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架這種事,往往對雙方都有害無益,因為吵架自然是生氣的,尤其親人之間,心情和面子,彼此都有傷害,幾乎沒有贏家。他從來沒跟人吵過架,大部分是講道理,道理都講不通的人,自然也不用多理睬。

只是他還不清楚這裡頭的來龍去脈,不知道自己能不能解開這個疙瘩。

他房裡裝了空調,九點多的時候林秀英進來了,大概已經收拾好了自己的情緒,笑著說:“你還沒試過空調的吧?”

陸佳意便站了起來。林秀英拿了遙控器,教他。

“這具體怎麼操作,我還真不太懂,說明書在這呢,你多看看。現在天氣還用不著,不過再冷一點就能用了,這能製冷,還能制熱,你冬天看書也不怕凍手啦。”

陸佳意也是第一次見空調,覺得很神奇。

“安我這邊,你屋裡呢?”

“我不怕冷呀,也不怕熱,跟你體質不一樣,你從小就又怕涼又怕熱的。”林秀英說著對著空調試了試冷熱風,“你看,是不是很好用?”

陸佳意點點頭。林秀英又拉著他出來去看他們家的冰箱。

冰箱已經用上了,不過母子倆都不知道那上頭的數字,是大了更冷,還是小了更冷,拿著說明書看了半天,也沒看出個所以然來。

“你還是高中生呢,這都看不懂?”林秀英笑著問。

“我們沒學這個吧……”陸佳意訕訕的。

他那種局外人的感覺又沒有了,又覺得融入到陸佳意裡面去了。他還跟林秀英講了他今天在廟會上聽的《琵琶記》,說唱的特別好。

“你要是喜歡聽,明天還去,媽多給你點零花錢,多買點好吃的,你最近瘦了這麼多,身體也虛,得多吃點,才能補氣血,人才有精神。”

林秀英給他錢倒是很大方,給了二十塊錢。

“媽,”陸佳意拉了小板凳讓林秀英坐下,他略有些拘謹,老老實實地坐在對面,說:“我們聊一聊啊。”

林秀英大概知道他要聊什麼,有些抗拒說:“聊什麼聊。”

陸佳意就抓住了她的手。

他有些不好意思,他除了小時候,再也沒有抓過他母親的手。

和馮氏的手不一樣,林秀英的手是粗糙的,常年磨豆腐留下的,但很溫暖。不管怎麼說,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他都覺得守寡的女人不容易,做母親的,更偉大。

“這些事你真的都不用管,都是大人的事,”林秀英說,“你以前都不管這些事,現在也不要管,你管了我心裡更不舒服。”

還尷尬。

“不能坐下來好好聊麼,每次都吵,你也不高興,最後錢也沒少給。”

“我就是要讓她知道,我的錢,不是那麼容易拿的!她活該!”林秀英說著又激動起來了,“我知道她,她兒子死了她怪我,怪我當初攛掇你爸去南邊打工,可我就想你爸死了?賠的那點錢,難道當初不是兩家分的?我還帶著孩子呢,我佔大頭怎麼了,天天想著摳那點錢出來,我看她要那麼多錢幹什麼,是不是都帶到棺材裡去!”

她大概也意識到自己說的有點重了,便沉默了一會:“哎呀,都說了不要聊這個,聊到我就生氣。”

陸佳意也不知道說什麼,只說:“媽,我以後一定會考個好大學,讓你享福的。以後你再碰到這些事,就想,以後等你兒子出息了,就都好了,肯定都會好起來的,想著以後會好起來,是不是現在的很多煩心事,都能忍一下了?”

林秀英就紅著眼笑了:“媽知道你最爭氣了。不過學習歸學習,平時也要注意休息,好不容易養好了身體,要多注意。明天出去好好玩。”

林秀英出去以後,陸佳意開啟自己的抽屜,將自己的零花錢拿出來數了數,有一百四十多塊錢,是他全部家當。

他生來幸運,不曾為生計發過愁。如今初識所謂貧賤人家百事哀的感覺,想著他們家要是富裕,婆媳兩個也不至於為了錢鬧的這樣難看。

他們這種家庭,要想改變命運,唯有靠讀書。

第二天一大早他就起來了,幫著林秀英做豆腐,豆腐做好了以後,林秀英出去賣,他留在家裡學著做飯。

他不會做飯,打個煤氣都心驚膽戰的,最後熱了幾個饅頭,就著西瓜醬吃了,然後給林秀英鍋裡留了饅頭,就揹著包出門了。

廟會一年估計也就能碰見一兩次,他還是捨不得不去。過橋的時候,他居然又看見了戚楊,還是一個人坐在老地方釣魚,要不是他換了衣服,他都懷疑他昨天晚上沒回去。

“戚楊!”

他叫了一聲,大概離得遠,戚楊沒聽見。

真是個叫人捉摸不透的人,球場上大殺四方,學校裡的風雲人物,閒暇的最大愛好,竟然是一個人跑到河邊去釣魚。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他莫名覺得跟戚楊很親,好像他們倆是很像的,都有孤獨感。他是和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局外人的孤獨,戚楊是那種好像和這世上所有的人都格格不入的,離群的孤獨。

九點整大戲開場,這年頭,真的沒有年輕人愛聽戲了,戲臺子底下全都是老頭老太太,稍微年輕一點的都在旁邊棚底下打麻將啦,玩桌球啦,看鬥雞啦,就陸佳意一個十幾歲的年輕人跟著那群老頭老太太聽的津津有味。

大概隔著百年千年,人都變了,世界也變了,最相似的,卻還是臺上的濃妝豔抹,滿頭珠翠,他在臺下看著,偶爾會恍惚,恍然回到他是方清焰的時候,方家有自己的戲臺子,水榭戲臺,臨水而建,前書“觀今”,後書“鑑古”,字還是他題的。他愛聽戲,苦讀的日子裡,最大的閒暇時光,都花在聽戲上了,隔著水聽絲竹管弦,慢悠悠,唱古論今。

上午的戲只有一場,十二點不到戲就散場了,他去小吃攤買吃的,突然想到了河邊釣魚的戚楊,便買了點包子,肉盒子,還買了兩杯豆漿,去找戚楊了。

戚楊身邊竟然擺了好幾個啤酒罐,嘴裡還叼著一支煙,有點頹廢。

“給你買的,你還沒吃午飯吧?”他知道戚楊大機率會拒絕,就又說:“我都買了兩份的!”

戚楊竟然沒拒絕他,陸佳意特別高興,蹲在旁邊看了看水桶,裡頭已經有兩條大魚了,見他圍過來,還撲騰了兩下,濺起好大的水花。

河裡的野生魚,勁兒就是大。

大概是吃了他的,戚楊說:“要麼?”

“啊?”

戚楊吃了兩口包子,說:“魚,要麼?”

陸佳意最愛吃魚了,雖然覺得這樣不好,但還是捨不得拒絕:“那我要一條,謝謝啦。”

戚楊看他笑的太燦爛,就說:“都給你,我下午再釣。”

“你經常來這釣魚麼?”

“嗯。”

他發現戚楊好像也沒那麼難說話,只要有話題跟他聊,他也願意跟你聊,就是話少。

陸佳意覺得好高興,蹲在戚楊身邊,一邊吃一邊看著寬闊的河面。

“我以前也喜歡釣魚,風和日麗的時候,約三五好友湖邊垂釣,還會喝點小酒。最好吃的魚還是春天的魚,三月桃花水,貴如金,亮如銀,那時節的魚最鮮了。”

“不過金秋的魚也很好吃,春魚鮮,秋魚肥,魚都吃的飽飽的準備過冬呢。”

陸佳意自顧說著,又問:“你用的什麼魚餌?這時節可以用桂花做香餌。”

戚楊果然有點意外:“桂花?”

“對啊,”陸佳意說,“就是把魚餌和桂花摻在一起做成香餌,這種香餌比一般魚餌發窩快,持續時間長,因為香氣濃,特別招魚上鉤,你要是想試試,我給你做啊,我們小區種了好多桂花。”

“我還是第一次聽說。”戚楊說。

他也算釣魚的老行家了,用過許許多多不同種類的魚餌。

陸佳意有些得意,就又跟他說了好多種釣魚的新奇方法,他在釣魚上太有心得啦。

他們那群讀書人,釣魚釣的是情調,後來發展到極致,連釣魚用的魚餌也都儘量往高格調上靠,什麼蟲子碎肉之類的都不屑於用,有用麝香米的,有用桂花香餌的,還有用香薷,肉豆蔻等中草藥做的魚餌呢,總之怎麼高雅怎麼來,有些還真有奇效。

“你用的什麼?”他又問戚楊。

戚楊就拿了個小瓶給他,竟然是一瓶小藥,上面三個大字:“釣得快”。

瓶身一排小字:“拋竿入水,藥到魚來,魚不上鉤,我上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