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宏最終還是說服不了那兩人,他不是齊承遂和王稟的上司,太僕寺、陝西的馬場該如何,他插不進去話。

這其實就讓他茶商的計劃無法執行。

因為換取銀兩不僅是新增出來的環節,而且是最為核心、重要的環節。只有賣得到銀子,老百姓才會自願自覺地加入到這個迴圈中來。

對於他來說,太僕寺是最好的馬匹去處。

太僕寺現在就是最大的馬商,西北楊閣老是他最大的買主。

但是聖旨也說了,軍隊具有優先購買權。

什麼叫優先購買?

即其他人也可以購買。而且軍隊購馬是國家行為,所以限定二十兩一匹,真的賣到民間……馬是珍貴之物,三十兩也是可以的。

說明皇帝是想讓這些人自給自足,即便做不到也可以減輕對國庫的壓力。

按照他的設想,既然可以有馬商,就可以有茶商,茶商當然可以賣茶葉,在中原百姓見茶葉是尋常,賣不出高價,且處處是茶葉,福建、江西都有種茶的地方,再有四川是茶馬互市的集中地所以他最先想到茶馬互市。

實際上,如果茶葉可以透過市舶司賣到海外也不是不可以。

就是運費會很嚇人。不過現在人人知道,海貿有十倍之利。

或許也可以試試。

於是一邊不成,他就去找了另一邊。

浙閩總督府參政,王守仁。

王守仁頗受陛下信任,又是他的熟人,應該會好些。

這次很順利。

出海貿易,現在朝廷完全允許,茶葉也是緊俏物,所以對王守仁來說自無不可。

問題就在於成本。

“四川距沿海有數千裡,好在有長江水運,倒也不是不可以。只不過賣不出高價,無論怎樣,都會比福建的茶商少賺許多利。”

費宏表情平靜,“只要能獲利,四川的百姓就是會滿意的。伯安也知道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現在川藏茶道分南路和西路,這路上要過金沙江、大渡河、岷江等大河,還要翻越二郎山這樣的高山,所以,反倒是長江水運更輕省些,只是距離實在太長。”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王守仁搖了搖頭,“子充公,晚輩的意思是,賺得少,商人就會轉到沿海來的。”

費宏一怔,“四川的巡撫衙門搬不走的,只能在四川。”

“那……如果川茶出海,川藏之間茶馬貿易的茶葉不足,雪區部落會否不穩?不論如何,是不是還是要上奏皇上才好。”

這倒是。

“……至於搭船出海,自然子充公開口,為得又是四川的百姓,晚輩豈有不應之理?哪怕現在船隻缺乏,但一些茶葉還是能裝得下的。對了,現在大明船隻最缺,能行使於長江上的貨船,子充公也要早做準備才是。”

費宏一聽眉頭更皺。

“多謝。唉,現在想到陛下那句話說的對,事情不做不知難。千頭萬緒的,著實愁人。還有,這幾日我便要回川,大朝會之後,陛下要下旨免朝,現如今就是想奏報陛下也不是容易事。”

王守仁想到費子充畢竟是他老爹的舊識,所以考慮了一下,“這件事,也不是沒有辦法。”

……

於是後來就有三月八日,朱厚照在後花園召見費宏的一幕。

他下旨免朝三日,所以不願再去乾清宮了,說實話就是宮殿,天天住裡面也會膩。

“王伯安說,你有重要的事情要在離京之前見朕。今日本來是下旨免朝的,但朕是一國之君,統管天下萬兆百姓……罷了,你有什麼事就說出來吧。”

費宏心中對皇帝深感敬佩,

接著就將這一日跑下來的結果仔仔細細的說了。

朱厚照一開始聽著不在意,但越聽越覺得有味道。

旁得不提,費宏這個人在努力的跟他的思路。

年輕人還是不一樣,要是指望劉健能研究這些,還不如指望明天太陽從西邊出來。

“……出海,有得賺嗎?”

這個問題費宏真答不上。

“回陛下,海貿微臣實在不瞭解,只是聽說出海獲利十倍之,臣覺得拋去路途耗費,應當也是有得賺的。”

因為免朝,朱厚照穿得就是寬鬆的藍色袍子,頭髮束起來在根部扎住,隨後自然垂於後背。整個人倒有點像風流倜儻的公子哥,在費宏的眼前晃來晃去。

“聽說是這樣,實際也不一定,否則百萬兩銀子的貨物出去,朕豈不是轉眼就賺到一千萬兩?”皇帝摸了摸鼻子,“你的這個思路,朕很讚賞。所謂因地制宜,雅安那些地方,百姓種不出糧食只能種出茶葉,你作為父母官就要替他們想辦法,不管將來做不做得成,僅是這份心,便值得嘉獎。”

“但話說回來,你收了百姓的茶葉出海,肯定不是一斤兩斤,必然是幾萬斤甚至十幾萬斤,如此規模一旦虧了,這銀兩從何處出?所以朕以為,雖一招不成,但調頭不能太急。太僕寺不要你的馬,你就賣到民間去,又有何不可呢?大明到處缺馬,民牧在退出、官牧又得供軍,民間都得用騾子了,你還怕馬賣不出去?”

“至於茶葉出海,則可以先行嘗試,有得搞,下次加大,沒有得搞,損失也少些。”

費宏點了點頭,皇帝還是比他更能拿得定主意。

“……陛下,王伯安倒是也提過,若真的茶葉出海導致與雪區貿易的茶葉兩減少,或許會引發邊疆矛盾。”

朱厚照眨了眨眼睛,他都不知道大明朝的這些文官到底怎麼想的,“費子充,大明賣不賣他茶葉,還要看他的臉色?他們要是有那個實力,早就佔了四川自己採茶了!有茶就賣給他,沒茶就讓他們出高價!咱們缺馬的時候,他們難道不是提高馬價?”

一幫軟骨病!

“陛下息怒,是微臣思慮不當。”

“算了,原本也沒什麼大事。你起來吧。”朱厚照本來就是免朝休息,不想為這些煩心,“總歸你為百姓解憂的心是難得的。另外,回到四川以後,還是要重視農桑,四川可耕地應當不少。如果是因為缺人,朕可以下旨移民實川!”

皇帝又這樣提,費宏感覺心中壓力增大,看來天府之國不出產大量糧食,確實是陛下的一塊心結。

“是,微臣回去以後一定全心經營四川,將其建設成一個大大的糧倉!”

“也不要為了稅糧,壓榨百姓,費愛卿,你要記得,你可是大明狀元、聖人門徒。”

“微臣謹記陛下教誨。”

“恩,那退下吧。”

“是。”

看著費宏,朱厚照生出一些歡喜。

這個人年輕,將來還可以進一步用。

出身硬、幹活也還可以。

最讓他開心的是,費宏的身上展現出了他最想看到的地方官的影子,即想方設法給百姓創造實惠。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而且在嘗試領悟他的思路。

如果說他漸漸搞出的是國企,那費宏慢慢弄出來的就是省屬國企。

對於這件事,他是不支援、不反對、不聲張。

畢竟太支援文人行商,這件事還是容易出亂子的。

但費宏進了一趟皇宮,齊承遂和王稟很是擔心。

費子充是三十九歲便巡撫一省的高官,說明皇帝對他還是萬分信任,而且從過去的履歷看,此人先是在詹事府,隨後就趕上太子心腹出京歷練的大勢,這些年長期在湖廣、四川等地方任職。

所以他說什麼話,皇帝基本就信了大半。

也不知費子充有沒有告他們御狀,反正不管是什麼,先寫個奏疏送到宮裡請罪。

其實朱厚照忙著開心,壓根沒去想他們。官員之間相互協調不成,這是正常的,各人又各人的顧慮。

……

“陛下今日,心情如何?”

“回梅貴人。今日應是有喜事,現在心情好著呢。”

“那是極好。”梅懷笑聽後露出喜意。

皇帝給了恩旨,允許她們的母親入宮探望,她與妹妹其實也是過來謝恩。

在太監的帶領下,她們穿過假山竹林,很快就在一處亭子前,見到了皇帝。

皇帝躺在竹製搖椅之上,神情怡然自得。

之後,她們便過去磕頭謝恩。

朱厚照問道:“這才半日,就把人送走了?”

“孃親說,陛下恩賜,我們做臣妾的卻不能恃寵而驕,並且臣妾和妹妹已經是陛下的人了,以後陛下才是我們的天。民間有句話叫嫁出去的女兒……”

“潑出去的水。朕知道。”朱厚照已經習慣了身邊人對他這個皇帝做出這種姿態,所以也沒多說什麼,“起來吧。”

“臣妾給陛下揉揉腿吧?”

“不用,朕年輕著呢,等邁不動步子的時候,再捶不遲。你們都先回去吧,朕這裡不用你們伺候。下次不必這樣謝恩,你們若是想見母親了就來請旨,沒有特殊情況朕都會應允。”

“多謝陛下恩典,那臣妾告退。”

朱厚照點點頭。

等到人都走了之後,皇帝因為無聊來回晃動。

他偏過頭看了一眼劉瑾,劉瑾給他看的嘴角抽搐般苦笑,彷彿在說,不要吧……

“陛下……”

朱厚照根本不管他怎樣的表情,“快去安排!”

“是!”

紫禁城再繁華,待多了還是膩煩。再說,他都多久沒出宮了?

====

確認了朋友們。

啥也不說了,咱就碼字掙錢吧。這本書三百萬字起。

不是說口罩有傷害嘛,沒想到我強到這種地步。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