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來到七月底,距離李來亨提出“先南後北,最終決戰”方略已經過去了近三個月,距離清軍圍城已經過去了近兩個月,戰局發展的大體方向都在李來亨的預料之中。

只不過,李來亨自己也沒想到,滿清原來比他想象中的要弱,而大順政權其實比歷史上眾人的普遍看法要更強,無論是戰鬥力還是組織力,都沒有那麼不堪一擊。

不知道是原本歷史中李自成死得太早,還是南明小朝廷實在太弱的原因,或者說史書上的記載是經過滿清這個勝利者修改的,以至於李來亨一直以為滿清是一個幾乎不能戰勝的存在。

而如今,當他開了“天眼”,幾乎將自己所能干涉的事情做到了極致,並且幾乎沒有犯什麼大的錯誤之後,滿清現如今其實已經距離失敗不遠了。

不過,這本身就很正常,開了天眼且沒犯什麼大的錯誤,而且運氣還不差,這哪裡還能有不贏的道理?

其實歷史上的許多成功者,運氣方面都不錯,可以熬死自己的老大,繼承老大的家業,甚至老婆,然後直接崛起。

不過,就如同歷史上所有的失敗者一樣,隨著“強攻北京城“的方略定下,滿清大軍正在經歷最後的迴光返照,卻還以為是勝利在望。

從七月下旬開始,多爾袞,豪格,阿濟格,吳三桂,洪承疇等人便開始輪番指揮對北京城的圍攻。

由最初的試探,佯攻到逐漸摸清北京城的城防虛實,他們甚至還察覺到了北京城城牆上放炮的頻率越來越低,以為是自己“困敵,疲敵,弱敵”的戰略成功了。

準備在即將到來的八月初,城內順軍炮彈火藥幾乎耗盡的時候展開強攻,一舉拿下北京城。

而此時北京城內,李來亨,劉宗敏,許勇,王浩,李林,馬大柱,黨守素,谷可成等人正在商議如何讓清軍儘快攻破北京城。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當知道大順各地平亂,建立基層政權的進展在經過了最初兩個月的舉步維艱,現在已經遠超自己的預期之後,李來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最終決定將與滿清決戰的時間提前到八月底。

而這次集合了北京城內,或者說是京津軍區內所有軍事高層的會議,就是要為這場決戰定下最後的方案。

“將軍,城內還有十一萬百姓,咱們真的要把他們全部送走嗎?”許勇眉頭緊皺,終究還是質疑起了李來亨的決定。“以清軍騎兵的速度,就算這些百姓被安全送出了城,怕是不到一日就會被追上,雖然有遼東營將士護衛,可若是清軍最後抓到了一些,拿他們來威脅將軍,來攻城,將軍您這邊怎麼辦?”

“我的安排都聽到哪裡去了?”李來亨有些生氣,微微皺眉,厲聲道:“你們掩護百姓離開的時候,直接把通往昌平和延慶的大路給炸了,韃子還能追上來那麼快嗎?而且張天琳將軍已經在昌平安排了接應,一百多裡地,又有馬匹,一天一夜不停還趕不到?若是不轉移這些百姓,你讓我和劉爺怎麼和韃子拼巷戰?”

其實轉移的不只是城裡的十一萬百姓,還有李來亨的未婚妻高穆英,湯若望等幾十個西洋人和一眾火器司的熟練工匠,以及負責護送的五千遼東營新軍精銳也是被轉移的一部分。

如果不轉移這些百姓,其實就要讓他們陪葬了。李來亨很清楚,如果清軍不惜人命強行攻城,他手裡的兵力是絕對撐不過一個月的,所以城破是在所難免的。

只不過,北京城丟了南城,還有北城,丟了北城還有皇城,若真的是一城一城,一寸一寸地攻取,清軍恐怕寸步難行,沒有兩個月恐怕不行。甚至於最後會被完全激怒,乃至失控,攻取一寸便殺光一寸。

所以百姓絕對不可以留在城裡,這是李來亨的底線。這些人當初是因為不信任大順會給他們安排活路,所以死賴在北京不走。現在相信大順了,願意離開了,李來亨沒有理由還要讓他們死在北京。

這個時代的普通人,經歷的苦難太多了,沒必要再多加一點。只不過,這個時代同為普通人的人,往往想不明白這一點。

“可是將軍,若是要護送這些百姓離開,將士們必然是要和清軍交戰的,恐怕會損傷不小啊!”許勇還是覺得沒這個必要,而且他想不明白李來亨為什麼那麼看重百姓的命,他的背後有更多的百姓,有時候有一些犧牲也是必須的。

“不然朝廷為什麼要拿銀子養你們,養你們的銀子就是百姓的!”李來亨不想再繼續這個話題,話鋒一轉,厲聲道:“你到時候帶著你的兵,一定要把錦州給燒了,一片瓦,一塊磚都別給我留下。要是我之後重建錦州的時候,發現你心不夠狠,燒得不夠乾淨。許勇,你以後就滾回家去帶孩子,不要帶兵打仗了。”

“是!”許勇看到李來亨發怒了,也不敢再說些什麼,只能垂首應下。

這便是李來亨之前與劉宗敏會師時所說的——捅多爾袞的屁股。

趁多爾袞死命攻城之時,用南城淪陷的代價掩護百姓撤退,並在掩護百姓撤退時藉機將五千遼東營精銳騎兵送出城。

五千精兵在獲得補給後,從長城一線靠近山海關的地方出發,穿上從碣石山一戰中繳獲的滿清軍裝,直接奔襲滿清的火炮重地——錦州。

這個任務其實也只有遼東營新軍的精銳騎兵最合適,或者說也只有他們才能做得到。

深入敵境,補給全無,若是還人生地不熟,沒有全軍最強勁的戰力,恐怕是難以短時間內攻下錦州的。

這個時候,遠征黑龍江的幾千旗兵應該已經回到了盛京,按著現在北京的戰局,說不得他們就防守在盛京,錦州一帶,所以若真的想一擊得勝,非大順軍中的最強戰力——遼東營新軍精銳莫屬。

“好了,你們兩個怎麼回事,婆婆媽媽的。”劉宗敏看著屋內的氣氛有些不對,身為這裡輩分最高的人,他便主動調和了起來。“我看啊,就按照亨兒的說法去做,百姓還是不能留在城裡的,否則會影響你劉爺的發揮。你們只是撤退的時候順便掩護,沒什麼大事,就這樣吧,都別爭了!”

“不過亨兒,你把精銳都送出去了,就憑著手裡的這三萬新兵蛋子,能守得住北京城嗎。”劉宗敏看起來也有些遲疑,他其實也有些不相信,五千精銳騎兵派出去後,遼東營基本就被掏空了。“要不少派一千出去,順便讓皇上派點人馬過來支援我們,長城一線不是十幾萬大軍嗎?“

“劉爺放心,咱們是和韃子打巷戰,最重要的是熟悉城裡的路況和建築分佈,韃子就算有百萬大軍,也施展不開啊!“李來亨笑了笑,又繼續說道:”而且這些人哪裡還算得上新兵蛋子啊,都已經在北京,天津守了兩個多月了,早就身經百戰了。“

“可是,城外的韃子畢竟有七八萬,咱們就算加上了剛剛招募的新兵,也不過是三四萬,真的打得過?“劉宗敏繼續勸道。

其餘在場的將領也幾乎都是這個意思,紛紛看向李來亨,他們也不想因為兵力不足,就這樣死在北京啊,都已經守了那麼久了。

這其實讓李來亨有點難辦了,劉宗敏的在大順軍中的地位,和李自成的關係,其實他的資歷是很難駕馭的,對方雖然聽李自成的話,但要是真的槓上了,按著那暴躁的性格,恐怕很難鎮得住。

但是,奇襲錦州必須勝,而且得快,只要一擊得手,滿清在北方的威信就會瞬間崩塌。

自古以來,中原都是老大,滿清才做老大多少年?能建立多深厚的威信?若是能攻下錦州,訊息傳到蒙古,不說蒙漢盟約立即簽訂,至少蒙古會立即撤兵,長城一線的壓力立刻就會解除,還說不得蒙古自己就要趁機去盛京採採風了。

而這樣的情況下,李自成便可以集結近十二萬大軍開始第二輪東征,滿清要不是撤出關外,要不就是在這裡死磕,消耗掉大部分老本。

可是滿清消耗不起啊,也不敢消耗,大順軍拼光了這十萬,還有十萬,百萬,可是滿清就這點人,拿什麼補充兵員?

而五千精銳騎兵,從護送百姓離開到拿下錦州,再到訊息傳到多爾袞耳朵裡面,大概也就是二十天多時間,北京還有北城,皇城,城內的火炮,彈藥也都充足,三四萬人還是守得住皇城的。

“劉爺,我們只守不到一個月,必然是不用擔心兵力不足的,為了大局考慮,必須派出這五千精銳才行。“李來亨繼續解釋道。

“你的意思是劉爺不懂大局嗎?“劉宗敏一聽這話,自己就咂吧出不對勁了,他本來對自己屈身於李來亨之下有些不滿,如今又聽到了這話,便不客氣了起來。”亨兒,你劉爺也是從戰場上廝殺下來的,大順第一猛將的稱號可不是老子給的。“

這很明顯是在陰陽怪氣李來亨靠著養父李過的關係迅速崛起的事情。

“劉爺,侄兒哪裡是那個意思。“李來亨陪著笑臉,滿是敬意。”侄兒之所以一定要劉爺來北京,而不是南下,就是為了借劉爺的威名來守城的,若是沒有劉爺坐鎮,就是再借給我十個膽子,我也不敢把五千精銳派出去啊!“

劉宗敏聽罷,頭微微上揚,旁光瞥向四周,雖不言語,卻十分得意。

“劉爺,您在這裡,多了那一千人又能怎麼樣?“谷可成抱拳恭維道:”有您坐鎮,少了那一千人又有什麼可怕的?“兄弟幾個中還是谷可成說話最好聽,最得劉宗敏的歡心。

“如此……你們說得確實也對!“劉宗敏聽得歡心,有了臺階下,又可以不違背李自成的命令,自然是樂於接受的。”劉爺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十幾年,也是懂大局的。“

屋外,清兵攻城的炮火依舊不時響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