蹄聲震撼如雷,馬刀在黑夜中閃爍的光芒亮成一片,騎兵師以凌厲的攻勢猛攻敵人的右翼側面,一路斬殺驚慌的印第安人的陣地,就如利斧劈木般切入敵陣。-與此同時,中路指揮官野田佳彥指揮十五萬中軍步兵毫不停頓地轉入了進攻,他親自高舉著軍旗站在了中軍後方的制高點。

脅從軍中的山本步兵師長身先士卒的衝鋒在前,大吼著衝向西班牙軍隊,頓時,西班牙火槍騎兵前排的火槍手都瞄準了他,一瞬間,他身中無數子彈,臨死亡前,他撕心裂肺地大吼道:“戰士們,跟著我──衝啊!”“衝啊!”各族士兵勇氣倍增,跟著他們的將領,奔騰向前。

脅從軍戰士們大聲地咆哮著,好多勇悍的日本一馬當先地殺入了印第安人與西班牙人的佇列,緊接著是各族的脅從軍士兵,也跟著洶湧撲進,最後是一排一排的弓箭手和火槍手,並且非常卑鄙地專門以西班牙那些帶著軍銜地軍官為靶子──每倒下一個軍官,該地段的西班牙兵立即失去指揮陷入混亂。

被撲面而來的大軍圍殺,西班牙和印第安人方陣的每一面都同時受到衝擊,藤田師的騎兵狂暴地旋轉著,在方陣中衝開了無數缺口,一行行阻擋的步兵都被馬蹄踏爛,倒在地上不見。

但同時,無數的刺槍也插進了馬腹,騎兵滾落馬下,也有無數的子彈射中了戰士們的身體,戰鬥異常激烈,很快就屍橫遍野。受到三面強勢兵力的突擊,尤其是騎兵軍突然從左路切入,西班牙與土著軍攻勢立即被壓制、停頓下來。

這些信奉西班牙傳教士口中的上帝地印第安人儘管驍勇,但他們本來就不想打仗,是被西班牙人威逼利誘來的,他們如果不來,族群將會被西班牙人屠戮一空的,在洶湧激烈的戰鬥中他們漸漸失去了鬥志,盡了最大能力還是抵抗不住脅從軍絕對的優勢兵力,滾滾人流猶如山洪海嘯般衝殺而來,抵抗不住這股強大的壓力,他們與西班牙人的陣線被壓制得步步後退,而中華帝國脅從軍的三路大軍則步步前進,越戰越勇。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西班牙與土著聯軍方陣被四面圍攻,脅從軍士兵們在一點點地將他們侵蝕、消滅,便如冰塊在陽光下消融。西班牙人混雜的土著人組成的極右的那個方陣,暴露在外面,幾乎一經接觸便全部被脅從軍消滅了,剩下的西班牙部隊和印第安人的部隊縮小範圍,繼續應戰。藤田騎兵師切入了西班牙軍的中路,他們直奔大旗殺去。

在西班牙人的指揮下,印第安人組成的土著兵也殺起了蠻性,不用那些西班牙軍官發號,他們自覺地就圍在西班牙大旗下面集結,尤其是西班牙火槍兵們,戰馬靠定戰馬,肩膀並著肩膀,人群圍得稠密無比,火槍口向外密密實實地護住大旗。一瞬間,野蠻的廝殺開始了。

子彈呼嘯著,無數的生命消逝,無數的身體變成了冰冷的屍體,刀卷了,槍折了,火槍沒有火藥了,雙方的士兵冒著彈雨,拿著武器撲身上前,步兵將騎兵硬生生從馬背上拖下來,便在地上扭打著滾成一團,掐脖子、戳眼睛、撕頭髮、咬喉嚨,無論是脅從軍士兵還是土著兵和西班牙火槍騎兵,在這一刻,大家都變成了只為戰鬥本能生存的野獸,用生命譜寫地域的樂章。大文學

在馬群的呼嘯中,在滾滾煙塵中,到處都是恐怖、熾熱的鏖戰,火槍發出的子彈呼嘯聲和“叭、叭”聲、武器格擋的鏗鏘聲、受傷者被馬群踐踏發出可怕的慘叫、死者撲通的倒地聲,在兵馬激戰的漩渦中,在那飄揚的西班牙大旗下面,血流如渠。

野田佳彥也率領大隊人馬衝破了西班牙軍隊前線佇列上前援助,進攻者再次對大旗完成合圍,包圍圈被壓縮得漸漸縮小,西班牙人與印第安人的人數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減少,眼看著不是這路大部隊的步兵就是那路的騎兵師地脅從軍士兵即將奪取西班牙大旗了。

兩軍互不相讓地搶奪起來,互相砍殺,寸步不退。頃刻間接觸戰鬥中心地數百人都是遁體鱗傷,鮮血噴湧,但誰都不肯退讓,誰都不肯放手!在西班牙大旗圍攏的西班牙騎兵們射擊了一槍後,他們迅速的替換了戰鬥殺了上來,這是勇士對勇士的廝殺,千萬條血淋淋的嗓子在同聲吼叫助威:“奪旗!奪旗!”、“殺呀!殺呀!”聲勢驚天動地。星光下的廣闊平原,雙方二十多萬大軍在縱橫衝撞,無數的旗幟在起伏跌宕,軍隊前進排山倒海。風吹雲舞,軍旗在頭頂獵獵作響,李龍靜靜站立,眼中冰冷的像北極的寒冰,發出嗖嗖的冷氣。

俯視大地令他有了種凌駕萬物的錯覺,彷彿大地就是自己的棋盤,那無數的兵馬就是自己手中的棋子,整個戰爭不過自己遊戲的棋局罷了。在他的一聲聲地命令下,成千上萬的人便遵照這個命令行動,他們集結、衝鋒、廝殺、流血、死亡,無論是敵方還是我方,他們憎恨和熱愛的對像都是自己這個改變歷史的主使者,正在下方的幾十萬人,他們生與死,千萬個家庭幸福與災難,整個國家的氣運,大地的興衰,全部由於自己轉瞬而過的念頭。

隨著西班牙大旗被一名脅從軍騎兵砍斷,西班牙的主帥在混戰中被一顆子彈射死,西班牙人的鬥志逐漸被瓦解,漸漸地抵抗力量也減弱了,那群印第安人更是在第一時間紛紛投降或逃跑,而剩餘的五千餘西班牙人也看清了局勢,紛紛投降了。

與中華帝國軍隊在北美洲一路高歌猛進和國內幾乎一邊倒的輿論支援不同,法國、英國、西班牙內部在北美洲全面失守和戰鬥的連續失敗的訊息傳來後,各個國家地高層統治者和國內各階層都瞠目結舌。

由於兵力的折損和與荷蘭人正在進行著戰爭,英國國王查理二世為了統一對和談的看法,於十月二十九日在倫敦召開三國三方軍事會議。在會議上,英國人認為繼續打下去將會危及到本土利益,認為在尚未遭到強大的中華帝國軍隊致命打擊之前應該試探和談地基礎。而西班牙人和法國人的海軍方面的將領堅決主張繼續打下去。

英國海軍將領說道:“我們沒有打聽水有多深便匆忙的開始涉水了,大家都知道中華帝國海軍的實力,根據情報,他們的海軍已經跨越了北冰洋行駛入大西洋海面上了,如果再不和談,我們的本土將遭受中華帝國海軍的襲擊。”英國人不能不緊張,畢竟他們在歐洲的北邊,中華帝國的艦隊距離他們本土最近,第一個收拾他們簡直是最簡單不過的理論了,中國海軍自然會先打近處的敵對國家。但是他的話讓英國國王查理二世都不同意,畢竟他承受不起放棄北美洲新大陸如此大的肥肉,所以,他寧願與荷蘭和談,西班牙人也是,與中華帝國經過了多年的打交道後,他們可以預見到,中華帝國的胃口可不止北美洲北部和中部這麼簡單。

自從149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以後,葡萄牙、荷蘭、法國、英國等接踵而來,各國陸續在北美洲建立了一些侵略據點。在英國於大西洋沿岸建立第一批殖民地之前,已有6個歐洲國家的探險家勘察過美洲的海岸。先是葡萄牙、丹麥、義大利、英國、西班牙的水手;然後是武裝的西班牙征服者在16世紀中期從墨西哥長驅北上,在大西南探險;十六世紀晚期,西班牙的聖芳濟削髮僧在佛羅里達、佐治亞、兩個卡羅來納建立了傳教團體。不過首先建立永久性殖民地的還是英國。

十六世紀上半期,西班牙在征服墨西哥和秘魯之後,首先,在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墨西哥灣現今佛羅里達、佐治亞、亞拉巴馬、得克薩斯境內建立殖民據點。此後,又在北美洲建立了包括現今西南部和墨西哥毗連地帶以及中美、南美、西班牙領地相連接的新西班牙殖民地。十七世紀上半期,荷蘭殖民者在北美洲建立了新阿姆斯特丹(即紐約),後擴充為新尼德蘭殖民地。十六世紀,法國在北美洲建立了諾法斯科細亞殖民地,包括現在加拿大東部及美國密西西比河廣大地區。英國從十六世紀也開始在美洲東南部進行探險活動,但大批侵入則在十七世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