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上對古文學派的優勢遭到了皇帝和宦官的壓制,被黨錮壓得死死的,難以動彈。

學術上對古文學派的優勢蕩然無存,甚至轉為劣勢,全面敗退,在世人面前現了大眼。

他們敗了,敗得一塌湖塗。

而古文學派的支持者們已經開始歡呼了。

歡呼聲以太學為中心,逐漸向外散播開來,最終,明白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人們和不明白發生了什麼事但是喜歡湊熱鬧的人們一起歡呼起來,進而整個雒陽都開始歡呼了。

這場學術界的【決戰紫禁之巔】,以古文學派的全勝而告終。

今文學派的大老們和太學生們慘敗不敵,灰熘熘的離開了太學,掩面而逃,根本不敢久留。

勝利的天平徹底的傾斜了。

今文學派已經沒有任何理由能夠阻止《左氏春秋》的上位了。

劉宏十分高興,於第二天,也就是光和五年的十月十二日下令立《左氏春秋》為正統學術,罷《公羊春秋》,以鄭玄為《左氏春秋》博士,增設學官。

自漢章帝建初八年以來至今,《左氏春秋》失去官學地位整整一百年。

而就在這恥辱性的一百年週年紀念之際,《左氏春秋》恢復了官學地位。

古文學派的後繼者們不懈努力,繼往開來,勇勐奮進,終於在這一百年之後的時間點上戰勝了今文學派,取得了決定性的一次勝利。

左傳的復立,代表著古文學派的實力較之百年前無法保護自己的利益的時期已經強了太多太多。

經過百年深耕,在今文學派愈發腐朽的的當下,古文學派抓住機會奮發向上,終於翻身成功。

當然,古文學派並非只有《左氏春秋》能拿的出手參加對抗。

除了左氏春秋之外,還有《費氏易》、《周官禮》,還有《古文尚書》,都是能夠拿來和今文經學打擂臺的存在。

學術戰爭和政治戰爭獲得第一次全勝的古文學派鉚足了勁兒,準備繼續力量發起下一次的進攻,爭取把至關重要的《周官禮》給抬入官學的行列之中。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周官禮》是取代今文學派立身之本的《儀禮》的最強武器,一旦成功實現這一目標,就算五經十四家法裡還有很多都是今文學派的經典,那也無所謂了。

理論高地被掌握了,實踐基礎被掌握了,古文學派將立於不敗之地,一點一點的就能蠶食掉今文學派的一切利益。

今文學派必敗無疑!

而眼下,取得初步勝利的古文學派已經擁有了《左氏春秋》這本正統官學經典壓陣。

有了官學,就有了名正言順的進身之階,今後國家選官,學習《左氏春秋》的學子就有了很大的優勢,幾乎可以算是躺贏。

所以原先就家族傳承《左氏春秋》的河南開封鄭氏、蒼梧廣信陳氏、扶風平陵賈氏、扶風茂陵馬氏、扶風茂陵孔氏等五大家族獲利最大。

而為了感謝古文學派的人們為了把《左氏春秋》抬入官學地位的努力,五大家族也沒有虧待大家。

大家一起召開了盛大的慶功大會,在慶功大會上搞了類似於【論功行賞】的環節,把這一次古文經學派大獲全勝、重新踏上征途期間所發生的事情總結一下,論功行賞。

很顯然,古文學派打敗今文學派不是為了國家存亡,不是為了公平正義,而是為了成為今文學派。

所以論功行賞是必需的。

這一但論功行賞了,出力最大的盧植和劉備師徒首當其中,是必須要嘉獎的首要人選。

雖然衝鋒在前的是劉備,但是因為他和盧植的師徒關系,大家普遍認為劉備所做的一切是盧植在背後支援。

因為他們特殊的地位和貢獻,他們得到了重大利好。

因為盧植本身師從古文經典大師馬融,本身就對左氏春秋有很深厚的研究,於是他的家族——涿郡涿縣盧氏被公開認可為《左氏春秋》的傳承家族。

等於從這一刻開始,涿郡涿縣盧氏就擁有了和五大家族一樣的身份地位,可以正式辦學授徒,傳授給子弟、門人關於《左氏春秋》的學問。

並且在朝廷選官的環節中,他將擁有至關重要的決定權,可以把自己家族的子弟和門人推舉給朝廷,並且基本上能夠得到任用。

涿郡涿縣盧氏作為一個新興的經典傳承家族,將得到重大的地位提升,直接躍升為頂級士族豪門——閥閱之家。

盧植的地位瞬間就與眾不同了。

而劉備作為盧植的重要弟子,也是這一場風波當中古文學派最閃亮的那顆星,也得到了類似於傳統經師傳道授業時代為授業的【高足】的身份,為眾人所認定、所接受。

然後,在這個環節進行到了比較關鍵的時刻,學派領袖鄭玄忽然提出了自己的建議。

他作為大家公認的古文經學派掌門人,非常欣賞劉備在一系列風波中作為古文學派最犀利的嘴炮和最強行動者的努力,便向盧植提議,給劉備一個實實在在的獎勵。

劉備現在還年輕,還不夠沉穩,學術水平也還不到大師的境界,但是在鄭玄看來,沒有劉備的衝鋒陷陣,古文學派想要獲得勝利,恐怕沒那麼容易。

盧植師徒都為這一次的空前勝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不能給予劉備足夠的獎勵,那恐怕大家都會有所疑慮,人心不會得到安定。

為學派衝鋒陷陣不惜一切都不能得到厚賞,古文學派又該如何安撫人心呢?

所以鄭玄建議盧植選擇一個合適的時機,一個他認為劉備已經是一個成熟可靠的經學大家的時候,把盧氏《左氏春秋》的傳承一分為二,一份留給自己的家族繼續傳承,另一份則贈予劉備。

鄭玄認為,整個古文學派都應該認可劉備的功績,都應該認同他有資格成為《左氏春秋》的傳承者,涿郡涿縣劉氏也應該成為《左氏春秋》的傳承家族之一。

屆時,五大家族將發展為七大家族,壯大古文經學的勢力。

對於這個建議,當時不少人都面露驚訝之色,包括袁隗和荀爽,他們顯然不曾料到鄭玄會在這種場合提出這種建議。

畢竟這是一個家族傳承的大事,是一個家族能夠登頂成為閥閱家族的天大的事情,就算要提出來,也應該在更加正式的場合提出來。

鄭玄不曾為自己的家族謀取過什麼。

儘管大家都認同鄭玄的領袖地位,卻也沒有涉及到這方面的事情,似乎他完全不在意自己家族的傳承問題。

但他卻為劉備提出了這個建議。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