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的內戰,從一開始就陷入了極其慘烈的狀態。

漢密爾頓-戴維斯決定主動進攻的同時,北方扎卡裡-泰勒也終於下定了決心要一舉蕩平南方,長痛不如短痛,他要用他最擅長的方式,一勞永逸,永絕後患。

當時讓他下定決心的也是一場刺殺——但凡時局陷入動盪,這些鬼蜮伎倆就多了起來。

刺殺並沒有成功,但是卻讓扎卡裡-泰勒足足在床上躺了一個星期才下了床。他畢竟是快要70的老頭子了,再怎麼龍精虎勐,也敵不過歲月索命。

他時常會說一些胡話,在國會演講的時候如果沒有草稿紙提醒,他甚至會突然忘記自己要講些什麼。有一次他甚至不小心漏了些湯湯水水的東西在自己的褲子裡。

這一場刺殺讓他在床上躺了一個星期,卻也讓他明白,自己大概是時日無多了。

他也想了一下‘立儲’的事情,但是想來想去還是算了。他覺得現在的白宮裡全是蠢貨,自從波爾克死後,偌大的民主黨頓時就煙流雲散了,竟無人能夠出來收拾殘局。

多好的機會啊!

若扎卡裡-泰勒再年輕幾十歲,他想,自己怕是要再跳反一次,也要接管此時的民主黨,說不定還能將它和輝格黨揉成一體——MD,但凡有那個一黨的條件,誰願意搞個兩黨?

但是,華盛頓那些嚶嚶嗡嗡的人群裡,竟沒一個人有此眼光!

他不禁有些懷念自己年輕的時候,那時候的美利堅,到處都是野心家,到處都是人才。隨便在野外找個放風箏的傢伙,拾掇拾掇就能進華盛頓主持大局,撿塊磚頭從紐約大街上丟下去,至少就能砸中兩個企業家。

哪裡像現在,民主黨正值多事之秋的時候,連一個敢於在此時站出來挑大樑的人都沒有——不對,有一個,傑佛遜-戴維斯,他不但挑了大梁,還將大梁挑到南方去了……

他也不知道,曾經多得像過河的角馬群一樣的美利堅年輕一輩,怎麼突然就變得平庸了起來。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們,這些年的意外死亡率也突然變高了。

扎卡裡-泰勒在躺了7天之後,終於想明白了,他必須在自己還活著的時候,將南方問題給徹底解決了。

他不太相信後人的智慧!

……

北方聯邦在動手之前,同樣會擔心西邊的印第安人會來偷桃子。

但是與南方選擇了與印第安人私訂密約不同,扎卡裡-泰勒最初選擇的是派出刺客將斑鳩給殺了。

但是刺客派出之後便再也沒有了訊息,他一直等一直等,等到自己都被刺殺了,才決定不再等了。

他想,只要北方軍的速度足夠快,以印第安人的軍事水準,根本就來不及反應!

他讓麥克來倫統領著波多馬克軍團從華盛頓直逼里士滿,企圖用一場閃電般的勝利來一舉扭轉目前已經僵化的局勢。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扎卡裡-泰勒在他年輕的時候並不是一個崇尚軍事冒險主義的人,從他在德克薩斯堡等待了三年機會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極具耐心而且目光長遠的人。

但是,當時間來到1852年年底的時候,經歷過了墨西哥一場大敗的扎卡裡-泰勒,他的人生經驗已經發生了扭曲。

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自己現在最大的敵人是時間!

他已經快70了,被刺殺後在床上躺的那一個星期裡,他一直在與蒼老的命運戰鬥,但是最後他無奈的承認,自己失敗了。

他敵不過時間。

所以,他現在已經沒有耐心去慢慢的和南方熬了——他的對手傑佛遜-戴維斯才45歲呢!

……

麥克來倫親自率領的第一步兵師一共有3000人,在行進到奔牛河邊的時候,恰好遇見了正在渡河的南方軍隊。

北方想要一場‘閃電般的勝利’,南方又何嘗不想呢?

雙方都想到一塊兒去了。

戰爭在奔牛河沿岸直接爆發了,北軍的3000人與南軍的5000人均毅然決然地進入了戰鬥。

雙方都沒有想過後退,因為在各自的背後,都還有大量的援軍。

北軍的援軍首先趕到,菲利普-謝裡登的騎兵就在麥克來倫的右翼。這一支騎兵部隊的加入,差點直接把南軍打崩潰。

但是南軍的指揮官朗斯特裡特在將部隊撤過奔牛河之後,依仗著一條只有五六米寬的河流,穩住了陣線。

然後南軍的援軍也跟著趕到了。

雙方投入戰鬥的總兵力,從早上的不足萬人,迅速擴大到晚上的2萬人以上。

南軍企圖在夜間度過奔牛河,奪回河對岸的陣線,但是失敗了。

等到天亮的時候,北軍的麥克來倫利用小船搭建了許多浮橋。

激烈的戰鬥很快又打響,雙方不計成本的將士兵投入戰場,都想要一舉壓倒對方。

在這一場戰爭中,雙方都犯下了一個致命的失誤——那就是根本不清楚自己的對手到底有多少!

無論是南軍還是北軍,他們只知道自己是準備周全的,自己的後方有幾乎無窮無盡的援軍,這一仗必勝!

就是這種認知,讓北軍的總司令麥克來倫和南軍的總司令朗斯特裡特都產生了一種錯覺,那就是只要自己再加把勁,對面就得崩了!

結果這一仗一打就是一個星期!

雙方總共投入了超過15萬的兵力,其中北軍8萬,南軍7萬。

在最初的3天,雙方都以為自己是進攻方,但是在隨後的4天時間裡,雙方其實都想轉入防禦了。

可是戰場已經打爛了。

線列步兵的基本常識就是,千萬不要在和敵人對峙的時候轉身後退,一旦進入戰場,只能向前向前向前……

北軍和南軍最精銳的隊伍,就這樣在奔牛河戰場上互相消耗。

北軍的武器裝備更好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南軍的兵源素質卻要比北軍強得多。北軍的經濟結構決定了,它的絕大部分士兵都是工匠、文員、工人、農民和流浪漢,而南軍卻是馬上的牛仔、專業的盜匪、奴隸監工或者職業軍人。

……

北軍將這一場戰爭稱作‘馬薩納斯戰役’,南軍將它稱作‘奔牛河戰役’。

這是南北雙方的第一次大規模碰撞,雙方都宣稱自己獲得了勝利。

在阿美利加聯合酋長國的內部,將這一場戰爭稱作‘七日戰爭’。

就在‘七日戰爭’結束之後不久,英法俄奧等諸國結束了觀望狀態,同另一個時空中他們一面倒的支援南軍不同,這一次他們在口頭上表示自己要‘中立’。

但一艘又一艘滿載著軍火的輪船卻停靠在了大西洋西面的公海上,不分南北,誰出錢就賣給誰!

輪船上還兼營一些其它的業務,‘海上赫爾墨斯’很快便聲名遠播,連塔法裡都上去玩了幾把。據他自己說,他是狠狠地賺了一筆的,年後他準備再來大幹一場!

‘七日戰爭’之後不久,1853年的新年就來臨了。斑鳩專門探訪了監獄裡那一群混不吝的年輕軍官們,將他們從監獄裡放了出來,並告訴他們:“我們在東面取得了一場大勝,殲敵10萬餘人!”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