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們對射鵰瘋狂地追捧,天啟帝朱由校也對射鵰滿心的喜愛。
朱由校今年十六歲,正是一個人最叛逆的時候。他對從小就開始學習的四書五經充滿了厭惡,對大儒們不屑一顧的雜書卻看得津津有味。
在這樣的情況下,武俠小說對他的吸引力可想而知。
自從客氏將半部射鵰放到朱由校的案頭,朱由校就不可自拔地沉迷進武俠的世界。朱由校的父親泰昌帝朱常洛不得祖父萬曆皇帝的寵愛,導致朱由校自幼也備受冷落。
他的生母王才人被李選侍凌辱致死,使得朱由校從小喪母,性格也偏向軟弱,所以就格外地喜歡那些性格剛強的人。
射鵰英雄傳是金庸大師的巔峰之作,筆下各類人物活靈活現,代入感相當強烈。朱由校不由自主就跟隨著書中的文字,幻想著自己也能成為書中的那些大俠。
用手中劍斬盡不平事,快意恩仇,縱橫四海,那又是何等的逍遙自在。
以往朱由校感興趣的事情只有兩件,第一是幹木匠活,第二是敦倫。自從看過射鵰以後,朱由校感興趣的事情就變成了三件,第一是看射鵰,第二是幹木匠活,第三才是敦倫。
僅從喜歡的順序而言,射鵰對朱由校的吸引力不言而喻。
可惜……射鵰現在還僅僅只是半部,才剛剛進入**,朱由校迫切想要知道後面的故事情節。
於是,每天早上伸著脖子等待客光先八百裡加急送過來更新內容,就成為天啟帝朱由校一天當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這件事情後來被人傳開,有人還特意作了一首詩來形容天啟皇帝朱由校等待看射鵰英雄傳的情形。
詩曰:
京城南望運河船,千里行程路漫漫。
一騎紅塵天啟笑,無人知是射鵰來。
可惜……那個叫尚海尚安瀾的琉球國世子每天只講一次,要是能夠多講一些就好了。
朱由校嘴裡碎碎念著,心裡多少有些怨念。
射鵰在京城,逐漸發酵,醞釀……
時間已經進入天啟元年四月下旬,尚海等人離開船隊,行走在江南的初夏當中。路邊垂柳拂肩,花香醉人,田中禾苗一片青綠,牧童騎著水牛緩緩而行。
柔絲細雨,淡淡的霧氣瀰漫,宛如一副水墨山水畫。
尚海還好,後世走過一些地方,即便是沒去過,電視、電影中也會經常看到。
黃杏、梁剛、段猛等人卻是土生土長的琉球人,何曾見過這樣的風光。見眼前的景象果然如國內傳說中的那麼美,均暗暗稱奇。
果然不愧是天朝上國,相比較而言,琉球國實在是金玉面前的土礫。
袁崇煥作為迎接專員在前面引路,見到梁剛、段猛等人的樣子,心中也是自豪。回頭見尚海依然一副雲淡風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模樣,不由對尚海的評價又提升了一個檔次。
自從認識尚海以來,袁崇煥就屢屢發現這個便宜小兄弟的不凡,心中對尚海的認知也在不斷提高。
初次見面的時候,見尚海與男裝的黃杏態度親密,以為尚海喜好男風,對尚海心生鄙夷;
酒桌上飲酒,見尚海對軍事有獨到的看法,心中大喜,多飲了幾杯,結果鬧出許多的笑話。
雖然覺得與尚海比較投緣,但也僅僅只是將尚海當成一個擁有不俗軍事天分的青年而已;
後來擔任琉球國使團的迎接專員,知道尚海是琉球國的世子,黃杏不過是他的侍女,心中誤會解除,親近感大增,卻也只是將尚海當成一個青年俊傑;
一路北上,尚海吃、穿、坐、臥均與手下等同,毫無紈絝作派,讓袁崇煥微微有些驚訝;
大明官場對袁崇煥不喜,袁崇煥心中鬱悶,只是悶頭在船艙中讀書。
尚海卻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還不貪慕虛榮,推拒了許多迎來送往,一副以公事為重的模樣,令袁崇煥對尚海大為欣賞;
一路同行,尚海為大家講故事解悶,不論眾人態度如何,尚海始終輕言細語,每天定時開講從不耽誤,讓袁崇煥對尚海的品行大為欽佩;
射鵰英雄傳的故事曲折婉轉,趣味性強,人物刻畫入木三分,活靈活現,實在是難得的佳品。
比起目前最流行的那些小說,雖然在文筆上還有些不如,但勝在通俗易懂,雅俗共賞,別有一番不同的風味。
令他都不自覺地迷了進去,恨不能尚海每天能夠多講一些。
而更令他吃驚的是,錦衣衛的特務馮六居然對尚海畢恭畢敬,宛如對待上官,這就讓袁崇煥有些不理解了。
身為大明人,錦衣衛在大明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他的體會比尚海等人深刻無數倍。
別說只是一個琉球國的世子,就算朝鮮的國主,後金的親王,大明五品以上的高官,很多錦衣衛也不放在眼裡。
馮六如此對待尚海,這就令袁崇煥對尚海的神秘,產生了不小的好奇。
如果說剛登船的時候,袁崇煥還只是將尚海當成一個晚輩的話,那現在袁崇煥已經真正將尚海當成了他的小老弟,當成了與他同級別的存在。
袁崇煥早先認為,普天之下,除了熊廷弼可與他袁崇煥比肩外,餘者實在是不足論。
但現在這個名單上卻增添了尚海的名字,可見袁崇煥對尚海的評價到了何等地步。
袁崇煥與尚海走在隊伍的中間,點指著前方對尚海道:“賢弟,我們方才走過的山口就是仙霞嶺,現在已經抵達衢州府境內。
福州府到京城將近6000多里,最難走的一段路我們已經走過,再走不遠我們就可以繼續乘坐江船。
往後將會是全程乘船,過嚴州府抵達杭州府,然後沿著京杭大運河日夜不停地奔赴京城,到那時速度就會快上很多。”
尚海聽到袁崇煥的介紹,瞭然地點了點頭。
“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既然剛好路過,那不如在杭州多停留兩日。一來讓手下們緩緩乏,歇息歇息;二來小弟也打算趁機看看杭州的風景。
早就聽國內來過大明的人稱讚杭州風光甲天下,西湖、富春江、千島湖、天目山俱是難得的去處。
瑤琳仙境、桐君山、雷峰塔、岳廟、三潭映月、蘇堤、六和塔、靈隱寺,都是必去的景點。
揹負酒壺,攜三五好友,朝迎雨露,腳踏晚霞,縱情山水,飽覽大好風光,豈不快哉!”
袁崇煥聽尚海說得有趣,哈哈大笑。開口道:“賢弟既然有如此雅興,愚兄自當奉陪。我們這一路來行程頗快,耽擱上三兩天還是不妨事的。”
尚海見袁崇煥興致頗高,知道袁崇煥心情已經徹底好轉,也鼓掌大笑道:“既然如此,抵達杭州府後,小弟請袁大哥喝酒。至於遊覽杭州的事情,就要靠袁大哥多費心了!”
“無妨,無妨,我以前也只是聽說杭州風景甚美,卻從未去過。此次同賢弟前去,也算是圓了我的心願,賢弟無需客氣!”
兩人談興甚濃,一路邊說邊笑,隊伍蜿蜒前行,曲曲折折繼續北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