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紅巖確實要回來了。

他在英國股市狠狠地薅了一回英國資本家的羊毛,搞到了五十多萬英鎊,然後很低調的返回美國,處理掉在美國大多數產業,又套了一大筆錢,。帶著這筆嚇人的鉅款,他給妻子和小兒子留下數萬美元,讓娘倆返回智利去投奔大哥,自己則帶著七十萬英鎊的鉅款和上百名美洲華僑的青年才俊,踏上了歸國之旅。

據女兒在電報中提到的情況,他知道,李思明現在在瘋狂地搞錢,瘋狂地購買軍火,瘋狂地擴張地盤,看似不計後果,但老宋卻能感覺到,他這位未來女婿已經在為他的大業作最後衝刺了。在這個節骨眼上,作為立志要成為未來國丈的老宋自然不可能像某些遠端革命家那樣躲在國外遙控指揮,他要帶上未來女婿眼下最緊缺的錢和人才回去,為他的事情增添一把助力,順便也為自己撈一筆政治資本。現在是投資的最佳時機,同盟會那幫傻蛋連最基本的眼色都沒有,還在挖空心思往國內塞刺客,一天到晚研究著刺殺哪個滿清高官,真的太蠢了!

傻蛋,難道你們不知道這煌煌大清其實只比死人多一口氣了嗎?現在就看誰挺身而出,往咱大清心窩子補上一腳,讓這個老邁的帝國嚥下最後一口氣了!現在看來,他的未來女婿很有可能是踹出那記窩心腿的不二人選,這個時候不儘早回去投身於他的事業中,更待何時!

你們就繼續呆在國外打嘴炮吧,老子不奉陪了,老宋我要回去玩真龍天子養成計劃了。

這傢伙頗有賭徒性格,把自己在美國打拼十幾年掙下來的那點資產處理得乾乾淨淨,連一處房產都不留,全部出手套現走人。他把全部的賭注都押了上去,輸了的話陪女兒一起死,贏了的話……

那咱宋氏家族幾代人的榮華富貴可就唾手可得了!

他實在太低調了,以至於北美的同盟會分部都不知道他在股市賺了這麼多錢,聽說他要回國了,一幫頭頭腦腦紛紛過來勸他要冷靜,現在國內的革命形勢並不好,起義接連失敗,清廷對同盟會會員的搜捕力度越來越嚴了,你帶著這麼多人一頭扎回去那純粹就是找死!老宋聽不進去,毅然上船,跟他們說拜拜。想要搏得幾代人的富貴又不想冒一丁點的風險,你們是在做夢嗎?好,你們慢慢做,我不奉陪。

“宋先生,你說的那個人,真的靠得住嗎?”宋雨薇提起老宋要回來的時候,老宋正搭乘一艘頗為豪華的郵輪,馳騁於太平洋之上。就在個站在甲板邊緣欣賞著浩翰的大洋的時候,一個年輕人小心翼翼的問。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老宋頭也不回:“你說哪個?”

年輕人說:“就是我們要回去投奔的那他。”

老宋說:“他啊,算得上是我所遇到的年輕人裡最有野心,同時也最有能力的一個了,同盟會那幫大佬家中的後輩跟他一比簡直就是個渣!”

年輕人頗為好奇:“他真的在短短兩年之內讓貧窮的淮安變了樣?”

老宋說:“那倒沒有,真沒有這麼誇張,他花了兩年時間,也只是讓六萬多戶人過上了小地主那樣的生活。”

年輕人:“……”

這比讓淮安府變了樣還要誇張好吧?畢竟政績再好的官員也不可能在短短兩年之內讓六七萬戶原本一無所有的人過上小地主那樣的生活!

什麼叫低調炫耀?這就是了。

不過,炫耀歸炫耀,老宋真沒吹牛,現在淮安、鹽城農場裡的工人過的確實是小地主那樣的生活。他們每個月包吃包住,每個月有一兩銀子拿,未滿十四歲的孩子一律進學校讀書,如果家裡有民兵,每年還能多拿三四兩銀子的冬訓費。此外還有一些額外的收入,這種收入主要還是來自土地。農場的土地普遍是一年兩熟的,但並不是所有的田地都要一年兩熟,這就給了農戶一些自主選擇的空間。比如主鹽城的棉田,普遍是在七到八月採摘,摘完棉花已經差不多九月了,種水稻肯定是來不及了的,這個時候大家就可以自由發揮,種上土豆、蘿蔔、白菜之類的生長迅速、產量又高的作物,然後透過海運賣到上海去,這個是淨賺,所得不必上交農場,多勞多得,卻可以使用農場的農耕機械,美滋滋。再比如說亞麻,這玩意兒生長週期一般為四個月,三月上旬種下,七月上旬就能收穫了,這個時候再種水稻也嫌遲了一點,但地荒著又可惜,這個時候亞麻種植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種上自己喜歡的莊稼,有比較頭鐵的種上小米,要搶在下雪前收穫一季糧食,有穩健派種上紅薯,自己吃不完可以賣給澱粉廠制澱粉,也有些狠角色種上草莓……反正甭管種上什麼,收入都是自己的,農場不會管。

當然,虧了錢也是虧你自己的,農場同樣不會管。

農場的工人那是相當的浪,什麼都敢嘗試一下,比如說種草莓,這是相當冒險的,國內種草莓的實在太少了,失敗者不在少數。但愣是有那麼多人敢於去嘗試,失敗了就失敗了,無所謂,反正農場包吃包住,就算虧掉褲子都餓不死。可萬一成功了……那就是大賺特賺啊,這種誘人的水果實在太受城市居民的喜愛了。他們提供的農產品把上海、南通、蘇州、杭州這些城市的有錢人的生活妝點得豐富多彩,而那些有錢人掏出來的錢也把他們的錢包塞得鼓鼓的。不得不說,就算是小地主也不敢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比得過那些農場的工人,這不,這兩年乾脆把自己的土地賣給農場然後到農場去當工人的小地主多達上百位,他們表示當農場工人比當地主省心,而且吃住都更好!

李思明對這些小地主的覺悟大加讚賞……當地主哪有當農場工人爽啊!當地主可是要被人鬥的,而當農場工人,雖然過的日子跟小地主差不多,但只有他們鬥地主的份!

老宋提起李思明這兩年來的所作所為,簡直滿意得不得了,於是接下來長達一個月的旅途都是在他對未來女婿那無孔不入的吹噓中度過的,弄得那幫可憐的小年輕都想跳海了。

先讓老宋在輪船上慢慢吹著,我們的目光回到上海。

此時上海的股市行情,準確的說是橡膠股的行情,還在一路看漲,雖然起伏不斷,但每一次下跌之後總是伴隨著更強勁的反彈。藉著這股東風,萊茵哈特揮舞著橡膠股四處拋售。跟李思明一樣,他可惡的地方就在於根本就不到證券交易所去交易,而是以私人轉手的方式將手中數量驚人的橡膠股一點點地拋出去。

第一個拋售物件就是日本人。三月下旬,橡膠股氣勢如虹的時候渡邊恆述先生可是準備了五百多萬日元想從李思明手裡買一批橡膠股的,但李思明發現還是徐州、淮西豪強的韭菜更水靈點,沒鳥他,為此渡邊君耿耿於懷。現在萊茵哈特主動伸出橄欖枝,願意賣一些原始股給他,他當即就樂壞了。雖說此時股價比三月份的時候又高了很多,但是他沒有猶豫,立馬就下手了,花六百萬日元買下了一大批。

接著是美國佬。這幫牛仔財大氣粗,當初堵李思明堵得最來勁的就是他們了,一個個都叫囂著只要李思明願意賣就可以馬上籤合同,多少錢都無所謂,這種不怕死的韭菜不坑真的對不起自己的天地良心。所以萊茵哈特很開心地以1750元每股的天價丟擲一大批股票,從美國佬手裡弄到了一張總值五百萬美元的支票。

搞定這一筆,本錢基本收回來了,萊茵哈特軍心大定,發自內心的感激李思明為他提供了這麼好的策略,所以他想投桃報李,也幫李思明一把。他不再見人就賣,而是開始有選擇地向中國那些不差錢的傢伙拋售手中剩餘的股票。

那些不差錢的傢伙,要麼就是達官顯貴,要麼就是富甲一方的大地主,要麼就是腰纏萬貫的商賈,反正甭管怎麼著,都不大可能是普通人————普通人買每股1750銀元的股票?你開國際玩笑吧!這些傢伙都是李思明要坑的物件,所以萊茵哈特坑起他們來一點都沒手軟。而那幫韭菜也沒有讓他失望,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往他的鐮刀下湊。拿不出那麼多現金來?沒事,拿工廠、拿店鋪甚至拿田產去抵押,說什麼也不能錯過這波行情!其中衝得最猛的就是江蘇、安徽的地主,尤其是徐州、淮西那邊的,真的不要命了。之前跟李思明那次交易就把他們的現金抽得七七八八了,現在看到行情一路看漲,又有那麼多股票可以買,他們哪裡還按捺得住?買!抵押田產、房產也要買!一時間,徐州和淮西的錢莊生意火爆無比。

但錢莊也不是開善堂的,見這麼多人抵押田產、房產去炒股,他們自然也不會客氣,趁機壓價,把價錢壓得相當低。但地主們不在乎,只要能籌到錢去買股票,他們什麼都不管了。

瘋了,這些人已經完全為橡膠股瘋狂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