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未來的臺灣大區還是臺灣省的行政規劃,儘管已經有元老參照舊時空的設定搞出了十五個縣兩特別市的規劃,但是實際上在1632年的臺灣,元老院只設定了一個高雄特別市外加一個農墾旅團的建制。大致來說,高雄市市政府管市區,旅團管市區之外的地方。

【新章節更新遲緩的問題,在能換源的app上終於有了解決之道,這裏下載 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同時查看本書在多個站點的最新章節。】

方案的最後,單獨羅列一章,敘述了“為元老服務”的相關設定,如墾丁元老別墅區,日月潭元老度假村,北投元老溫泉療養區等等特別專案。當然了,這純粹是為了拉好感,這些地方二十年後能不能成為“熟地”都不好說。阿里山地區,實際要等日踞時期修通了爬山鐵路才有了旅遊價值。他現在寫這些,不過是給元老院畫個大餅而已。

雖然是畫大餅,也得到了魏八尺同志的熱烈響應,要說大餅,他比關山躍畫的更專業,氣魄更大,以至於每次開會,有三分之一的時間大家都在聽他的描述“臺灣開發計劃”。關山躍對此倒是並不反感,誰沒有點夢想呢?何況這方案確實撰寫的不錯。

具體到農業開發這一塊,關山躍就現實多了。這次登陸臺灣主題是發動機行動。從某種意義來說,是因為要搞發動機行動,需要一個大型的轉運基地,臺灣開發才會被提上日程,本質上和佔領濟州的行動是一碼事。

在這個前提之下,“開發”只是為了“轉運難民”,順帶著再安置部分難民,搞搞農業生產之類。農墾的受重視程度實話說也很有限。關山躍看了看具體任務列表,顯然“建設”的成分更大一些。包括新市區和幾個大型的難民營地、檢疫營和碼頭。

農業開發只是在發動機行動穩定運轉起來之後才會展開--一開始的披荊斬棘開闢基地的工作並不需要他去幹,這都是洪勞軍和史大富這些建築工程方面的元老的事情。等他們將碼頭建好,道路打通,他率領的農墾旅團才會正式登陸。這可就省了不少力氣了。關山躍對D日的往事記憶猶新,一點都不想把這些事再重溫一遍。

在亞熱帶地區開墾是一樁勞民傷財的事,特別是在缺醫少藥的狀態下。從衛生的角度來說,未開發過的熱帶、亞熱帶地區,理想的居住地顯然是海濱,這是自古以來無數殖民者用生命總結出來的經驗,

城市固然可以建造在海濱,海濱卻並不適宜農業,海潮對海岸的侵襲和地下水的鹹鹵化都嚴重制約農業的發展。在舊時空,臺南地區的海堤是在日踞時期才最後建設完工,在此之後,海濱地區才進入了大規模農業開發的時代。

以元老院現在的能力,修築海堤不啻於痴人說夢。因此,在經過多方諮詢和查詢資料之後,農委會將高雄的農業生產放在高屏溪流域--舊稱為下澹水溪。之所以叫高屏溪是因為在舊時空它是高雄和屏東之間的行政區域界河。

下澹水溪是臺灣的第二大河流,雖然只有短短的171公里,但是流域面積超過三千平方公里,水量充沛,是舊時空高雄和屏東的工農業和生活用水的主要來源。

在臺南的農業開發史上,福建移民對高雄地區的農業開發最早就是這一區域展開的,在這裡開荒種地,短期內生產多餘的糧食供給外地大約做不到,但是一年開荒幾萬畝,做到高雄地區糧食自給自足還是沒問題的。

具體的位置,就是舊時空的風山鳥松大寮這一區域,這裡有澄清湖可以灌既。澄清湖舊稱大貝湖,東側還有一個可以調整水量的小貝湖,南側有鳳山溪可以取水。

但是在1837年曹公圳完工前,這裡的產量必須看天吃飯,很不穩定。所以想要發展農業,得讓曹公圳這個水利設施提前二百年出現。這一區域在19世紀末期灌既的水田有明文記載:6500公頃,在19世紀的正常年景下收穫的糧食可以養活三十五萬萬人。

至於說缺點,那就是這個農業開發區距離高雄市區多少有些偏遠了。駐紮在高雄的海陸軍難以有效的輻射保衛這一區域,必須有相應的自保自衛能力。

“如果能太太平平的開墾,直接搞幾個農場不就是了。還要我們屯墾兵團做什麼?這就是武裝屯墾的優越性所在。”

要“深入不毛”,衛生問題就得提上議事日程。無論是顏思齊開臺,還是鄭成功收復臺灣,再到清朝大規模的墾殖,甚至日據早期,各種傳染病肆虐是影響臺灣開發的主要因素。也是元老院當初否定臺灣開局的主要因素之一。

顏思齊和鄭成功均是在臺灣生活不久就去世了,雖有一些其他原因,而最主要的因素還是“水土不服”。儘管關於他們去世時候的病症史料所述不詳,但是現代醫學研究他們很可能是因為感染了某些亞熱帶流行病而去世的。

臺灣傳統記載上經常被描述為瘴癘兇勐之地,初次遠道而來者往往病死甚多。《海上見聞錄》敘述國姓爺鄭成功徵臺時,其將士“初至,水土不服,疫癘大作,病者十之七八,死者甚多”。

按清人的記述,去臺有“十去,六死,三留,一回頭”的說法。這“六死”之中,除了少數死於和原住民的衝突之外,大多數是亡於各種疾病。即使到了十九世紀,臺灣的開發程度已經大幅度提高,入臺死亡率依舊居高不下。

中法戰爭時,淮軍名將劉銘傳守禦北臺灣基隆一帶,上書報告“其地瘴煙風雨,寒燠不時,將士隨臣身臨前敵,死於戰陣者十分之一,死於瘴疫者十之四、五,其幸而存者,類皆瘴癘鋒鏑餘生,恍如再世。”

1874年的牡丹社事件:日軍登陸臺灣屏東共停留了七個多月,三千餘名日軍以優勢兵力與裝備,輕易擊敗臺灣原住民,僅戰死12人,但卻病死561人。

清廷於同一時間,也派遣淮軍馬步十三營來臺駐守,一年內的傷病亦十分嚴重。最後不得不在第二年內渡返回。據沉保楨奏報:在臺灣埋葬的清軍將士將近兩千人。期間還死亡文武官員一百一十人,其中僅有六人是陣亡。淮軍三名記名提督均在臺灣病故。

如此可怕的疾病死亡率,若非元老院已經有了相當規模的醫藥工業和對疾病發病和預防原理有了充分的瞭解,否則大規模的拓殖臺灣就是一樁極具風險的行動。

根據衛生口的推測,臺灣的各種流行疾病中最難對付的疾病是瘧疾,不但難以預防,就元老院目前的醫藥水平來說也難以有效的治療。

關山躍在製藥廠籌建和生產階段都為裝置製造和除錯出過不少力,和藥廠的元老們比較熟悉,知道衛生口能用來對付瘧疾的除了從舊時空帶來的藥物之外,就是從葡萄牙人手裡進口的來自新大陸的奎寧樹皮。不論是前者還是後者,數量都遠遠不能滿足需求。青蒿素萃取的試驗雖然獲得了成功,但是要量產還有一個原料商業化種植和化學萃取劑製造的前提,所以只能算是提上了議事日程。

他特別關心這個問題是因為農墾要深入內陸不毛之地屯駐,而不是待在“相對衛生”的海濱,沒有藥物的話,內陸的屯墾點很快就會被瘧疾消滅。這在非洲和美洲的拓殖歷史上是不乏其例的。

根據海天號的報告,臺南平原還處在未開發的狀態,池澤密佈,植被茂盛,蚊蟲肆虐。蚊帳、防蚊帽和防蚊防護服都是必備的。藥品也是必須的,就算沒有抗瘧藥物,好歹也得有些驅蚊藥。

但是驅蚊藥也不好找,舊時空的避蚊產品主要是兩條線,一條是擬除蟲菊酯;另一條則是DEET(N,N-二乙基-3-甲基苯甲醯胺),別名避蚊胺,是舊時空超市裡驅蚊防蟲產品的主要成分,用水稀釋成不同濃度後,可以有效避免蚊蟲叮咬。

然而他到了藥廠跟齊博士聊了之後才發現,擬除蟲菊酯這東西目前他們還不能化工合成,走得是除蟲菊規模化種植,然後進行萃取的技術路線,成本高就不用說了,產量還上不來。而DEET的合成也僅限於實驗室條件下,規模有限,成本很高。在關山躍的軟磨硬泡之下,齊博士還是答應試著幫忙合成點。不過大頭他已經想好了,靠別人靠不住,還是先去農相那邊搞些種子和種苗,建立起屯墾點之後自己種自己提。到時候在臺灣建成個新的製藥廠,主攻植物提取物,用現代科學改造傳統中藥,說不定能為中醫藥走出一條新的路。

他選擇的兩種作物一是奎寧――它本身就是亞熱帶=熱帶作物,舊時空主要是在雲南引種。農委會在臨高南部山區也進行了引種,目前雖未形成規模化的種植園,但是已經能培育出種苗來。臺灣雖然沒有引種紀錄,但是水熱條件應該較之海南更為適合。種出奎寧來他是有信心的。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