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書*范雎傳》載:范雎,睚眥必報者也。

《趙書*威後傳》載:趙惠文王年夏,秦以為魏齊故伐趙,取三城。

第二日,範睢弄來了四匹馬拉的大車,並親自給須賈駕車,直接進入了秦國相府。相府裡的人看到範睢駕著車子都有禮的迴避離開了。須賈見到這般情景感到很奇怪,但也沒有多問。

馬車徑直行駛到了秦國相國辦公地方的門口,範睢心翼翼的將須賈扶下車,然後恭恭敬敬的行禮道:“請使君在此等候一會兒,我先替您進去向相國張君通報一聲。”

須賈在相國府中不敢託大,聽了范雎的話後,便心翼翼就在門口等著。一分鐘過去了,五分鐘時間過去了,一盞茶的時間過去了……等了很長時間也不見人來,於是他恭恭敬敬的向守門的門卒詢問道:“範叔進去很長時間了都不出來,是怎麼回事?”

門卒有些不解的回答:“這裡沒有範叔啊。”

須賈以為門卒不認識范雎,於是繼續解釋道:“範叔就是剛才跟我一起乘車進去的那個人。”

門卒恍然大悟道:“你應該認錯人了,剛剛與你一起乘車的人不是範叔,他就是我們相國張君啊。”

須賈一聽大驚失色,自知被誆騙進來,就趕緊脫掉上衣,光著胳膊,雙膝跪地而行,並拜託門卒向範睢認罪。

範睢聽到門衛的稟報便派人在府中掛上了盛大喜慶的的帳幕,還緊急召來許多秦國的官員。做完了這一切之後,范雎才讓須賈上堂來見。

須賈一見到範睢,便嚇得連叩響頭,口稱死罪:“相國大才,下國使臣有眼不識泰山,沒想到您靠自己的能力竟成為了秦國的相國。從此以後,我再也不敢再讀天下的書,也再也不敢再參與天下的事了。我犯下了應該烹殺的大罪,即使您把我拋到荒涼野蠻的地區我也心甘情願,是讓我活,還使讓我死,全在您的一念之間了!”

範睢面帶慍色的道:“你只知道你有罪,那你知道的你的罪狀有多少?”

須賈連忙叩頭答道:“我的罪過不計其數,即使是拔下我的頭髮來算我的罪過,也不夠數。”

範睢繼續指責須道:“我看你是不知道你的罪狀啊!既然這樣,那就由我來告訴你。你的罪狀總共有三條。”

“其一、你嫉妒賢能,曾經無恥的誣陷於我。從前楚昭王時申包胥為楚國謀劃打退了吳**隊,楚王把楚地的五千戶封給他作食邑,申包胥推辭不肯接受,其理由是因為他的祖墳安葬在楚國,打退吳軍也可保住他的祖墳。現在我的祖墳在魏國,可是你前時卻認為我對魏國有外心暗通齊國而在魏齊面前我的壞話。”

“其二、你毫無憐憫之心。儒家學者孟人曾言:“人之初,性本善”是你讓我認識到這句話的荒謬。當魏齊鞭笞我,並把我扔到廁所裡肆意侮辱時,你竟不為我求情,不加以制止。”

“其三、你殘忍無情,毫無人性。你喝醉之後竟在廁所中往我身上撒尿,由此可以看出你何等的無情啊?你已經不能稱的上是一個人了,甚至連野獸都比你好的多。”

“這憑第三條能讓天人共怒的罪狀,我便可以讓你死無葬身之地,而世人皆會贊我為民除害。但是因為昨日你贈我一件粗絲袍,從這可以看出你還有老朋友的依戀之情,所以給你一條生路,放了你。”

隨後范雎怒氣衝衝的辭別了須賈,結束了會見。之後範睢又進宮把事情的原委報告了昭王,決定不接受魏國來使,責令須賈回國。

面對秦國的強勢,須賈無奈只得選擇回國。臨行前,須賈去向範睢辭行。

範睢在相府中大擺宴席,請來所有諸侯國的使臣,與他們同坐堂上,他們面前的酒菜飯食擺設得相當豐盛。而須賈則被安排坐在了堂下,在他面前放了一槽草豆摻拌的飼料。

須賈叩拜落座後,范雎命令兩個受過墨刑的犯人在兩旁夾著他,像馬一樣喂他吃飼料。範睢責令他道:“給我告訴魏王,趕快把魏齊的腦袋拿來!不然的話,我就要屠平大梁。”

在秦國相府發生的這一幕睚眥必報的好戲很快便在天下間傳開了。十幾天後,須賈回到魏國,把情況告訴了魏齊,魏齊大為驚恐,便逃到了趙國,躲藏在平原君的家裡。

天下局勢因為魏齊與范雎的恩怨再次波譎雲詭了起來。

———————————————————————————

“緊急信報,行人規避。”大雨之中,一份緊急的軍情從邊疆傳遞到了邯鄲城。不一會兒,軍情信報便到了趙丹的手中。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讓平原君、平陽君、虞卿,藺相如,樂乘緊急入宮。”趙丹看了一眼手中的信件後,急忙吩咐道。

十幾分鍾之後,雨幕之下,五輛馬車齊聚在了邯鄲王宮門前。“王上有令,幾位大人可乘車入宮。”宦者令在宮門前宣令道。

“駕!”幾位大臣的御者聞言齊聲高喊一聲,馬車依次行駛入王宮中。

當平原君等人來到趙丹的書房時,趙丹已經坐在王座上等待了。“諸位,秦國進攻我們了,這是邊境送來的戰報。”趙丹迫不及待的將戰報遞給了進門的諸臣。

“秦國上郡郡守起兵0萬進攻邊境三城,三城如今岌岌可危,望朝廷起兵相救。”平原君掃視了一遍戰報,然後將內容概括的了出來。

“如今廉頗將軍率領5萬邯鄲精銳駐軍已入上黨,軍情緊急已經來不及召回,方今之計唯有另選將領趕往營救,諸位有何人選與建議,快快來。”趙丹率先道,定下了事情的基調——救援。

“王上,微臣願前往營救。”樂乘看到在場的人當中只有他一個武將,立刻明白了王上的意思,於是聞言便自告奮勇的道。

“此去邊疆,欲救三城,君需兵幾何。”趙丹謹慎的詢問道。

“秦軍聚兵0萬攻趙,希望君上也可以給予我相同的人數。”樂乘想了想,然後道。

“西部地區與上黨相鄰的邊境大約可聚兵10萬,你可持王令調集兵馬;邯鄲附近的駐軍應該還可以調出10萬,與你一起前往救援。”趙丹仔細的考慮道。

“大王,邯鄲周邊可聚之兵共0萬,廉頗將軍帶走5萬,各城駐守需10萬,若是再調給樂將軍兵十萬,則國都周邊將再無機動兵力。一旦齊國、魏國魏國乘機來攻,我們將無兵可派,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敵國打到邯鄲城下。”平陽君趙豹稟報道。

“那邯鄲周邊最多可聚兵多少呢?”被潑了一盆冷水的趙丹問道。

“邯鄲周邊的軍隊不僅要負責保衛國都,還要守衛我趙國南方的邊境,現如今最多可調集萬軍隊。”身為大司馬的平陽君大略的估算了一下,然後道。

“北部地區可以調兵多少?”趙丹聞言繼續問道。

“大王,北部地區地廣民少,可聚集的總兵力只有0萬,面對上百萬遊牧民族的侵擾,能守住就不錯了,絕對不能從那裡抽調兵力。”趙豹繼續反駁道。

“那如今可調兵的就只剩下東部地區了。”趙丹不甘心的繼續問道。

“東部地區需要防備燕齊二國,燕齊都是強國,不可輕視,因此可調出的兵力最多也不會超過萬。”

“我偌大的趙國面臨強敵入侵時難道只能調出15萬人作為機動嗎?”趙丹聞言不禁怒了,他站立起來責問諸臣道。

諸臣不語,靜待趙丹氣消。侍奉國趙惠文王的老臣其實都明白造成這樣的情況的原因是什麼,但他們都不會向趙丹稟明,因為這個問題需要上位者自己想清楚,不是臣子可以置喙的。

幾年後,這個問題依舊擺在了趙捷的面前,經過了一連番的教訓之後,趙捷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趙國處於四戰之地,沒有所謂的戰略後方。周圍的國家眾多,造成了需要防備的國家也相當的多。當趙國隱約成為東方六國的首領後,周邊的鄰國害怕趙國的入侵,均會不由自主的把趙國看成敵人,在邊境地帶部署重兵。而趙國為了避免鄰國的突然入侵,也迫不得已在邊境增加駐守兵力,於是乎必定會出現的兵力不足的現象。

這就是四戰之國作為霸主的悲哀,而晉國就是曾經的活生生的例子,“我們沒有朋友,因此我們是霸主。”晉國賢者的話無情的揭示了現實的殘酷。霸主註定沒有朋友,要面臨許多敵人,。擺在趙國國王面前的一道選擇題:是選擇霸天下而舉目皆敵,還是選擇做弱者,四處交朋友。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