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後的兩個多月裡,在李自成的牽頭下,李來亨,田見秀,李過,牛金星,李巖等人一同謀劃,基本上確定了大順新王朝的各項基本制度,政策或者是試點計劃。

大順基本上繼承明制,但是恢復了丞相一職,依舊是由牛金星擔任,統領六政府百官。

而皇帝李自成則親自統領內閣,閣員來自於天佑殿大學士組成的智囊團和六部尚書,親王。以田見秀為首輔,劉宗敏,李來亨,孫可望,牛金星,宋獻策,李巖等人為閣員。

各省州縣也基本上按照明制,取消了戰時防禦使的設定,軍事權幾乎全部收歸中央,除了北方邊塞和南方各省的臨時駐軍外,地方只留有少數衛戍部隊,地方財政權則稍有放鬆,增加了中央的轉移支付,繼續朝著中央集權的方向發展。

在全國局勢盡在掌握之後,李自成也收起了那份偽裝和仁慈,一面是在南方地區清算罪臣,前朝的皇親國戚,橫行鄉裡,侵佔土地的士紳,在區域性範圍內“打土豪,分田地”。另一面則是掏出大刀,迫使佔有大量田地的本地鄉紳出錢出糧給本地的無地農民北上墾荒。

儘管一時間南方各省均有**爆發,但是整整十四萬正規軍鎮守,還有無數貧苦民眾帶路,那些鄉勇的叛亂壓根沒有泛起半點浪花便被淹沒在了大順軍的鐵蹄下。不流一點血,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當然,南北兩地的土地改革是不一樣的。南方因為順軍的統治力量還不夠強,只能是區域性打擊,而北方地區,基本上實現了全面改革,而在流民新組建的鄉村中,都是田見秀在陝西試驗成功的,改良之後的,以大順軍家屬和退役老兵為骨幹的村組織模式。

而各項改革的合法性,自然是在太原決議中商議好的——李自成“反思前朝十大罪”的詔書之中。

在民間,雖然報社未開,報紙未發,但是有李來亨出資十五萬兩白銀,顧炎武,黃宗羲,王夫之等等一眾富裕文人一同籌資,最終以五十餘萬兩白銀作為經費,在各地開展了講學活動。

這些文壇頗具影響力的新派文人開始在各地搖旗吶喊,爭相討論,傳播各自的思想主張。關於“四”民平等,本末之爭;關於君臣關係,君民之爭;關於如何成為新國民,修身齊家治國之爭;關於華夷區別之爭……

隨著參與的人越來越多,不可避免的,君臣民關係的討論被迅速打壓,其他的問題則成為了文人口中時髦的口頭禪,隨便哪個茶館,哪個青樓,誰的嘴裡沒個“四民平等”,不討論一下“新國民”,都會顯得自己是一個土鱉。

而這麼廣泛的討論,自然不是因為這些文人學者們突然醒悟了,要去追求思想解·放了,而是有傳聞說科舉要改革了,雖然八股文不會被立即廢除,但是卻增設了許多其他的科目,第二年大順的第一次科考就和這些被熱烈討論的內容相關。

按著“太原決議”的政策基調,隸屬於戶部,中央一級的海關體系在廣東省地區開始了建設,由孫可望從戶政府籌劃經費,聯絡葡萄牙人,親自主持此事務。

同時,內閣經過權衡利弊,最終決定開放天津衛,威海衛,松江府,杭州府,寧波府,福州府,泉州府,廣州府八地作為外貿口岸,除了廣州府外,其餘的暫時還是由市舶司管理。

而隨著外貿口岸的建立,鄭家水師也開始接受中央改編,成為福建水師,負責福建,浙江兩地的緝私;南京也打算組建中央水師,既是保衛首都,也是因為要負責長江口以北的海上緝私,維持貿易正常。當然,這兩支水師都只有沿海緝私的能力,並不算得上是真正的海軍。

李來亨派老部下王浩在澳門籌辦的南洋水師,才是真正可以遠海作戰的海軍部隊,但是此時遠遠沒有成型,海上緝私還是依靠前明遺留下來的廣東水師。

國債券還是繼續發行,大順中央銀行在南京成立,不僅僅是負責發行國債,籌集建設資金,同時也開始主導大順的貨幣改革,試點銀鈔並用。

各地的錢莊票號也按照要求,大部分改制成銀行,可以接受存貸款業務,信用透支等等,也得繳納存款準備金,遵循基準利率。

這些商業銀行主要分佈在各省會,長江中下游,京杭運河沿岸,以及沿海的商業城市,甚至沿海幾大城市還出現了專門針對國際貿易貸款和外幣匯兌的銀行。

大順朝還是太缺錢了,為了擴大稅源,償還上千萬兩白銀規模,且還在持續擴大的國債券,籌集上千萬流民,上千萬無地少地百姓的安置遷移費用,北伐滿清,海防建設的軍費,遵循“四民平等“原則,士農工商皆得按律交稅。

鄉紳和自耕農一起,按照田畝多寡交稅納糧;商人從事的各項活動也開始徵稅,但是以此作為交換的是商人開始在即將指定的《大順律-商法》中有發言權。

與此同時,大順境內的開礦,開工坊,運輸,貿易等等活動都在一定程度上比明末還要寬鬆許多,只要交稅,萬事皆可為。

大順朝廷也繼續把鹽,茶,鐵,煤,酒等等貨物的經營權完全過渡給了配合的各大商幫,前提還是得按要求繳納高額稅。

為此,戶政府還專門組建了稽稅局,孫可望憑藉著極其強悍的治理和懲治手段,一個月內就完成了隊伍的組建,兩個月內分派到了各大城市,開始運行。

不過,在軍事優勢和政治高壓下,所有的人都沒得選,除了按要求辦事。

當然,這些事情基本上都是太原會議的時候有了框架,這時候不過是補充和完善罷了,李來亨也不過是在其中扮演了組織制定的角色,全部的事情都是李自成親手批下來的。

而李來亨唯一全程負責就是“使歐使團“的事情了,畢竟李自成和其他所有人都不關心這個事情。

湯若望為團長,顧炎武,李定國,天佑殿的兩個大學士以及六政府各一個侍郎,還有李來亨招募的民間學者,工匠,商人等等,一共三百多人,身上肩負著搬空歐洲所有科學文化書籍,帶回蒸汽機初始模型,先進印刷機,玻璃,橡膠樹等等物件的使命,將於李來亨出關伐清後不久開始遠航。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一個新時代,正在這片土地上,緩緩開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