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與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紐西蘭等國家元首協商舉行政府首腦會談,不要讓親近我們的國家感到寒心,英格蘭不能陷入孤獨無助的地步。約翰遜這裡你去應付,儘可能安撫他們。”

“我明白了,我會立刻責令外交部和內務部做好準備,適當讓出蒙特哥航線的利益應該能讓他們明白,英格蘭是帶著誠意和他們交談的。”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約翰遜如此說道。

“你的意見很好,只要他們願意站在英格蘭這邊可以適當妥協。”

女王的腦袋很清楚僅僅憑藉幾句不輕不重的話,其它國家不可能會停手的。只能從軍事,政治,經濟等各個領域做出一副“隨時反撲”的樣子,才能讓這幫彼此你爭我奪了幾百年的老鄰居們,意識到不可能從英格蘭這裡拿到任何好處。

但是對策永遠是對策,相信歐洲那邊很快就能拿出對應的策略來反擊英格蘭,論起整體實力英格蘭滿打滿算或許可以持平一個法國,雙方都是核大國而且都是五大常任理事國成員,如果法國拉上德國那英格蘭還能勉強應付,可要是整個歐盟都壓上來,伊麗莎白三世只能做好最壞的打斷,那就是拉美國人進場來制衡歐盟。

但那並不是明智的選擇,伊麗莎白三世和歐盟其實都不喜歡美國人進場,別看大家好像關係很鐵似的,實際上歐洲和美國的矛盾只深不淺,只是平時被中州和俄羅斯的問題給壓制著呢。

實際上雙方關係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商業衝突,軍事問題,外交不和(圍攻光明頂那張圖太經典了),如果不是英國這根攪……咳咳,當年玩脫歐一下子玩脫了,也不至於和歐盟掰扯到這個地步,直接導致英聯邦國家離心離德,自家後院還燒起了鬧獨立的大火。

英國光是要滅自家後院的火都心力憔悴了,還得配合美國戰略派出自家唯一的航母去中州地盤搞事情。國際上很多國家都在用看笑話的心態看待這件事情,它們用屁股想都能知道這件事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真打起來美國人都不敢那麼接近中州的地盤。

伊麗莎白三世當然也知道這是一步臭棋除了丟人沒啥用,但英格蘭是被架在火堆上了,下去就是歐盟那個火坑,不下就是美國的嘴邊肉裡外不是人。所以她能怎麼辦?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

“不過,如果神話真的成為了現實,對於現在的大不列顛而言倒是一劑強心針。”

伊麗莎白三世在想的是如果能讓石中劍的傳說成為現實,而持劍人又能效忠白金漢宮甚至最好是忠於自己的話,那對於穩定大不列顛的分裂局勢,和在國際上進一步提升英國威望,將有著巨大的幫助。

伊麗莎白三世將這本童話書籍放到辦公桌上,她已經從約翰遜那裡得知,石門背後的世界是任何人都能進去的,也就是說石中劍的選拔沒有任何人種,立場等限制,對於伊麗莎白三世而言這並不是個好消息。

因為這豈不是意味著法國人也能參與進來拔劍?如果讓法國人拔出了英國的聖劍那簡直是國恥。不行,就算世界人都死光了,英國也決不允許一個法國人拔出石中劍,伊麗莎白三世寧可把它重新沉入泰晤士河裡睡上一千年。

“約翰遜,首先把所有非英國人統統排除,持雙國籍護照者也排除。”

“遵命,女王陛下。”

伊麗莎白三世又想了想,然後說道:“然後從國際形象上而言同性X,雙性X也統統排除,有任何特殊癖好的人也不能參加,從人種上首先排除黑人,其次是阿斯蘭人(伊)和華裔,最後是少數印第安地理人種(墨西哥為主),如果把這些人都排擠出去,我們還有多少能參加選拔的國民。”

約翰遜想了想,他給出一個不怎麼具體的資料說道:“關於這點還是需要具體統計,但以目前英格蘭總人口為6200萬,有色及其它人種佔據12%,所以我們應該還有……”

“如果把蘇格蘭人,威爾士和愛爾蘭人也排除在外呢?”

忽然間,伊麗莎白三世像是想到了什麼一樣,臉色頓時陰沉下來。她想到的自然是萬一這三個人種中有人拔出了石中劍,那這些人是會選擇效忠英格蘭皇室,還是像幾百年前的華廉威爾士那樣掀起反抗英國的叛亂?

“女王陛下,我能理解你的想法,但我必須說這些人目前名義和實際上都屬於英國公民,如果把他們也排除在外的話會引起嚴重的後果。”

“是的,我明白約翰遜,我明白。”

女王陛下緊皺著眉頭,這一刻她很難控制自己不去想。

約翰遜嘆口氣,只能繼續說道:“威爾士,愛爾蘭,蘇格蘭的人口加在一起大約1300萬人左右,在排除其它有色人佔據的12%數目,英格蘭總共可以參與選拔的人數在3800萬人左右,再去除同性戀,雙性戀以及雙重國籍的持有者,再去除老年人,幼兒,殘疾人,精神病患者的話——2200萬人,這就是英格蘭的極限了。”

伊麗莎白三世揮了揮手,示意不用再說了。

一個堂堂五大常任理事國竟然只有2200萬符合標準的國民,說難聽點這人數還不如中州的魔都人多呢,以一個城市的人口數量去選拔需要整個國家認可的王?伊麗莎白三世斷然的表示拒絕,她的目標是想要重整大不列顛,而不是分化國民和助漲叛亂氣焰的。

這種方式只會激化本就矛盾重重的國內問題,蘇格蘭人和愛爾蘭人肯定會當場炸鍋,到時候可就不是幾次暴力遊行了,而是真正的劃清界限要動用軍隊平叛了,但那必然會對整個英國,乃至是女王的威信造成極其沉重的打擊。

其次就是這個國家生活的居民終究都是她的子民,而她不僅是英格蘭人的女王,還是整個大不列顛的女王。

“忘掉我剛剛的話吧,約翰遜。是我陷入了狹窄的視野裡,差點重複了和祖先同樣的錯誤。”

“我是大不列顛的女王,所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眾都是我的孩子,不管是蘇格蘭人,威爾士人,愛爾蘭人,還是其它人種——我是大不列顛的女王,也是他們所有人的王。”

伊麗莎白三世端坐著的姿態,顯得更加偉大而又包容了。

“您的心胸讓我深感欽佩,女王陛下,毫無疑問您做出了最正確的選擇。”

“只是希望這份選擇不會把王室推進火海,更不會讓我丟掉王冠。”

伊麗莎白三世猶豫了一會,又補充道。

“還有唯獨黑人不行,這是我的底線。”

約翰遜很想說這一點都不政治正確,但看到伊麗莎白三世那滿是嫌棄和惡寒的目光,果斷選擇閉口不言。而且說實話想象一個黑人成了亞瑟王?額,確實挺噁心。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