可名氣可不小,堪稱此時籃球場上最風光的明星運動員,身高1米88,在這個時代算是很不錯,而且他有特殊技巧,進攻中習慣把球託在掌心,躍起時手掌與籃圈正好平衡,輕輕一推,球就進了——所以號稱“託塔李天王”,有時躍起以後,遇到意外的阻擋,他會臨時改變角度,對手很難防守,在半空中還有一種舞蹈之美。

作為如今的大明星,還是下屆奧運會的隊長——這樣的球員都不能入選國家隊,自然是跟男籃後來選拔中奇葩的“華北”“上海”“華南”分組相關了。陸逐虎當時不知道具體是怎麼選拔的,但他看到第一屆名單中沒有這位“李天王”,覺得不能錯過了,就讓那幾個學生有空去慫恿一下下屆隊長也去報名參加奧運會。本來7月李震中就要從體專畢業,為了生計會去青島交通銀行工作,抗戰後還有個毛工作!這時還處於畢業前的迷茫中,接到訊息乾脆去報名參加了選拔——

李震中從南京到了上海,卻得知籃球重新選拔,還要分成幾個隊去打,他也沒有團隊,因為陸逐虎此前的交待,乾脆寄居在復旦大學,參加了上海隊的選拔賽——他之前是經常去上海比賽的,上海的球員們也都認識他,自然欣然接納。這才趕上了奧運會的班車。(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