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五年過去了,趙捷也已經五歲了。在前三年裡,趙捷大部分時間就是在幹兩件事——吃與睡。而在後兩年剛開始時,當趙捷開始能意識到他可能穿越到古代而不是投胎到未來時,他感到恐慌、害怕、緊張、憤怒和不捨,那是對未知事物恐慌,對新世界生活的緊張,對愛人和親人的不捨。過了一段時間後,趙捷漸漸鎮定了下來。他想明白了:他知道自己已經回不去了,再怎麼鬧也無濟於事,只能徒增煩惱。

人類不愧是這個世界上適應能力最善變的生物,只要有了一個心思,人就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趙捷不再驚恐,轉而開始為未來打算。趙捷花了一年的時間,學會了這個時代語言和文字,

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透過周圍人的談話,趙捷最終確定了自己穿越了,穿越到了先秦時代,穿越到了戰國時期,穿越到了七雄之一的趙國,穿越到了趙國由盛轉衰的時期,穿越到了距離長平之戰爆發還剩下十幾年的公元前7年。作為趙國王位的未來繼承人,他是改變歷史,還是順從歷史呢?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一日,趙捷對自己的處境進行了分析,他提起筆劃個十字,把一塊布帛分成上下左右等份,他手拿毛筆把改變歷史的好處寫在左上角,壞處寫在右下角,自己的優勢寫在上部分,劣勢寫在下部分。

好處:趙國或將戰勝秦國,統一六國,而自己將以明君的範例名留青史。

壞處:雖然也能活的好好的,但未來的名聲不會太好。

優勢:比別人多出了一份經千年積累的知識和千年之後的人生經驗,同時也瞭解歷史的發展,可以預先做準備。

劣勢:1、年齡,沒有誰會把我的話當回事兒;、這個時代生產水平低,高技術產品不存在生存的空間;、由於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以及後來的經歷的時間太長,到我前世所在的時代,許多先秦之事無記載、誤載或載而不詳,因此我的歷史知識也可能是錯誤的;

最終,趙捷得出結論:他要改變歷史,但當務之急是要學習,透過學習認識這個世界,透過學習來增加自己在公共場合的話語權,透過學習來鍍金。

有時候趙捷也會對穿越到戰國感到慶幸,因為戰國時代是前世的他心目中的最嚮往的時代。

戰國,那是最美好的時期!那是最墮落的時期!那是智慧的歲月!那是沒有開化的時期!那是信仰堅定的時代!那是懷疑一切的時代!那是陽光明媚的季節!那是黑夜深重的時期!那是滿懷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絕望的冬天!戰亂紛紛,烽火連天,亂世出英豪,無數的英雄豪傑或閃亮登場,或黯然消隱,那是一個出大家的時代!那是一個出英雄的時代!人們擁有一切!人們一無所有!人們直入天堂!人們直墮地獄!是冒險者的天堂!是權威們無法找到恰當的詞彙描述的偉大時代!

總之,在最初的五年,趙捷下定了決心要改變歷史。

*********************************************************************

“捷兒!”房門被輕輕推開,一美麗女子走進房間。只見一個四歲大的孩子,雙手撐頭,趴在一個極矮桌子上,陷入沉思當中。

“母親,有事嗎?”趙捷從沉思中驚醒,抬頭看到母親。

“捷兒,你又在胡思亂想了,收拾一下,陪娘去你外公家一趟,見識見識外面的世界。”

這五年,趙捷就像一個籠中之鳥,被關在太子府,不得出門。一聽到母親的話,趙捷就迅速的讓丫鬟給我整理衣著,收拾房間,飛快的奔出府門,爬上馬車。身後的母親嗔怪道:“慢、慢。”身邊的內臣,丫鬟都有些驚慌失措。

過了一會,馬車緩緩向前移動,趙捷迫不及待的從車窗往外看。

趙國疆域大致為今山西北部和中部,河北西部和南部,境內耕地面積較少,因此趙國自建國以來一直實行農商並重的政策。趙國都城邯鄲也因此成為了繁華僅次於齊國臨淄的商業城市。因此邯鄲城一方面保持國都的性質,一方面具有都市的性質,是區域手工業、商業集中的地方。其人口已達幾十萬。同時邯鄲城也是當時的文化階層——士的聚集地,而我的外公,作為趙國司寇,爵位奉陽君,自然也住在國都之中。

沿途之中,路兩邊的屋宇鱗次櫛比,有茶坊、酒肆、商店等等。商店中有綾羅綢緞、珠寶香料、刀槍劍戟等的專門經營,此外尚有醫藥門診,米糧雜貨、**賭館,各行各業,應有盡有,各式商店門首彩旗招揚。街市行人,摩肩接踵,川流不息,有做生意的商賈,有看街景的士紳,有騎馬的官吏,有乘馬車的大家眷屬,有問路的外鄉遊客,有酒樓中狂飲的豪傑,男女老幼,士農工商,無所不備。交通運載工具形形色色,樣樣俱全,一派集政治與商業於一體的都市的繁華景象。

車行七八裡,一座巨大的府邸躍然眼前。下車駐足觀看,奉陽君府四個大字洋洋灑灑的展現在面前。

母親牽著趙捷的手走進府邸,環顧四周,整個府邸簡陋中透露出貴氣。

府中之人皆出來相迎,一陣寒暄之後,母親與女眷一起到偏廂交談,而由於趙捷的堅持,他則跟隨在外祖父李兌身邊。

“爺爺,今天我看了《鬼谷子》,鬼谷子真的好聰明啊!你有辦法讓我投他門下嗎?”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一七八歲模樣的孩子從書房中奔跑出來,氣喘吁吁帶著興奮的心情道。“咦,你是誰?怎麼在我家?”

“閔兒,不得無禮,此乃當今太子之子,你的表弟捷殿下。”李兌介紹道。

“拜見殿下。”李閔彎腰行禮。

趙捷自然不能受他這一拜,趕緊扶住他,旁邊李兌看著露出了欣慰的笑。緊接著兩個不就隨著一個老人走進書房中。

進了書房之後,李兌看了看趙捷,李閔婉婉道來:“閔兒,拜鬼谷子為師恐怕我也幫不到你。傳鬼谷子本名王詡,乃衛國人,100多年前曾名揚諸侯,後來突然從世間消失,隱居於雲夢山鬼谷,自號鬼谷子,與墨子交好,曾與墨子一同修道採藥。據他學問精湛,有通天徹地之能,身負三大奇學:一是神學,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精確萬分;二是兵學,六韜三略,變化萬千,佈陣行軍,鬼神難測;三是縱橫學,博文廣記,審時度勢,出口成章,濤濤不絕。他一生只教過四個學生——龐涓、孫臏、蘇秦、張儀,前二者側重學習兵學,後二者側重學習縱橫學,四個人後來都名揚諸侯,建立功業。閔兒你所看到的《鬼谷子》乃是當年蘇秦與我共事時我從他那求得的一些節選篇章。蘇秦死後,世間已再沒鬼谷弟子,我估摸著鬼谷子應該已經死了。不過要想建功立業,名留青史,也並非只有求學於鬼谷子,還可以遊學九州,習百家之術。

李兌停了下來,端起茶盞,呡了一口茶,潤了潤喉嚨,接著。

“自周平王東遷,周天子“共主”地位喪失,諸侯各自為政,各諸侯國為富國強兵,招賢納士,爭霸天下,因而鼓勵士族創辦私學,形成許多學者和思想流派。其中有顯著聲名的流派有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陰陽家、縱橫家。

我先一儒家。儒家是出現最早的流派,早在趙國未立時由魯國人孔子在魯國創立,後來逐步發展為內在以仁恕,外在以禮為核心的思想體系。他們奉孔子為先師,以“儒”為共同認可符號。自孔子死後,其門下三千弟子,七十二賢者紛紛積極於各國傳播儒學,將儒學發揚光大。一百年前左右,儒家又一名儒出世,他就是孟子。孟子,師從孔子之孫子思,繼承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仁政”和“王道”思想。他周遊魏、齊、宋、滕、魯、薛列國,但他的思想“迂遠而闊於事情”,幾乎無人採納他的治國思想。於是他歸而與弟子講學著書,極大的傳播了儒家思想。在孟子死後,儒家傳承的接力棒又傳到了荀子的手中。荀子是我趙國人,十幾年前在齊國的稷下學宮講學一講成名,成為儒家中的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這些年他遊學六國,已經逐漸成為世間所有儒門子弟所公認的儒門新領袖。他博攬眾家之長,提出了儒家新的的“王道”與“仁政”思想,在諸侯各國再一次掀起了儒學思想傳播的**。現今的儒家是世之顯學,在諸侯國之中有最多的人才,他們活躍於世間,為諸侯王所選用。

再一與儒家並稱的墨家。墨家,乃由墨翟創立。墨翟提出了“兼愛”、“非攻”、“選賢”、“用能”、“尚同”的思想,深受民支援,在民間有很大的影響力。不同於其他流派的成員僅在思想上有交流,流派不干涉成員的政治活動的鬆散團體組織形式,墨翟提出思想的同時,他還將墨家打造成了一個紀律嚴密的學術團體。墨家的最高領袖被稱為鉅子,墨家成員皆自稱為墨者。鉅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傳,以鉅子令為信物,在團體中享有至高無上的地位。鉅子命令,墨者必須赴湯蹈火,死不還踵的完成。據,墨家首任鉅子為墨翟,其次孟勝,其次田襄子,其次腹脝,其次乃現今之鉅子,不明。墨者多為民,從事談辯者稱為“墨辯”;從事武俠者稱為“墨俠”,墨者在各國做官,必須推行墨家的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另外,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墨家內部也有一套墨家之法——殺人者死,傷人者刑。墨家嚴密的組織結構使諸侯各國對其又愛又恨。愛其掌握了巨大的社會人力資源,且成員皆能力不凡;恨其儼然成為了獨立的一個國家,成員不遵世俗成法,難以管理,成為社會不穩定因素。這些年一些國家加大了對墨家的打擊,墨家開始走向衰落,目前在齊、趙、楚三國仍有很多的成員聚集。在齊者世稱齊墨,在趙者世稱趙墨,在楚者世稱楚墨。

道家,,亦為顯學,由老子創立,提倡清靜無為,莊子繼承發展,其成員皆大多隱居避世。

以上三流派雖為顯學,成員眾多,但於今日之世並非發展最盛,最為上位者所喜的流派。發展最盛,最為上位者所喜的流派乃我接下來我要的法家、兵家、縱橫家、陰陽家。

法家,其創立者公認為是管仲、子產。三家分晉後,魏國出現了一個法家人物,他的名字叫做李悝(kui),他在魏王的支援下在魏國首先開展變法。他制定《法經》,主張“不法古,不循今”。變法之後,魏國國力大增,威服三晉,西取河西,東壓強齊,南抑盛楚,北滅中山,於是諸侯各國都開始注意到法家這個流派並重用法家人士,相繼變法圖強。在齊者為趙人慎到,在楚者為魯人吳起,在秦者為魏人商鞅,在燕者為魏人樂毅,在趙者為趙人肥義,在韓者為鄭人申不害。他們都主張以法治國,變法圖強,君王以“術”、“法”、“勢”治民。現今的諸侯各國中以以他們為代表的法家為最強勢力,法家成員們皆,受重用,居高位。

兵家,創立者為孫子,其繼承者的代表人物有司馬穰宜,吳起、孫臏,龐涓等。由於諸侯各國戰爭不斷,因此其成員大多在各國為將,為所屬諸侯國在疆場上廝殺。他們主張用武力透過戰爭來達到統一國家的目的。

陰陽家,創始人是鄒衍,他們主張以五行決定政治。他們最吸引各國的學是天命之,人可透過對天命的探索來實現趨利避害。據,他們已經透過天命的演算知曉何國將一統天下。近幾年來,陰陽家逐漸隱居山林;

縱橫家,創始人鬼谷子,代表人物是其弟子蘇秦和張儀。縱橫家中的成員是合縱連橫的提出者和實施者,其成員多為謀士與辯士,他們往往能在關鍵時刻決定了一個國家的發展方向。今我趙國有一人喚虞卿,胸有縱橫之術,其乃縱橫家成員。我也曾經與他們打過交道。

李兌完,嘆了一口氣,接著:“往事不堪回首,不也罷。閔兒,你再等幾年,待你再大一些,我讓你出門遊學,拜何師,成何業,一切皆看你的造化。”

“老爺,晚飯時間到了。”外面傳來丫鬟的聲音。

“捷兒、閔兒,一起去用餐吧!”

於是李兌牽著趙捷,李閔的手一起去吃晚飯了。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