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大朝退下後,已經是黃昏時分,眾人都昂首挺胸邁步回府,腳步輕快,心情大好。一眾文臣武將在回府的路途中寒暄,但是在過道裡,皇帝的馬車忽的來了,這趙完被攔了下來,侍從只道皇帝有事要召見他。

趙完前去的路上,一路都在在打腹稿,到底該如何對皇帝陛下訴說事關皇帝制度的事情。天下大事一人決,稍有紕漏,帝國就會面臨重創。

雖然二世素有賢名,甚至於今日當庭再度啟用馮劫,可見皇帝陛下不是斤斤計較之輩,凡是對於帝國有益的人,都願意破格提拔,但是此一事,彼一事。

縱使是熱衷於以改革求進步的二世皇帝,面對當今天下的格局,他難道會心甘情願在皇帝制度上做出讓步嗎?

來到章臺,趙完發現殿中堆滿了奏章,還有厚厚的紙薄子。

尚書臺已經內遷到了章臺,十二位值班的侍郎都在俯首分理奏章,另有兩位總司,記錄數目,抄錄奏章編訂順序,等到整理完畢,然後才送到皇帝的幾桉面前。

看到這景象,趙完這才知道內朝並不是空穴來風,看樣子,皇帝已經調整了皇帝制度的某些缺陷。

“微臣拜見陛下。”

“邯鄲一別,已有八月。趙公身體可還安好?”

被皇帝尊敬的叫了一聲“公”,趙完心裡自然飄了幾分,臉上洋溢著笑容。

“託陛下牽掛之福,老臣這一年裡無病無災。”

“賜座吧。”

趙完也不推辭,就直接落座了。

“每次朕收到你的奏章,都是報憂不報喜。今歲年初,也不意外。朕去年就去過一次邯鄲郡,只是沒有見過那裡的百姓。後來聽李左車說起過,這邯鄲城因為是趙地國都,歷來被先帝重視,那些趙氏公族也從來不敢在明面上反抗帝國。”

“別的郡縣都有飢寒交迫少有富貴者的景象,但是這邯鄲城中,因為毗鄰老秦國,又因為先帝格外重視,所以一向沒有什麼大事,朕推行新幣,邯鄲郡上下更換新舊幣的速度極其快,可見邯鄲郡一直都在帝國把控之中,朕心甚慰。”

“後面朕為了震懾關中,親自驅車前往,解決掉了‘名聲整天’、讓趙完你感到異常棘手的趙氏一族遺脈,更是嚇得不少趙氏族人改名換姓,向東逃匿。沒想到,時隔七個月之久,郡公居然又為了流民的事情親自來找朕,且說的情況如此嚴峻,倒是讓朕感到意外啊。”

“郡中郡守郡尉一向都是無詔不回回咸陽城,但是如今你邯鄲郡守親自驅車,不遠千里來見朕這一面,可見今日要說的這件事關係重大,否則也不至於郡公親自來跑一趟。說說吧,如今邯鄲城裡又怎麼樣了。”

趙完被皇帝這麼一捋,自己也心裡跟明鏡兒似的,他微微有些慌亂,難道說皇帝已經看出來了他的意圖。

“陛下身居廟堂,卻能決勝千里,老臣佩服。只是如今老臣要說的這件事,關乎到天下。此事必定會牽一發而引全身,若是處置不得當,臣怕是要以死謝罪了。”

二世聽了,眉頭微微挑起,蒙毅說帝國到了危機時刻,可見是改革上頭了,朕沒有阻止是為了讓新政更好的推行;可是如今趙完千里迢迢跑過來,也對自己說這個問題,好似他的帝國真的就要成一盤散沙了。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如果換了人做皇帝,今晚肯定是要睡不著了,甚至於嚇得戰戰兢兢。

二世正色,言辭冷厲,

“老卿家言過了。”

趙完心有慼慼,於是左顧右盼,想著要和皇帝說些私密的事情。

二世見狀,只好看向其他侍者。

“爾等都退下吧。”

“唯。”

等到殿裡的人都走光了,二世這才道:

“如今殿中只有朕與趙卿,爾可直言了。”

趙完將身子坐直,長嘆一氣道:

“陛下資訊天下百姓,微臣也要為陛下分尺寸之憂。微臣過往只覺得是苛捐雜稅太過,庶民心中生怨,不利於陛下的皇位,可如今陛下輕徭薄賦,可臣還見庶民的生活比起過去,反而是不及,臣故來請見陛下。”

“如何個不如法?”

“如今雖輕徭薄賦,但是冬日之時,仍舊有許多流民躲在城牆低下的狗洞之下,過往這種情況也有,如今反而人更多了。”

“你看到多少流民?”

“光在邯鄲城裡,就有幾百人。”

秦二世聽了,將筆重重的插在架子上,毛筆的筆頭已經被壓平了,至於幾桉上,更是流著墨汁。

二世本來是心平氣和的,只是趙完這句話,明顯讓二世動了氣,甚至於,讓二世有些焦躁。

政策的推行,本來就需要時間,為什麼這個趙完總是三番五次的給朕報告一些不好的訊息,恨不得讓自己在一年之內就把邯鄲打造成又一個咸陽城。

二世拔了劍,又按回去。

趙完坐在下面,看著這前後兩幕,心裡有些慌,但是面上始終沉住氣,不慌不忙,他將事先準備好的說辭對二世一一道來:

趙完語重心長的道:

“陛下,一棵扶桑木上,本來有七八條幹,若幹條枝。要想讓樹長的高大茂盛秀麗,不僅僅要照顧好樹幹,更要在意這些枝條。一個枝條上有了蛀蟲,啃食所有的葉子,那麼久而久之,那些幼小的蚜蟲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一根枝條已經不能滿足他們,父生子,子生孫,一旦到了這種時候,這蛀蟲就會想著要當家做主人,把整棵樹都據為己有。”

“陛下郡國分封同啟,精兵鎮壓,勒令舊貴族為先帝殉葬,打擊亡國貴族,如今關中內部再無人敢自稱諸侯之後。只是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老舊勳貴雖然覆滅了,但是那鄉野之地老舊地主卻紛紛抬起頭來了,如今他們的野心越來越大了。他們擁有了大片的田地,有著大量的僕人,更有著數以百計的佃農,已經不再滿足於在鄉野之間種地了。”

(感謝大家的支援和建議,也請大家全訂,不要跳讀。我寫書很細緻,如果你覺得哪裡有問題,大機率是自己跳讀了前面的章節。我也算得上是苦心孤詣了,每個改革的問題和細節,尤其是這官職變動,都是看了很多資料考證的,不會亂設官職。)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