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繼續往下問:“既然時光旅行不能改變歷史,那你現在的做法,不就是在改變歷史麼?”

JK15在姜宇的腦海回答道:“該問題大部分答案都不可解釋,但有一部分可以作答,可作答的答案需要六千萬欺詐值,請問是否支付?”

姜宇一陣牙疼,他剩下的欺詐值不能都花在這裡啊!他還有更重要的事兒要做呢!

姜宇琢磨了半天才道:“姜十六沒有直接跟我溝通,而是透過你跟我溝通。

“我猜你應該是避開了一些規律的一個作弊產物,或者利用了一些漏洞才得以跟我溝通的一個產物吧?

“只要你我都能遵循最主要的規律,就不會帶來災難性後果,又能在一些關鍵問題上給我提個醒對不對?”

JK15的聲音毫無情緒上的變化:“您這個問題的答案需要三千萬欺詐值,請問是否支付?”

姜宇道:“不支付。”

透過這兩個問題欺詐值的變化,姜宇估計自己的猜測方向上是正確的,可能不全對,也或者還有更重要的資訊自己沒有掌握。

但是這些資訊,不是他現在急需要的情報,就不花這個冤枉錢了。

姜宇也明白過來,難怪“面壁者商店”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變得很雞肋,原來它需要遵循非常苛刻的規律。

沒有完成觸發條件,根本不能表現出更近一步的作用。

就算是有近一步的作用,也將是輔助性的作用,畢竟很多問題它都不能直接回答。

最多就是提供一些情報,還是要姜宇對遇到的問題來做謀劃,去實施。

不過這樣也很不錯了,三體宇宙的人類非常無知,因為不敢溝通,宇宙內的大部分智慧生物都像井底之蛙一樣無知。

有JK15的情報,人類將不會再因為極度的無知而葬送了自己。

姜宇雖然有很多問題,但是還不急著問,好鋼要用在刀刃兒上,他剩下的欺詐值,還要別的用處。

至於關於姜十六未來這類資訊,姜宇並不打算跟第二個人提起,連姜十六也不能說。

首先是證據不足,不一定能取信他人,其次是萬一給姜十六造成了思想困境,那就得不償失了。

這個問題自己心裡明白就好。

現在姜宇對第三件商品非常感興趣,從JK15的頁面退出來,他趕緊用了一千萬欺詐值,解鎖了該商品。

讓姜宇意外的是,該商品解鎖後立即就能用。

該商品的名稱是:二向箔打擊倒計時!

後面是倒計時:185年6月9日6:51:32

最後面那個數字是秒,姜宇看著這個倒計時發呆的時候,32就變成了31,然後變成了30。

這是姜宇第一次對人類的末日有這麼直觀的感受,以前他總覺得,以後又是什麼威懾紀元、廣播紀元什麼的,好像還有段時間。

可是這些時間加起來,已經不到兩個世紀了!

這到讓姜宇更加看重自己將要實施的九號計劃,就算在未來自己的計劃失敗了,起碼人類還有九號計劃兜底。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正在姜宇心情沉重的時候,三號給他發來了他剛才要的資料。

姜宇開啟資料看了一下,人類對太陽系周圍行星系的瞭解實在太少了。谷

不是說人們不想往這方面用心,而是距離地球太遠,用光學望遠鏡根本看不清楚這些行星系裡的具體情況。

比如人類對巴納德星的瞭解,就僅限於知道它是一顆紅矮星。

既然確定了“面壁者商店”的情報這麼重要,姜宇當機立斷,購買了Luhman16星的概況。

這回“面壁者商店”沒有體現它的奸商本質,第三個行星系的概況,依舊需要兩千萬欺詐值。

姜宇一口氣購買了沃夫359和拉蘭德21185兩個行星系的情報。

緊接著之後天狼星的概況,需要四千萬欺詐值,姜宇微微一猶豫,還是把最後的四千萬欺詐值花了出去。

現在他手裡已經有了五個行星系的詳細情報,姜宇在認真閱讀後,開始做總結。

用“商店”把周邊行星系的情報都買下來不太現實,也來不及再去弄那麼多欺詐值了。

於是姜宇才想到,用得到的這五個行星系的情報,總結一下其它行星系的大體情況。

這類的總結可謂“前無古人”,因為除了三體星系,人類並不知道其它星系的詳細情報。

而三體星系的情況又比較極端,不具代表性,所以到現在為止,人類對其它星系的情況瞭解得並不多。

雖然不敢說太陽系三十萬光年之內的行星系都能符合,用這五個星系的情報總結出來的概況,但應該也不會差太多。

經過總結姜宇發現,任何一個行星系,都不缺核動機的燃料,以及工業所需的金屬礦藏。

就算是罕見的雙褐矮星行星系Luhman16,兩個主星本身就是比木星大,但還沒有達到恆星水準的褐矮星。

這兩個主星就是天然的核動機燃料,跟木星相比的區別是,兩個主星的引力比木星大很多,而且由於是兩個主星,引力場比單獨木星要紊亂一些。

單槍匹馬的恆星飛船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很難從褐矮星中獲取燃料。

但是還有一個類地行星,圍著其中一顆褐矮星公轉,有兩個類地行星,圍著兩顆褐矮星公轉。

雙星系統也算是比較穩定,不會出現三體星系那樣的亂紀元情況。

在這三顆類地行星上,以及它們周邊有許多冰,將這些冰採集,融化成為水,再從水裡提取氫,近一步提取氘,燃料就有了。

雖說步驟複雜了一些,尋找冰的過程也要麻煩一些,但從這些冰裡可以取得核動機的燃料。

理論上來說,以目前人類的科技水平,去任何行星系都能建造新的殖民地,或者以這些行星系為跳板,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另外,這五個星系當中有兩個曾經存在過文明,其餘三個並沒有形成文明的條件,最多就是有一些多細胞生物。

按照這個比例來說,星系中發生文明的機率還是挺高的。

而且幾乎是“天上一腳地下一腳”,曾經比較適合生物進化的行星系,基本上都會進化出智慧生物。

如果沒有這樣的環境的星系,可能永遠都不會出現文明。

時間讓各星系的文明擦肩而過,不管那兩個文明是滅亡了,還是遠走高飛了,如今的太陽系周邊,除了三體星系外,要麼是一片廢墟,要麼是一片處女地。

姜宇又用從“商店”裡買來的情報,跟三號發來的資料做了對比。

如今天文學家們對周邊行星系的瞭解,基本上只限於行星系的恆星情況,只有陰差陽錯之間才能得到一兩顆行星的情報。

至於恆星的情況,除了距離有少許偏差,天文學家手裡的這些資料還是比較可信的,起碼可以作為飛船的航行目標。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