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能接受這些變革,或者說大順的滿朝文武們,軍功勳貴們能接受並支援這些變革,自然不是因為李來亨的個人魅力和三寸不爛之舌,而是對於前朝滅亡的反思和糾正。

糜爛低效的財政體系,士紳文官集團對朝政把持,皇權極度膨脹之後造成的政治混亂,以及官府控制下貿易和礦業的弊端……

而這些農民,礦工,胥吏出身,曾經位於社會底層的人,憑藉著手中的兵,掌握了暴力機器,有了選擇之後,自然不會再緊緊依靠鄉紳文人們,而是選擇另外一個新興的階級—商人加強合作。

儘管商人和鄉紳可能有很大一部分重合,但人都是逐利的,隨著士紳一體納稅,商人權益放開,他們之間的鬥爭和分化便是極有利於新王朝控制的。

而這對於文明的發展來說,意義已經不僅僅是加強皇權和平衡勢力了。

所以李來亨真正要做的就是:利用後世的經驗和視角,把一些矯枉過正的舒緩下來,把一些不被重視的加強起來,同時引進和傳播一些超越了這個時代的東西,由國家財政在小範圍內實驗,推廣……

為了即將提前百年到來的蒸汽時代,工業化時代,所有的一切工作都必須緊緊圍繞著“衣食住行軍“展開。

有了需求,才有了市場,才有利潤,才能完成原始積累,產生新型生產關系,而這一切都必須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保護。

加快新型農作物的良種培育和推廣,改良農業生產,農業工具,既是為城市化提供物質基礎,也是為東北,西北,西南這些氣候寒冷,土地貧瘠地區的軍屯,移民做準備;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對“煤鐵棉“三大行業的政策傾斜,銀行貸款,稅收優惠。對高利潤的絲,瓷出口貿易的扶持,對造船業的鼓勵,對內河航運和海運的放開,以及戶政府出資建設水泥,玻璃這些原本沒有的產業……

自然,所有的這一切,要想大範圍推廣,發展,還必須建立相應的教育體系,從培養工匠的職業教育到學術理論的科研教育……金陵大學以及各地省會即將建設的科技院和工匠學堂將會是一個很好的開始。

不過,這些東西暫時都不歸李來亨管,他只是進行了建議,被李自成和內閣採納的就由戶政府出資。若是沒被採納的那些,比如科技院,則是由高穆英和孫可望背地裡籌集資金,徽商程家和晉商李家以個人名義捐資籌辦。

只不過,由於資金問題,科技院的規模更小了一些,範圍也縮小到了江南和東南沿海的七八個大城市

但其實無論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採納還是不採納,這些東西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都還只是小打小鬧,很多都還是用於支援戰爭罷了。

沒有幾年的積累,培養不出幾萬熟練的工匠;沒有十幾年的積累,難以形成幾個大型採礦業,冶煉業和工商業為主的城市群;無論是蒸汽機時代還是新型生產關系,就算有國家財力支援,政策的引導,都得需要至少一二十年時間才能頗具規模。

李來亨立於船頭,遙望北面的烏雲,聽到身後傳來的腳步聲,思緒不免又從這個古老龐大國家的發展問題轉到如今更為緊迫的出關對清作戰。

“現在關外的情況怎麼樣?“李來亨扭過頭,看向了親衛隊隊長曹迪,他知道應該是北邊收集的最新情報傳過來了。

“王爺,您要先聽哪方面的?“曹迪問道,關外的情報五花八門,他一時間也不知道該從哪裡說起。

“先說李氏朝鮮那邊的。“

“回王爺的話,李氏朝鮮那邊已經徹底歸順大順,他們已經答應出兵,並且收集了五萬石糧食,現在已經運抵了山東登州府。只是……他們的軍隊戰鬥力實在太弱,恐怕出兵了也不能有什麼實際性地協助。“曹迪彙報道。

“我就沒想過他們還能出兵協助。朝鮮靠不住,現在滿清只剩下六七萬人,處處皆敵,騰不出兵力來收拾他們,他們應該會作壁上觀,只有滿清敗了,才會象徵性地過江。“李來亨眯著眼睛,頓了一頓,又繼續說道:”不過,只要他們不給滿清提供物資就行了!“

其實多爾袞戰敗出關之後,朝鮮就立即把那個兄弟盟約扔在了一邊,開始派遣使者來向大順朝貢,還和鄭芝龍的商隊恢復了貿易,對於滿清朝廷提出的要求也是拉拉扯扯,能拖就拖。

而李氏朝鮮經過數次兵災,已經相當疲弱,別說是真的出兵協助了,就是籌集的那五萬石糧食都不知道廢了多大精力了。

但是,李來亨若是不要,這些糧食必然就是流到了滿清哪裡,所以明知道那些糧食是從朝鮮平民那裡搶來的,也不得不要。

這個時期的李氏朝鮮王朝遠比大順要反·動得多,奴僕永世不得翻身,就是在反抗外敵侵略中立了大功,為那些老爺們殺敵,到頭來還是一文不值,爛命一條的奴僕,就是子孫後代也是如此。

所以,當滿清來襲時,這些奴僕寧可成為包衣,寧可叛國,也不願再為他們的貴族老爺們賣命。

其實在這一點上,李來亨還是很驕傲的,畢竟大順立國之初就宣佈廢奴,南下收復全境的時候,更是順勢解放了南方大部分的奴僕,然後朝廷還出資,將他們送到北方屯田。這自然是為了削弱南方鄉紳的實力,但確確實實也是為百姓做了好事。

“朝鮮這邊還有什麼情報嗎?“李來亨問道。

“回王爺的話,暫時就只有那麼多了。“曹迪頓了頓,似乎又想起了什麼,補充道:”噢,王爺,朝鮮那邊還送了許多菸草和人參過來,暫時都存放在登州府了。“

“呵,果然還是兒子最懂事啊,知道我們的大軍需要什麼。“李來亨不由得笑了起來。這個時期,邊軍中吸菸已經算是普及,崇禎皇帝當年還嘗試過禁菸,但是就如同他的所有計劃和想法一樣,最終都不免破產了。

“蒙古那邊呢?科爾沁,察哈爾等部落如何?“李來亨又繼續問道。

【作者題外話】:感謝:書友“td158617469”,“無殤之殤”,“紅臉蛋”的打賞。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