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宏本來正打算在溫柔鄉裡度過這個寒冬,結果卻被涼州亂局逼迫的不得不離開溫柔鄉出來處理緊急軍情,這讓他非常惱火。

他在軍事會議上對左昌非常兇狠,直接奪職,下獄論死,然後要求朝臣推舉更加優秀的官員前往出任涼州刺史以穩定局勢。

當時,只有劉備以議郎的身份建議朝廷選派良將率領軍隊進入涼州平叛,因為他認為叛軍大勢已成,羌胡連結,恐怕不是涼州當地的官府力量能夠解決的事情。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劉備提出這個建議之後,議郎曹操也緊隨其後贊同劉備的建議,和劉備保持步調一致。

但是除了他們兩人之外,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涼州亂局不過在金城郡比較嚴重,在其他地方沒有那麼嚴重,並不是無法收拾的局面。

太尉楊賜的身體稍微恢復了一些,就在朝堂上對劉備大加指責,對他的建議更是嗤之以鼻,當場指責劉備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不知道選派將領率軍入涼州到底要花多少錢。

當年漢羌戰爭遷延日久,幾乎把朝廷的國庫打空,不得已開徵大量賦稅,也幾乎把民間打窮了,就這樣才勉強摁住了涼州叛亂。

現在要是再開打,是要把朝廷打破產嗎?

更何況朝廷年初剛剛平定了太平道之亂,現在正是用錢的時候,要是這個時候再把大軍送到涼州去,朝廷的財政會無以為繼的。

“叛軍當中不僅有羌胡,還有對朝廷不忠誠的本地人,如果不能立刻以雷霆之勢在金城郡取得決定性勝利,就會讓當地對朝廷心懷不滿的人覺得朝廷軟弱可欺,無力平定叛亂。

一旦當地人這樣認為了,必然會越來越多的偏向叛軍,也會越來越多的加入叛軍,叛軍的勢力會越來越大,到那時,局勢會更加糟糕的。”

劉備不理楊賜,只是這樣建議劉宏。

劉宏猶豫再三,原本想支援劉備的看法,但是思來想去,又覺得派兵入涼州事情太多,花錢太多,有點捨不得。

雖然他心裡覺得劉備說的有道理,但還是懶惰的心理佔了上風,於是選擇採納楊賜的建議。

選派更加優秀的涼州刺史去總覽涼州局勢,動用涼州本地的力量撲滅叛軍,結束這場叛亂,儘量不要用到雒陽的力量。

劉備感到無奈。

事後,劉宏擔心劉備心中有所不滿,還特意召見劉備安撫他,並且表示如果這一次不成,下一次一定聽劉備的。

劉備對此哭笑不得。

“陛下,軍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怎麼能有下一次呢?”

“玄德,我知道你一心為國,我也知道你一心為我,但是當前的局勢,我很滿意,涼州局勢未必會更加糟糕,我們還是徐徐圖之吧。”

劉宏拍了拍劉備的肩膀:“我打算在年後提拔你為尚書僕射,進一步為我掌控整個尚書臺的事務,到時候就算你的老師回來了,你也還是尚書臺的主官,到時候你的老師為我管控軍務,你為我管控政務,我便可以高枕無憂了,是不是?”

劉備對此無言以對。

想了想,他放棄了繼續勸說,而是恭維了劉宏,說了他喜歡聽的話。

劉宏大喜,一甩手賞了劉備一堆古玩書籍。

劉備是越來越看出來了,劉宏不笨,也不傻,也並非沒有對權力的渴望和對地位的追求,但是他也有一個非常重大的特色。

懶!

很多事情他命明知道怎麼做是對的,甚至嘗試去做並且見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要不了多久,他就不做了。

在太學和太學生接觸並且爭取成為學術意見領袖的事情,他做了一段時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然後就不怎麼做了。

密切關注今文學派和古文學派之間的爭鬥並且做出微調保持平衡的事情,他也取得了不錯的效果,然後也不怎麼願意做了。

他不是覺得這樣不好,而是覺得他做的已經足夠了,他不想追求更多的了,他覺得他已經滿足了,國家已經變得很好了。

他要開始享受了。

他更傾向於把剩下來的事情交給他認為對的人去做,然後他就可以坐享其成了。

他認為這個國家不單單是屬於他一個人的,所以不單單是他一個人該努力,而是大家都需要一起努力,一個人的勤政是不夠的。

所以他決定先享受一下,然後把重要的事情交給相信的人去做。

他相信張讓,所以給了張讓很大的權力。

他也相信劉備,所以決定把尚書臺的事情交給劉備去做。

袁隗和楊賜生病期間,劉備除了陪伴家人之外,都在尚書臺工作,一些過去接觸不到的重要的事情也開始過手。

他進行了處置之後,覺得需要請示一下劉宏,劉宏卻說他相信劉備能處理好,直接決斷就可以了,不是緊急的事情不用和他商量。

我相信你。

劉備對此有些無語。

國家大事真的可以交給我來決斷嗎?

我才二十四歲哦。

就算我可以決斷,我這個級別的官員也能為此負責嗎?

劉宏卻對此感到很放心,他相信劉備,所以放心的把自己的名頭借給劉備使用,讓劉備代為處理國家大事。

說實在的,很刺激,很累,很充實,很爽。

但是……

真的可以嗎?

不管劉備的內心如何思考,劉宏反正覺得沒什麼不可以的。

於是那一個月,一直到袁隗率先病癒返回朝廷之前,雒陽朝廷實質上掌握權力的人,居然是劉備這個小小的尚書僕射左丞。

每當劉備想要把政務向劉宏彙報的時候,劉宏也不拒絕,但是就靠在軟墊上讓侍女給他按摩,喂他吃水果,眯著眼睛養神,一派漫不經心的模樣。

等劉備彙報完了,他就點點頭,嗯幾聲,也不知道有沒有把事情聽到心裡去。

“玄德,接下來的事情,就由你負責吧,我都知道了,你看著辦,我相信你。”

然後他就走了。

對待國家,居然用如此輕佻的態度,劉備無可奈何,只能說——不愧是你。

之後事情的發展也沒有出乎劉備的預料。

選官任官這個事情在楊賜和袁隗的一番爭鬥之下,楊賜還是利用今文學派在高層政治上的優勢佔了上風。

他推薦了一個叫宋梟的正直儒臣做涼州刺史,希望採用更加直率的方式解決涼州叛亂,將這一切快速解決掉。

但是這個老家夥與其說是正直,不如說是虔誠。

那種信徒一般的虔誠。

他抵達了涼州之後,面對涼州的亂局,對急切需要雒陽方面財政和兵力支援的蓋勳說了一番差點讓蓋勳昏過去的話。

“據我所知,涼州人很少學習儒學經典,所以總是發動叛亂,如今我想讓涼州人每家每戶都來抄寫《孝經》,或許這樣可以讓大家懂得道義之理,叛亂自然就消失了。”

好傢伙,這位虔誠的儒教信徒居然直接跨越了“倉廩實”的過程,試圖用《孝經》湖臉的方式直接讓全體涼州人、包括不識漢字的羌人在內,全都瞬間明白“孝”的含義,全都立刻化身成為帶孝子。

然後叛亂自然就消失了。

劉備知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深深感到震驚。

他原以為王莽死了以後,差不多就不該有這種原生態理想主義的儒生了,王莽死的那麼慘,大家應該都看到了原生態理想主義儒學的成色了。

結果,居然還有這種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居然混成了一州刺史!

東漢不亡,天理難容啊……

————————

PS:今天早上吃了味道很不錯的半筋半肉紅燒牛肉拉麵,所以加更一章。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