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宇之前聽孔祥說起過這個古亮,是一名水平很高的社會學者。

他在文章中的預測是正確的,很快太空建設將要超出人類社會的極限,這直接導致了大半個世紀後的大低谷。

反抗三體星人入侵的戰鬥準備,的確是現在的重中之重,是要全人類團結一切力量一起幹的事業,可是這個發展速度不能沒有自知之明。

一切都應該量力而行,正如姜宇所說,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但是讓姜宇無奈的是,不經歷這樣的盲目發展,人類就不可能吸取教訓。

所以姜宇認為要讓大低谷席捲全球,越是在低谷底部,人類社會的反彈才會越厲害,未來取得的成就才會越驚人。

但是姜宇不允許餓死那麼多人,起碼國內的同胞要有口吃的。

這才是他提出“綠茵計劃”的目的,首先是提前研究出可以種植在沙漠的植被,可以緩解地球的沙漠化。

人類腳下的土地養育了人類,從採獵時代到農耕時代,它都在給人類提供食物、住所。

它在未來沙漠化之後,不應該丟在那裡不管。

第二個目的就是培育一批在沙漠中也可以栽培的農作物,緩解大低谷的糧食問題。

第三個目的是給九號計劃打掩護,把ETO的視線往植物上引導。

關於現在的發展有點不自量力這一點,姜宇曾經向季首長提到過,不過並沒有引起重視,姜宇也沒有打算重申自己的觀點。

因為現在的輿論是幹勁滿滿,是要與三體星人殊死一戰,根本聽不進不同的聲音。

古亮卻在這個時候發表了這樣一篇冷靜的文章,讓姜宇很佩服他的勇氣。

姜宇坐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才叫狄風懿進來,把雜誌遞給他:“你去聯絡這篇文章的作者古亮,就說我希望能跟他交流一下。”

狄風懿點點頭,帶著雜誌去自己的辦公桌上打雜誌上留的聯系電話。

結果佔線。

打了幾次電話無果後,狄風懿請雜誌當地的政府部門提供了主編的手機號。

結果還是佔線。

狄風懿只好用姜宇文化公司的資源,請雜誌所屬地姜宇的支持者,去雜誌社檢視。

很快支持者回覆,有許多群眾堵在雜誌社門口,大罵該雜誌社是ETO派來的奸細,雜誌上的言論則是在誤國誤民。

狄風懿就想換一個方式,從古亮入手,可是雜誌上就只有一個名字,全國叫古亮的人多了,如果從這裡入手,明天也夠嗆能找到。

沒辦法,狄風懿只好先跟姜宇彙報了一下。

不用問,雜誌社被圍,八九成就是因為古亮的這篇文章。

姜宇動用自己面壁者的許可權,直接命令在雜誌社維持秩序的民警把接通了的手機,送到了雜誌社主編那裡。

姜宇一上來就道:“我是姜宇。”

主編那邊聲音有些嘈雜:“哪個姜宇?”

“面壁人姜宇!”

“姜先生,你聽我解釋!”主編高聲道:“我們那篇文章是有翔實的論據的,不是在替ETO……”

“我知道!”姜宇打斷他的話:“我正是看了那篇文章很受感觸,所以很想跟古亮交流一下,給您打電話是希望從您那裡,拿到古亮的聯繫方式!”

廢了這半天勁,終於拿到了古亮的手機號,為了保險起見,還要來了古亮的微信。

姜宇讓主編不要著急,群眾喊累了鬧累了就離開了,可以暫時避避風頭,等過兩天群眾們冷靜下來了再工作。

他又請民警們辛苦一下,一定要保護好雜誌社職工們的安全。

狄風懿在姜宇的授意下,撥打了古亮的電話,果然是已經關機。

估計是有不少人給他打過騷擾電話。

幸好還有微信。

繞了個大圈,終於聯絡上了古亮。

狄風懿問:“古教授就住在北京,說得請你去他家裡見面,還問什麼時候見面?”

姜宇看了看手錶,已經四點多了:“晚上六點。”

他拿起外套:“現在就走。”

狄風懿一邊回覆資訊,一邊跟上。

姜宇帶狄風懿先去超市買了些蔬菜和大米,還有些泡麵,又買了幾包啤酒和一些小菜。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到古亮家門口的時候,還不到六點。

古亮很謹慎地再貓眼裡看了半天,確定是姜宇後,才打開門:“請進,請進,這是……”

他指的是姜宇和狄風懿背上的兩大包東西。

姜宇進門後才道:“放冰箱裡,這幾天先不要出去了。”

古亮趕緊道謝,又是倒茶又是遞煙,拿了些盤子把姜宇買來的小菜盛上。

一邊忙活他一邊解釋道:“抱歉,我讓妻子帶著孩子回她父母家暫住幾天了。”

姜宇道:“應當小心一點。”

三個人坐定後,古亮微笑道:“老孔跟我提起過你。哎,說到老孔,可惜了。”

姜宇微笑道:“你要是現在想對孔老師說什麼話,我估計他也能聽到。”

古亮似乎明白了什麼,看了看周圍的空氣點了點頭。

姜宇言歸正傳,一邊跟古亮吃喝,一邊談論文章中提到的一些論點。

談著談著,姜宇心裡那句“臥槽”差點就脫口而出。

這哥們竟然真的預測到了大低谷,對那個迴光返照的美好時代,也有了一個模糊的預測。

姜宇因為有上帝視角,根本沒有往這方面想。

可是像古亮這樣的人物,卻全憑自己在社會學上的造詣,就推斷出了今後兩個世紀人類社會的走向!

當然這跟智子的封鎖,以及三體星人的壓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這兩個條件讓人類社會不會因為科技和人與人之間的戰爭,發生巨大的改變。

變數少了,結果自然就可以更清晰。

談完了主題,兩個人又閒談起來,姜宇說最近兩年他去看過師母和孔祥的兒子。

母子倆過得都挺好,只不過孔祥的兒子被同學排擠,變得有些孤僻。

在姜宇的活動下,孔祥沒有被通緝,也很少有人知道孔祥去了哪裡。

可是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還是有人大概知道了孔祥是ETO,所以孔祥的兒子才被同學們孤立。

這一點是姜宇沒辦法干預的,只能儘量在未來讓他走出孤僻的世界。

古亮感嘆了一番姜宇重情重義,然後說起自己心血來潮發表的這篇文章:“我也沒想到大家會有這麼大的反應。

“哎,可惜了,最後一次‘未來史學派’的聚會無緣參加了。”

姜宇一下子就感覺自己酒醒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