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小組一共由八個人組成,姜宇先向他們道謝,那份報告確實很翔實,看得出來是用心了。

接著姜宇開門見山道:“今天叫大家來,是有些問題要請教大家。

“如果我想塑造一個時代的審美,該怎麼做?”

姜宇見八個人面面相覷,接著微笑道:“這是計劃的一部分。”

大家果然就沒有了疑慮。

姜宇又道:“這方面我已經有了些想法,希望大家幫我參謀參謀。

“首先可不可以塑造一種正確的價值觀,來引導大眾的審美?

“我又考慮到環境對一個社會審美觀的形成很重要,可不可以利用太空這樣的艱難環境來塑造大眾的審美?

“另外就是發揮媒體的力量,大力地宣傳正確的審美觀。

“這一套組合拳下來,會不會就能完成對大眾審美觀的重塑?”

調研小組的成員思考了一下,四十來歲的組長趙昀率先發言:“正確的價值觀,的確是可以起到引導作用。

“可是利用艱難的環境塑造審美觀,這一點很難把控。”

他喝了口茶水繼續道:“現在國內的大眾審美還算是健康,沒有太泛愛,也沒有太極端。

“不知道姜先生準備往哪個方向塑造?”

姜宇斟酌了一下道:“陽剛。”

趙昀皺了皺眉頭:“如果不出所料的話,社會上的陽剛之氣會越來越濃郁,隨其自然就好,應該不用刻意地去塑造。”

姜宇剛要再用“這是計劃的一部分”這把“尚方寶劍”,不過他想到那樣的話,很可能會影響到組員的積極性,那就跟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馳了。

於是他簡單解釋道:“我是為以後做打算,大家都知道我學的是社會學專業,雖然學藝不精,不過好在有名師指導,專業上還是有些水準的。

“大家有沒有想過,在未來人類的綏靖心理又會佔上風,進而放棄了抵抗。

“如果社會審美足夠陽剛,是不是就有可能斷絕這樣的現象?”

此話一出幾個組員對姜宇敬佩不已,趙昀也道:“抱歉,我忘記了面壁計劃是一個要持續四個多世紀的計劃。”

小組組員,四十多歲的社會學家魯清風也道:“姜先生地推測很有這個可能,我們現在根本不清楚三體星人的科技已經有多先進。

“這種毫無目的的追趕,一定會漸漸喪失前進的動力,很可能綏靖政策會死灰復燃。

“或者在明知追不上三體星人的時候,就選擇放棄了。

“到時候的情況會非常可怕,很多人可能會破罐子破摔,在三體星人來到地球之前,我們就完全喪失了自己的道德底線,地球很可能會變成人間煉獄。”

姜宇一愣:“你這個……”

你這個腦洞挺大的!

不過話說到一半,姜宇還是改口道:“你這個……這個觀點跟我的想法差不多,這種價值觀、審美之類的改造,還是早作準備為妙。”

小組成員簡單探討了一下,魯清風才發言道:“姜先生,對於利用外部環境塑造陽剛之氣,這一點確實很難把控。

“太空環境的艱險我們也知道一些,如果過了那個度,很容易在社會上造成太強的戾氣,這就會造成新的問題。

“比如日常的衝突不斷,弱勢群體向暴力低頭。

“萬一失控,社會直接以暴力為美,很可能殺個人都不當回事,就像一些國家頻頻發生的槍擊案,那明顯是漠視生命的表現。

“所以利用環境改變審美的方法,似乎不太可行,但可以做輔助手段來使用。”

從事媒體工作的組長趙昀也道:“媒體其實在塑造價值觀方面起不到關鍵作用。

“其實媒體跟群眾的意志是相輔相成的,比如之前國內盛行的“美男文化”,其實是群眾的一種需要。

“即便媒體不從國外引進,群眾也會自發地去尋找國外的文化產品。

“另外媒體的宣傳是一個工具,往哪方面用其實‘工具’自己沒有多大的發言權,宣傳方向是需要政府大力支持的。”

姜宇琢磨了一下:“到時候我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援的前提下,媒體可以發揮足夠的作用麼?”

魯清風答道:“這個也要看人民的需求,以及找好突破點。

“如果沒有需求媒體玩了命的宣傳,效果也肯定很一般。

“如果突破點沒有找好,會事倍功半,問題是我們現在根本無法得知一兩個世紀後,突破點會在什麼地方。”

姜宇接著問:“也就是說很難有一個切實的方案?”

大家都面露難色。

“不要著急,”姜宇微笑著寬慰大家:“大家可以繼續討論談論。

“我認為現在的思考並不是無用功,最近一兩個世紀,人性都不可能發生太大的變化,所以社會底層邏輯地變化也不會太大!”

接著他嚴肅道:“現在我宣佈,正式成立審美引導小組,探討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

“你們需要什麼人力、物力儘管提!”

這個小型會議結束後,姜宇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梳理了一下思緒。

引導大眾的審美,比他想象中要困難。

本來他還期盼著媒體能在其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可是正如趙昀所說,媒體只是一個工具。

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後盾,才能發揮媒體的作用。

如果媒體所宣傳的價值觀背離了整個時代,也沒有人願意聽這個媒體的聲音。

更何況姜宇很清楚,隨著面壁計劃的實行,面壁者的許可權會越來越小。

在未來姜宇根本沒辦法控制所有的媒體,媒體能起到多大的作用還真不好說。

姜宇深吸了一口氣,小聲道:“還是沒有抓住問題的牛鼻子!這裡面一定有一個更深層次的因果關係!”

接著姜宇搖了搖頭,把這些交給剛成立的小組吧,他不可能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這個方面。

姜宇讓狄風懿再為自己找一個形象設計師,並問了一下自己最近兩天的安排。

明天要會見希望參加“綠茵計劃”的專家們,今天下午可以放鬆放鬆。

姜宇拿了本社會學方面的雜誌,躺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地看了起來,偷得浮生半日閒。

看著看著,雜誌裡有篇文章吸引了姜宇的注意力。

文章的作者叫古亮,是國內知名的社會學家,他在文章裡表示,PDC的計劃應當量力而行,不然很容易超出人類社會的承受極限,引發全球性的社會災難。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