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錯了,重發一章!o(╯□╰)o

————————————————————————————————————————

看著眼前這略顯衰頹的王城,想起其昔日的繁榮華貴,趙捷情之所至,不禁口佔一詩:“幽王玩樂失宗周,平王東遷都洛邑。頂點說,..王氣已失徒殘喘,袖手而觀天下亂。齊晉楚秦霸中原,戰慄天子不敢爭。通達天下為捷徑,兵戈不斷民力窮。魏王孟津顏面失,秦王舉鼎人心喪。百年古城今衰敗,千年王朝一朝喪。英雄豪傑皆已往,風流人物看今朝。”

“好句!好文!好氣概!”趙捷的抑揚頓挫的話音剛落,身後便傳來一聲聲誇讚之聲。趙捷聞言回頭一看,只見一個五六十歲老者正緩緩的向著自己走來。

“老夫聞聽公子所言,似有建功立業之心,可否告知何處就職?”老者走到趙捷面前親切的詢問道。

趙捷拱手行禮道:“江湖之人,草野之民,無官無職,浪蕩天下!”

“那公子從哪裡來,姓甚名誰!”老者繼續平易近人的問道。

趙捷雖不明所以,但仍恭謹的回答道:“在下趙國邯鄲人士,姓趙名默。”現如今,趙捷這兩個字已經屬於前往秦國的假趙國質子了,趙捷自然不能再用了,再次化名成為趙捷唯一的選擇。“家父曾言:百言不如一默,因而為吾取此名。”趙捷補充道:“其意在於大話千言不如默然為事。”

“看來令尊也是一位大才,不是尊姓大名。”老者聞言對趙捷生起了興趣,繼續問道。

“家父乃化外之民,居於草野,隱於深山,名聲不顯,先生不必知曉。”趙捷再次行禮,抱歉的道。話音剛落,趙捷想起了還不知道老者的名字,隨即再次開口問道:“還未請教先生大名。”

”老夫姓唐名源,祖上乃晉文公重耳之後,三家分晉後,家族流落成周,就此定居。”老者呵呵一笑道:“公子真是一妙人,甚對老夫胃口,不知老朽可否和公子成為朋友。”

“先生仙風道骨,子才識淺薄,敢不從命!”趙捷感覺到老者得不凡,於是繼續謙虛的道。

“我請公子入城喝一杯,如何?”老者繼續邀請趙捷道。趙捷恭謹的笑著回答道:“那時我的榮幸!”。

完,趙捷便在老者的帶領下進入了千年古都——成周城。

——————————————————————————————————

走進成周城,拐過幾個彎,進入一條巷,最終,老者在一座巨大的府邸前停了下來。“老夫平日裡一般都居於此間,這裡便是我的家。“老人指著府邸介紹。

趙捷聞言順著老人的手指看去,只見府邸的門梁上掛著一塊匾額,上書“守藏室”三字。

自上古時代以來,無論是夏,還是商,乃至是周,圖書便賦予了崇高的地位。《易經》雲:“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由此足可見圖書在歷史中的地位。於是乎自然而然地,歷朝歷代都十分重視國家層面的圖書典籍蒐集、整理和使用工作。商朝神權迷信嚴重,國家專門開闢場所將甲骨卜辭加以儲存,以便日後查閱;而周朝同樣也需要將《大訓》《河圖》與史籍記錄,以及朝廷的政策綱領儲存在一個固定的地方,而青史留名的守藏室正是這樣的一個地方。

守藏室,從字面意思來看便是護持儲藏的房屋,其在周朝的主要性質大致就如同後世的博物館和圖書館的綜合體,專門用以保管文書檔案。與此同時,周朝還專門設定了專職管理收藏典籍的官職——守藏室之史,而著名的老子便曾經擔任過這個職務,並在此地完成了自己的哲學思辨與總結。

“守藏室乃是周之藏書之地,難道老先生在此高就。”趙捷疑惑的問道。

老人聞言了頭,然後道:“隨我入內一覽如何?我想著天下第一藏書之地一定會讓你大開眼界的!”

“固所願,不敢請耳!”趙捷聞言頓時一陣驚喜的道:“今日認識老先生,乃默平生一大幸事也!”

完,趙捷對趙殷等人吩咐了一番,然後與老人一同從容的走進了神秘而令人嚮往的周朝守藏室。

走進府邸,行**步,還未見守藏室中的珍寶,便已經聞到了珍寶竹木香氣,聽到珍寶的鍾磬之音了。隨後跨入一間間房間,只見簡冊滿室,書篋(篋,也就是竹子製成的型箱子)滿地了,其情其景,直令人高山仰止。

“此三間房間擺放的乃是道家書籍。”老者指著東面的三間屋子道:“老子的遺記,莊子的文章,凡涉及道家之書,此地皆有。

“上面的三間房間所置的乃是法家典籍。”老者指著東面二樓的三間屋子道:“李悝的《法典》,商鞅的《秦法》等各式各樣的典籍,此地亦有。

“此三間房間所存乃縱橫家的心得記錄。”老者又指著西面的三間屋子道:“蘇秦的合縱之論,張儀的連橫之言,公孫衍的聯盟之得,具可尋得。”

“而其上三間房間所保乃當代顯血儒家經典。”老者再次指著西面二樓的三間房子道:“孔子的《論語》,左丘明的《左氏春秋》,觸手可得。

“那我們正面的這六間房間裡儲存的是什麼呢?”趙捷指著東方的兩層房間房間問道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問的好,下面的六間房子中,中間四件所護乃是墨家的所有典籍,墨家思想的精要《墨子》一書,墨家的學問的精華《隨巢子》一書、墨家機關術圖譜、墨家制度章程等書籍俱在此地。至於其兩邊的房間,大多放一些農家、雜家、陰陽家的論述,亦是相當完備。至於二層,所護大多乃是朝廷史書,規章制度,國家珍寶,編鐘鍾磬等物。”老者侃侃而談,不禁讓趙捷有些肅然起敬。

“這些書中,除了東面二層之物乃朝廷千年以來的積累,其餘的大多是老朽搜尋而來。”老者驕傲的介紹道。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