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惜恩大叔口中得知,朝貢的最長時間需要一年,可尚海卻沒有這份兒美國時間用來等待。

於是,在尚海的極力要求下,所有的活動一律從簡,沒有必要參加的宴會也全部被尚海推脫。

這樣的做法,不但讓尚海節約了大量的時間,也讓省下一大筆招待費的南居易喜笑顏開,很多事情辦起來也是格外的痛快。

就這樣,在尚海和南居益的共同努力下,以尚海為首,有史以來規模最小的琉球使節團,終於登上前往紫禁城的船隊,開始準備紫禁城之旅。

他們將在大明專員的陪同下,從福州沿閩江到達延平府、建寧府,然後從建寧府走陸路到達衢州府。

再從衢州府北上,經過嚴州府抵達杭州,最後沿京杭大運河繼續北上,途經嘉興、蘇~州、揚~州、鎮~江和濟~南,最終抵達北~京城。

從福州到北~京城,水路兼程近3000公里,晝夜不停也要走將近一個多月。

正是出於時間方面的考慮,數日前惜恩大叔就找到尚海,提出他本人打算留在福州,讓尚海帶領黃杏、梁剛、段猛以及50名護衛前往北~京城。

看著驚訝的尚海,惜恩大叔笑了笑,開口道:“老朽並非不想跟在少爺身邊,只是從北~京城往返福州,快的話也需要兩個多月。

這兩個多月的時間,絕大多數都是在趕路,實在太浪費了。

咱們招募的這些水手雖然經驗豐富,都有過數年的航海經驗,但彼此之間的磨合,同海鳥號的磨合,以及同老朽之間的磨合,都需要用時間來沉澱……

有50名護衛跟在少爺身邊,30名水手去不去意義並不大。

與其讓他們放羊,將時間白白浪費掉,不如讓老朽留在福州,好好訓練訓練海鳥號上的這些水手。

這樣的話,等少爺從北~京城回到福州,這些水手就基本上磨合的差不多了,能夠更好地為少爺效力。”

聽了惜恩大叔的話,尚海什麼都沒說,在這樣真摯的關懷面前,所有的言語都顯得空洞和蒼白。

尚海只是後退兩步,深深地鞠了一躬,好半天才將身體挺直,然後帶著黃杏、段猛和梁剛等人準備登船事宜。

大明天啟元年四月初九的清晨,風和日麗,晴空萬里。沒有後世霧霾的困擾,滿眼都是鬱鬱蔥蔥的翠綠,清風吹來,空氣中似乎都透露著香甜。

尚海等人登上船隊,對送行的惜恩大叔和福州知府南居益頻頻揮手。

惜恩大叔身後是海鳥號上的30多名水手,南居益身後則是他的心腹幕僚汪福臨和一干衙門官員。

送行的場面十分熱烈,雙方就彼此的情感問題,出行的安全問題,以及何日能夠返回等重大問題進行了短暫的交流。

尚海隆重感謝了福州上下的熱情款待,盛讚福州知府上下的廉潔高效。南居益則稱讚尚海年輕有為,回顧了大明同琉球近兩百年的睦鄰友好關係。

同時表示,他將帶領全福州的官吏,高舉建設新福州的偉大旗幟,以效忠皇帝陛下為中心。

左手狠抓讀書識字,教育從娃娃抓起;右手狠抓海匪倭患,爭取做到河清海晏。

尚海對南居益的決心給予了高度的評價,並表示面見大明皇帝陛下的時候,一定會將福州的情況如實進行介紹。

保證不誇大一分,也不貶低一釐,絕對不會讓福州官民的良苦用心付諸東流……

眼見尚海知情識趣,南居益身後的幕僚汪福臨滿意地點了點頭,對南居益的深謀遠慮佩服得五體投地。

透過交好尚海,南居益不但間接地在皇帝陛下那裡留下一個好印象,還趁機將福州境內的那根攪屎棍遠遠地甩到北京,可謂是一舉兩得。

汪福臨的想法並非只是代表他自己,岸邊送行的那些官吏基本上都是這麼想的。很多官吏都在彈冠相慶攪屎棍的離開,沒有攪屎棍唱反調,終於能夠過上幾天消停日子。

想到此行千里迢迢,攪屎棍基本上沒有再返回福州的可能,這些人揮手的動作不由更熱切了幾分。

福州城的碼頭上鑼鼓喧天,紅旗招展,送行的人群揮手的動作整齊而又熱切。

梁剛一身墨綠色的長衫,手中拿著一把摺扇,頭髮也學著尚海的樣子在腦後簡單地扎了一根馬尾,隨著他扇動摺扇的動作不住擺動。

他看了身邊的尚海一眼,笑著道:“表哥,沒想到福州的官員如此的熱情和親切,就連揮手的動作都整齊劃一,真不愧是上國人物。

小弟這心裡……真是說不出的溫暖!”

一旁的段猛手打涼棚看了好一會兒,然後抱著肩膀嘿嘿直笑:“可是……我怎麼覺得這些人是在和袁大人揮手,同你沒有一文錢的關係啊?”

梁剛扇動摺扇的動作停頓了一下,眨了眨眼睛,疑惑地道:“是嗎?可是……我明明看到這些人是在同我揮手啊!”

段猛的眼中閃過一抹促狹,伸出兩隻手彷彿拎小雞兒般將梁剛抱起放到一邊,露出他身後的袁崇煥,然後示意梁剛再看。

梁剛:“……”

碼頭越來越遠,漸漸從眼簾中消失,喧鬧的鑼鼓聲也越來越小,直至完全都聽不見。不理會在一邊耍活寶的兩人,尚海扭頭看向身邊,微微一笑。

“人生何處不相逢!袁大哥,沒想到這一次居然是你親自帶小弟等人進京。

小弟人生地不熟,這一路上就要多多麻煩袁大哥費心了。好在不是外人,到了北~京城,小弟請袁大哥喝酒!”

聽到尚海的稱呼,袁崇煥的嘴角不由自主地抽了抽。

袁崇煥今年37歲,足足比尚海大了19歲,放在一般的大明家庭,這根本就是父親和兒子的歲數。

可如今這個傢伙居然管他叫大哥,最惱火的是他還無法反駁!

想到最終沒有同尚海結拜成異姓兄弟,袁崇煥也暗暗抹了一把冷汗,心中生出些許的慶幸。

同藩王世子結拜,這種事情就看怎麼說。

往輕了說不過是私人行為,沒什麼影響,往重了說卻可以叫做裡通外國。

雖然琉球是大明的屬國,一直以來都相當的恭順,但畢竟是藩屬國,琉球人和大明人又怎麼可能相同。

沒人管也就罷了,一旦被那些宛如瘋狗一般的御史知道,緊緊地咬住不放,那除了辭官歸鄉外,袁崇煥找不到第二條路。

這對於滿肚子抱負的袁崇煥來說,實在是無法接受。

只可惜袁崇煥並不知道尚寧王和王妃的事情,如果他知道尚海管尚寧王叫寧叔,管王妃叫瑛姐,他就不會像現在這樣鬱悶了。

如果覺得本書還可以,歡迎大家推薦和收藏,謝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