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當陽光灑向福州城,照亮福州城中的每一處角落時,尚海已經揉著微微有些發疼的額頭,坐在床上努力回想昨天發生的事情。

記憶似乎只停留在他和袁崇煥兩人嚷嚷著,準備斬雞頭燒黃紙這件事情上面。至於後來發生的事情,尚海無論怎麼想都想不起來。

難道自己莫名其妙同袁崇煥結成了異性兄弟?這種小說中才會出現的狗屎情節居然會發生在自己身上,尚海有些不敢相信。

袁崇煥是英雄也好,是狗熊也罷,這些都同尚海關系不大。

他之所以在昨天努力地結交袁崇煥,並不是想同袁崇煥如何如之何,也並不是想顯露一下自己的王霸之氣,而是為了今後能夠更好地同袁崇煥做生意。

中國是一個人情味兒十足的社會,只要關係硬,人面廣,那很多事情都好辦。所以才會湧現出許多,諸如宋江那樣的人,黑白兩道通吃。

一旦想要做些什麼事情,也是從者如雲,事半功倍。

尚海想要透過海貿壯大,就必須植根於大明,因為大明是整個世界的經濟中心。而想要植根於大明,就必須建立各種各樣的關係。

有現在能夠用得上的,也必須有今後能夠用得上的,而袁崇煥則是大明若干年後的一個重量級人物。

袁崇煥繼任薊遼總督之後,每年過手的錢財就有數百萬兩白銀。手指縫中稍稍漏一點,就足以讓尚海吃喝不愁。

當然,尚海並非是打算讓袁崇煥徇私情,而是打算同袁崇煥進行正當的交易。袁崇煥在遼東抵禦滿洲韃子,最缺少的東西是什麼?戰馬!硫磺!硝石!火繩槍!大炮……

凡是與戰爭有關的東西,袁崇煥統統都需要。這些東西只要尚海能夠提供,只要品質過硬,用誰的不是用,相信袁崇煥也不會拒絕給尚海開一張大大的訂單。

在後世什麼生意最賺錢?黃、賭、毒,而比黃、賭、毒更賺錢的生意則是軍火。

賣給袁崇煥火藥、火繩槍和大炮,不但能夠幫助大明抵禦滿洲韃子,還能賺取不菲的利潤,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

巧的是袁崇煥目前還未得勢,尚海所在的琉球也還未完全穩定,彼此都有很長一段可供發展的時間。

只要將這種良好的關係保持下去,未來不問可知。而尚海也首次對振興琉球,有了確切的目標和足夠的底氣。

尚海正是把袁崇煥當成一個未來的大客戶對待,才有了昨天一系列的表現。他昨天的行為,不過是在同未來客戶喝酒、拉關系而已。

只是,習慣了後世喝酒感覺的尚海,並沒有料到如今的身體對於酒精的承受能力過低,等尚海意識到不妙的時候,已經為時已晚。

稍微捋順了一下有些混亂的思緒,尚海看向床邊的黃杏。就見黃杏坐在床邊的一把椅子上,上半身則趴在床上,兩隻手墊著下頜,側著臉正睡得香。

也不知道夢見了什麼,晶瑩如玉的臉頰有些紅,眼睛卻彎彎的有了笑意。

尚海有些寵溺地看了身邊的黃杏一眼,情不自禁地用手在黃杏挺翹的鼻樑上面刮了一下,然後才穿鞋下地,輕手輕腳地將黃杏抱起,放在自己睡過的床上。

為黃杏蓋完被子,尚海才下意識地將手指放到鼻子下面聞了聞,一股少女的清香似乎還縈繞在指尖。

搓了搓手指,回憶著方才那種綿軟、滑膩的感覺,尚海不禁小聲嘟囔:“知道這個小丫頭發育得不錯,只是沒想到居然這麼有料。

才十六歲就已經長成這樣,再過兩年可怎麼得了。唔……似乎不到兩年的時間了,還有495天!小尚海,還有495天……你再忍忍!”

時間在不經意間快速流淌,很快就進入到大明天啟元年四月。

儘管尚海已經多次提出希望能夠儘快進入京城,不願意再耽擱時間,可是大明固有的官僚體系,還是按照原有的步伐,不緊不慢地向前挪動。

看著顯得有些焦躁的尚海,惜恩大叔只能不斷出言安慰:“少爺,已經很快了,朝貢的程式就是這個樣子。

老朽總共參加過三次朝貢,哪次一來一回都需要花上一年的時間。當初同毛鳳儀大人來到福州後,還要參加福州知府、將軍、督撫、布政司、按察使等人舉辦的宴會;

隨行的學士、醫者、藝人、百工還要與大明各個方面最頂尖的人才進行學術方面的交流;

隨行的商人則需要在大明朝廷的監督下,與福州本土商人進行貿易;

這種活動最長的時間,曾經持續過半年,然後才在專員的陪同下前往北~京紫禁城。

大明有規定,外國使節必須趕在12月20日之前入京,以便參加皇帝陛下在紫禁城舉辦的除夕和元旦慶宴活動……”

聽到惜恩大叔講述他曾經參與過的朝貿,尚海不禁暗自咂了咂嘴,時間持續將近一年,這來回的往返費用、吃穿用度……

惜恩大叔看出了尚海的疑慮,笑著解釋道:“琉球使節在大明的一切花費全都由當地政府承擔,我們是不需要花費一文錢的。

毛鳳儀大人曾經算過,大明為琉球朝貢使每月提供精米三升,鹽、蔬菜、薪火等其餘花費,每月補助白銀五分;

水手等隨從的標準是每日米一斤,鹽、蔬菜、薪火等其餘花費,每月補助白銀一分。

使節團進京朝貢的時候,沿途的地方官府還負責各自境內的行程接送、車馬、食宿等問題。使節團內每人每天還有肉半觔,酒半**,吃得比在琉球國內還要好。

而使節團歸國時,大明還會贈送一個月份量的糧食和淡水,供使節團海上使用。”

看見惜恩大叔捋著鬍子笑得眼睛眯成了縫,尚海再次咂了咂舌。尼瑪,這哪裡是朝貢,明明是公費旅遊好不好,還一溜達就是一年。

難怪那些屬國都削尖了腦袋想來大明參加朝貢,有這樣的好處,傻子才不來呢!

這也就是大明,經得起這樣的花費,換成琉球國,早就不知道破產多少回了!

尚海覺得朝貢這種事情,同後世的那些鄉下窮親戚進城一樣,同樣都是好吃、好喝、好招待,臨到要走的時候,還要大包小包地拿上一些。

這種行為,對住在城裡的親戚自然是一種負擔。不過……尚海如今扮演的是那個鄉下窮親戚的角色,這種打秋風的感覺……真爽!

如果覺得本書還可以,歡迎大家推薦和收藏,謝謝!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