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童子走近,看著易言坐那裡一動不動,問道:“你坐在這裡看什麼?”

易言伸手一指,微笑道:“夕陽啊。”

“夕陽有什麼好看的。”童子眉清目秀的,說道:“我帶你去一個地方玩吧,可好玩了。”

易言看到滿臉期待的神情,卻是搖了搖頭說道:“我叔叔在裡面,等會出來他會找不到我。”

童子看了看那屋子,說道:“哦,在三師兄房裡啊。沒關係的,他們還不知道要到什麼時候,三師兄最嘮叨了,一定會要很久才出來的,等他們出來了,我們都回來了。再說了,就算我們沒有回來,在這羅宵峰上,師兄只要喊一聲,我們就能聽到了。”

“還是你去吧,我就不去了。”易言拒絕道,他也不是很擅長言詞,感覺童子也是一番好意,所以是不好意思的表情說出來的,卻仍然惹得童子不高興,只見童子站起身來,說了一聲“真膽小”之後就頭也不回的離去。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夕陽慢慢的落下,那紅彤彤的雲漸漸的發白,灰暗,最終融入茫茫的天空之中,再也難以看清。

星辰滿天之時,王肅與三師兄出來了。易言無法從他們的表情眼神之中看出任何東西來,卻見三師兄打量著自己,說道:“我聽王道友說你是要去少穆先生那裡。”

易言不知道王肅與他都說了什麼,也沒有什麼可隱瞞的,他第一次聽到少穆先生這個稱呼,但猜測應是指那位林公,於是說道:“那是家父死前為我求得的一個機會。”

“你的事,王道友都與我說過了,我們都覺得你或許不太適合。”那三師兄說完看著易言,易言則是有些驚慌的看向王肅。王肅面無表情,卻點了點頭,說道:“確實不太適合。”

這還是第一次從王肅這裡知道原來他是這樣的心思。

三師兄說道:“你可知道少穆先生是什麼人?”

易言搖了搖頭。

“那位少穆生先用民間的稱謂來講是雲貴總督,是當朝二品大員,顯赫而尊貴。但是在我輩修行人眼中,他卻是生紫府結金丹的神通修士,整個大清國也沒有多少。在他的身邊有許多名家子弟,個個都是皆是尋靈、食煞之人,你去那裡只怕連他的面都難以見著,最終只會淪落為打雜小廝。”

易言現在已經不是對修行境界一無所知的人了,知道現在修行之人大多是遵從於《妙門萬化尋靈真經》的那些境界。有些人先食煞,再尋靈,有些人先尋靈再食煞。而從老師劉淳風那裡知道,如果能在林公的教導下尋靈的話是再好不過的。

他有些慌亂,他這是放棄了去了白鹿洞書院學習的機會,選擇去雲南的,不光是一個人去,而是帶著一家人的祝願和自己的未來。可現在還沒有到,就已經聽到這樣不利的訊息,一時之間心砰直跳。

他不知如何是好,三師兄繼續說道:“一個人的性格決定著他的命運,雖然性格也隨著經歷而改變,但是若能夠一開始就遵循於性格而選擇,以後的成就就會順暢許多。”

“你也是在淳風先生的書院之中學習過的,應該明白我的意思。你的性格怯而敏,善忍耐,又能靜,這性格放在林公身邊不適合,卻適合在這山間修行。”

三師兄說完便朝易言微笑著,此時易言怎會不知道三師兄的意思,看向王肅,王肅點頭道:“林道長是羅宵門中的第三弟子,道行高深,若是你願意的話,林道長便能可收你為羅宵弟子。”

易言從王肅的話中知道,他是要自己答應下來的,而且他也是認為自己在林公那裡去是不適合的。

峰迴路轉之間的岔道上最是難選擇,與在家裡時的選擇一樣,這又一次走到了決定他命運的路口。

王肅與那三師兄林道長都在看著,易言一時之間不知該如何是好,難以取捨,卻脫口說出一句話來。

“父親不在世,入羅宵出家修行的話,得請示母親的意思。”

易言話一出,三師兄先是面露惋惜之色,很快便哈哈笑道:“雖然羅宵有門規,卻並沒有強求的意思。”

說罷便不再說收他為徒弟的事,轉而向王肅說道:“王道友既然執意趕回去,這重重青山,我是為地主,就讓我送你們一程吧。”

易言心中還在想著三師兄的話是什麼意思,是指不強求自己當羅宵弟子呢,還是不強求門中弟子遵守門規。聽得三師兄說要送他們出這層層青山,便看著他,卻見他也正朝自己看過來,眼中深邃的看不到任何的東西,但他面上仍然微笑著,說道:“不過,你還要學會一樣東西才能離開得了。”

三師兄看著易言說道:“在這裡我能讓羅宵山的靈力送你們出山,卻需要你懂得躡空術。”

“法術?”

“對,法術。”三師兄說道。

“我,我不會,我從來都沒有修練過,沒有法力,怎麼可能學得了法術呢。”易言連忙道。

“呵呵,你有,你身上有靈力,你有靈力自然可以學法術。”三師兄說道:“法術有時候花幾年時間都學不會,有些則只一念就能貫通,更何況,在我這羅宵山中學我羅宵法術,只要你用心去學,自然能夠學會。”

易言知道自己身上有靈力,卻從來沒有感覺到過。他擔心,除了提心靈力之外,還擔心自己學不會,尤其是聽說有些人能夠一念貫通。

他自認為自己不是什麼聰明人,很多東西要想許久才能想清楚。

三師兄又說道:“估計主要是瞭解你的父親身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吧。既然你要去林公那裡,那我傳你躡空法吧。”

易言心中忐忑的走近,三師兄附在易言的耳邊。

易言只聽見風過洞穴的聲音之中伴隨著三師兄的話:“凝神靜氣,踏空如地。”

這聲音雖然有些模糊,卻像是有生命一樣的鑽進了自己的身體內,存在於那若有若無的思感之中。

易言驚異,又有些疑惑,暗想:“怎麼那麼簡單,這個難道就是道家的法咒?”

“聽清楚了嗎?”

“聽清楚了。”易言有些遲疑的點了點頭,並不自信,他怕自己聽錯了,或者還有些沒有聽到。

“可是……”易言又想再言,三師兄卻制止道:“你聽到什麼就是什麼,不要懷疑。修行別人傳授的法術首重信,次則悟,唯有信法,方能生法。我傳你的是羅宵法術,你信了,便能躡空而行,若是不信,那便只是一句空言。以後你若能夠從天地間學到法術時自然會知道,我們修行的一切都在這個天地間。”

“你是要去林公身邊,那我就送你四個字吧。‘細心、忍耐。’這本就是你性格之中的東西,你應該能夠做到。現在呢……”他笑了笑,說道:“你要做的就是將躡空術練成。”

易言知他是為自己好,連聲稱謝,卻又不知道該怎麼稱呼。

這時王肅說道:“林道長授你羅宵法術,你可稱他為三師兄。”

三師兄只是笑著,任由易言喊了一聲三師兄之後才催促他去練躡空法。

雖然易言沒有拜入羅宵,卻是實實在在的得了羅宵一樣法術,叫一聲三師兄再正常不過了。

易言聽了三師兄的催促,依三師兄之言,來到一邊空地上靜心凝神,想象著這虛空是一塊實地,能承受人之重力。卻只見他抬起腳又放下,一隻腳都站的痠麻,另一腳不斷的在虛空之中踩著,許久後,仍是一點感覺也沒有。

他心中越發的慌亂,沒有聽到身後有任何的聲音。正當他想放棄之時,身後傳來三師兄的聲音,只聽他說道:“你閉上眼睛,想著我告訴你的咒語。”

易言依言閉上眼睛,他心中卻害怕,因為他此時心中慌亂,沒有絲毫那種玄妙感覺,他認為自己並不能練成這法術,一年都未必練得成,何況是這短時間內。

儘管如此,他依然是閉上眼睛,去想那一句‘凝神靜氣,踏空如地’,並且默唸著,一遍又一遍的念著,本來他以為這依然是無用之功時,可當他念到第七遍時,他似乎感受到了身內出現了一絲暖流,緩緩的擴散開來。

身體之中有了變化,他心中驚喜,不敢睜開眼,怕這一點異處消失。依然一遍一遍的念著,那一絲暖流越來越濃重,越來越清晰,自身體最深處湧起,散於四肢百骸之中,他的雙腳在交換著踩踏,這時也微感有異,腳下像是踩在了水中,沒有水的清涼,卻有水的那種浮力。

那淡淡浮托之力讓他心花怒放,他一隻腳在那裡試探著踩,輕輕的踩,提著心氣的踩。那種腳下有氣流凝結託著腳的感覺越來越明顯。同時感覺自己像是出現在水中,空氣有了浮力,讓他整個人都有些浮動,他的雙手像是在水中一樣揮動,控制著身體的平衡。腳下則是努力的感應著那空氣之中的著力點,踩著踩,腳下感覺又有變化,像是一張絲網,只要稍用大力就斷了散去。

他摸索著,感應著,

他也不覺得累,他自己也不知道到底過了多久,嘴裡一遍遍的念著那一句似咒非咒的話。終於,他的右腳踩上去了,那一團柔和的虛無空氣承受住了他的身體,整個人都站上去了,雖然不高,但是他卻知道自己成功了。

體內那股不自從何而來的那一絲暖流擴散到全身,越來越明顯、濃郁。本來感應不到的靈力第一次被易言清醒時感覺到,他心中有一種感覺,即使是靈力再次退去後,自己還能再尋找到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