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書*李牧傳》載:李牧陛辭,王以郡守之位問之,對曰:“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命!”

一段不長不短的寒暄過後,李牧與趙丹的話題轉到了雁門郡的戰事上。趙丹關切的問道:“據聞共十萬匈奴大軍入侵雁門郡,兩個月之內真的可以將其趕出國境嗎?”

李牧自信的回答道:“首先,匈奴本質上與流寇無異。他們不知道管理國家的道理,也不知道經營地方的方法,入侵中原所圖的不過是錢財而已,通常情況下就是打到那裡便搶到哪裡,這決定了他們無法獲得老百姓的擁護。其次,匈奴的作戰理論可以概括為:依靠馬匹實現快速的轉移,以達到避強擊弱的效果。只要大軍好好的與其主力打一仗,讓其見識到趙軍的強大後,其必將自行逃離,因此兩個月的時間可謂是綽綽有餘。”

趙丹欣慰的點了點頭,隨後繼續問道:“此次匈奴悍然入侵,不管是為了國家的面子,還是為了遭難的老百姓,復仇是必需的,你現在有什麼想法嗎?”

李牧早已想好了說辭,他流暢的回答道:“臣以為何時發起復仇之戰主要要看邯鄲的支援力度。倘若朝廷願意給我一萬精兵,糧草由我自行籌集,那麼我可以在三年後率兵反攻草原;倘若朝野給我五萬精兵,糧草若干,那麼我可以在兩年後直搗敵巢;倘若朝廷給我十萬精兵,且糧草有求必應,那麼我有信心不到一年便可開疆拓土。”

“你總是說我怎麼樣,難道你想要復任雁門郡守嗎?”趙丹打趣著反問道。

“如果大王真的想要重新重用我,我希望大王能夠允許臣依舊如前行事,並保證絕對不疑,如此末將乃敢奉命。”李牧恭恭敬敬的向趙丹一揖,語氣誠摯的回答道。

“孤今天在這裡答應你了,戰事結束後就等著升遷的詔令頒佈吧!”’趙丹鄭重的允諾道:“到時我會給你五萬精銳大軍和逐夠的糧草,希望你能說道做到!”

“只要大王達成允諾,臣保證一定能直搗敵巢,使敵至少十年不敢南下牧馬!”李牧心情激昂的回答道。

“卿且去,等著孤的好消息!”趙丹出言勉勵道:“孤也等著你的好消息!”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

九月初四,田單、李牧僅攜門客護衛近百人離開邯鄲。沒有金鼓相送,沒有大軍相伴,只有數位老友與數杯清茶,後世之趙人評之為“最低調的出征”。

九月初六,田單抵達勾注山雁門雄關。在關牆下的村鎮裡,田單大會先期趕來的眾多出征將領,從廉頗手中鄭重的接手十萬大軍指揮權。與此同時,李牧率領一萬精兵馬不停歇的越過關牆,進入雁門郡內召集舊部。

九月初八,九萬趙軍彙集於勾注山山腳,大軍在田單的主持下誓師出兵。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一支又一支的隊伍從山腳下開拔,陸陸續續的越過雄偉巍峨的關牆,向著雁門郡的戰場進發。

九月十日,田單率領大軍抵達雁門雄關的外圍門戶——軍事重鎮馬邑。因為匈奴主力需要圍攻善無城,所以襲擊馬邑的匈奴軍隊只有萬餘人,且主要由匈奴的附庸部族簷襤人馬組成,其戰鬥力相當一般。

馬邑城的城守乃李牧舊將,早在兩日前便已經得到了李牧的鷹信。當趙軍在城外出動大軍攻擊該部匈奴軍時,城內的千餘兵馬也趁機出城襲擊敵軍,在趙軍的裡應外合之下,匈奴軍腹背受敵而致大潰,僅僅簷襤部族族長在數百名護衛的保護逃脫。此役,趙軍斬殺敵軍三千人,俘虜敵軍七千人。

九月十一日,旗開得勝的趙軍以馬邑為立足點,四面派兵清剿周邊遊蕩的匈奴敵兵。百姓聞之,紛紛簞食壺漿以慰王師。是夜,李牧傳來鷹信:善無城破,匈奴南下,田單以擾亂軍心之名將其按下不表。

話說,善無堅城到底是怎樣被攻破的呢?此事還要從五日前開始說起。

九月初六,在獲得了趙軍援軍彙集的訊息後,匈奴單于立即下令大軍大舉攻城。此時的善無城已經被平安打造的如鐵桶一般,匈奴丟下千餘具屍體後再次無功而返。是夜,苦惱的單于決定殺俘洩憤,以報損兵折將之仇。

有貪生怕死的原趙軍將領在危急時刻進言,稱其願為單于效命,助匈奴大軍一舉攻下善無城。單于聞言大喜,賜其名曰胡圖,命其隨侍身邊以出謀劃策。

九月初七,在胡圖的建議下,單于將所佔領城池中儲藏的床弩、耬車、衝車等攻城利器運送到善無城下。其後,胡圖等趙奸指揮匈奴人運用諸多攻城利器再次向善無城進攻。

對於匈奴人突然犀利的進攻,守城趙軍一時間竟措手不及,多次為匈奴士兵攻上城頭。幸虧有大將英靈頂著敵軍犀利的箭雨四處救援,方得以堪堪堅守至黑夜降臨。是日,匈奴軍傷亡三千餘人,趙軍與之不相上下。

九月初八,匈奴人再次改變進攻的戰術,胡圖等趙奸命令匈奴軍於午時前後向城中發射了數萬支火箭。

乾燥的氣候與易燃的房屋給了大火蔓延的條件,火勢越燒越大以至於完全無法撲滅,平安不得以人為的製造出一片火區,痛心的放棄了對正在受難的百姓的解救。整整一天的時間,匈奴軍的猛烈的攻擊者善無城,趙軍在艱難中又堅守了一日。是日,趙軍傷亡五千餘人,而匈奴軍傷亡則近三千人。

九月初九,李牧率領五千騎兵出現在匈奴的側後方,匈奴單于派萬餘精銳兵馬前往對峙。經過數番試探,李牧有感不能戰勝之,遂不甘的打消了突擊入城的念頭,但他依舊時不時的對匈奴軍騷擾一番,期望以此減輕守城者的壓力

;

(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