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亞里士多德在《政治學》一書中寫下“國家”二字時,西方精英階層腦海中的國家意識便從此產生了。與之同時代的東方,國家意識的萌芽也在國家與國家之間的血腥爭鬥中緩慢成長。楚國人在亡國之際發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吶喊,趙國邯鄲在長平之敗後舉城做出“誓死抗秦”的行動,這些現象無不昭示著國家意識在東方精英階層的腦海已然成型。

歷史從來都是公平的,幾乎在同一時期,它將國家意識送給了東西方土地上生存的人類,但其後東西方各自的不同選擇卻將雙方送上了不同的發展道路。西方人選擇了大分裂,由是國家意識不斷加強,最終形成了高效而向心力十足的民族性的國家;而東方則選擇了大一統,國家意識被不斷的削弱,最終形成了冗餘落後的宗族管理模式。

歷史最終證明了西方人選擇的道路是更為優異,而東方在遭受了數百年的苦難之後,不得不打破一切以重新建立國家意識。歷史曾經給過東方機會,但東方人沒有及時的抓住,不知有多少東方人在讀史之時暗暗為之惋惜。趙捷的前世正是這群惜古之人中的一員,因此在聽到李牧喊出“為趙國而戰”五個字時,趙捷心中立時不禁五味雜陳。震驚、驚喜、期待等感覺一股腦的擁入趙捷的身體,讓他不禁有些無所適從。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提到趙國,在場的有誰能回答我一個問題:何為趙國?”李牧話鋒一轉,突然問道。

此言一出,滿場嬉笑,將士們紛紛異口同聲的回答道:“趙國就是邯鄲的朝廷”

“是嗎?爾等確定?”李牧微笑著反問道:“趙縣令,你同意他們的說法嗎?”

“當然!”趙殷不假思索的回答道:“難道這世間還有其他的趙國嗎?”

“這世間當然沒有第二個趙國,但我想告訴你們:邯鄲的朝廷卻也代表不了趙國!”李牧神色略顯張狂的說道:“趙國不是那些貴族老爺們建立的朝廷,也不是那些收取我們租稅的官府,它是以保衛趙國土地上每個人的家庭不受侵害為主要職責的所有所有生活在趙地上的百姓所聯合起來組成的共同體。”

“趙國不是一個具體的實體,一方面我們可以真切的感覺到他無處不在,另一方面我們有無法說出他的具體性狀。它是一個人為抽象出來的一個概念,是一個所有趙地人都應該願意為之赴湯蹈火的理念,是一個囊括所有生活在趙地上的國民的共同體。”寬闊的練兵場上,李牧依舊在滔滔不絕的演說:“趙地處四戰之域,周邊敵寇眾多,歷來居於此地的難以安居,故趙地的先民們不得不聚攏在一起,為保護自己的家園而不斷戰鬥。他們北抗胡虜,南抵強魏,西制霸秦,東擊富齊,透過了血腥的戰鬥在這列國林立的時代艱難的樹立起了趙國的旗幟。”

“在殘酷的建國歷程當中,趙氏一族拋頭顱灑熱血,付出了沉重的代價,因而被天命選中作為趙國的君主。他們是趙國國民的領導者,是趙國國家意志的代言人,在趙國的建立過程中扮演形象人,負責構建政權、組織國民、交通他國、匯聚民心等任務。”李牧繼續侃侃而談道:“與國家形象代言人——君主同時出現的還有國家的具體表現形式——政府,但這並不意味著貴族官員們組成的邯鄲政府就是趙國。說道底,政府不過是領導和統籌全國資源的機構,而官員不過是從所有國民當中選出來的在政府中工作的人員。”

“趙氏一族不過數千人,他們佔據不了趙地所有的出產,也無需趙地所有的出產,因此趙國不是他們的;沒有百年而不衰敗的貴族,沒有百年而不亡的官員,卻有數百年而不亡的趙國,因此趙國也不是他們的。趙國,歸根結底,由趙地國人組成,而又屬於所有的趙地國人,它養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趙國人,也送走了以待又一代的趙國人。因此,為趙國而戰,說到底,便是為自己而戰!”李牧的聲音越來越高,他慷慨激昂的演說道:“在今後的日子裡,你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敵人,其中有外敵,也有內奸。他們或以刀劍施加於汝之身,或以重利厚幣誘惑於汝,我希望你們永遠記住:你們是一個趙國人,你們的家人生活在趙地,你們的血液中流淌著趙地先民的血。”

“也許你們曾經怨恨過邯鄲的政府,也許你們曾經不滿過享樂的貴族,今天,在這裡,我要告訴你們無需恨,無需怨,因為其自會迅速的湮沒於歷史之中,世間唯有為國家而犧牲者方能永垂不朽。”李牧激情澎湃,熱淚盈眶的繼續說道:“有國之後方有家,作為一名戰士的你們總是要為國征戰,千萬記住:你們不是為將領作戰,也不是為了君王而作戰,而是為了自己的家園而戰,期盼你們能扛起祖先傳下的代表著趙國尊嚴的旗幟,能像先民那樣為了保衛國家而不惜生命,前仆後繼,視死如歸。”

李牧的話音落後,偌大的訓練場寂靜無聲。許久之後,訓練場上瞬間爆發出了“為趙國而戰!”、“趙國萬歲!”的吶喊聲。

李牧雙手微擺,示意全場安靜下來,趁熱打鐵的繼續說道:“如今匈奴入侵我趙國,犯我趙國百姓,我等該當如何!”

“把他們趕回草原!”、“將他們全部消滅!”、“不滅胡虜誓不回家!”之類的戰鬥宣言隨即在訓練場上響起。

“軍心可用啊!”李牧感嘆一聲後隨即向趙捷詢問道:“眾將士求戰心切,不知趙公子有何表示!”

聽完了李牧的國家之論,同時又面對著群情激憤的將士,趙捷心中因害怕傷亡而自保的執念早已崩潰了,他當眾允諾道:“我命令:全軍兩日後南下殺敵!”

眾士兵聞言不悲反喜,整個訓練場瀰漫著一股振奮的氣氛,已經停滯了一段時間的平城的戰爭機器從此時開始再次開動。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