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衛昭雪返回時,故意買了一些饅頭,而不是飯糰。

正好碰到李諭送巖崎小彌太他們返回,於是有意無意間露出了自己買的東西。

李諭當然注意到了這些小動作。

不過他還是起了疑心,暫且觀察一下吧。

輪船終於要啟航前往舊金山。

在他們走後,高橋義雄把對李諭的採訪錄發在了《時事新聞》上。

如今這份福澤諭吉創立的報紙銷量還是不錯的。

引起的反響自然也不小。

本來進化論已經夠顛覆,李諭直接說人類與大猩猩的相似度高達98%,更加讓人大跌眼鏡。

何止高橋義雄,大部分民眾都無法接受。

在很多人理解裡,簡直就不是進化論了,莫非進化這麼多年就進化了2%?

很多人繼而將其上升到倫理學角度:民眾感覺單單是人類,差距就夠大了,甚至分三六九等,而猩猩猴子算什麼?又或者猩猩猴子能能繼續進化成人類?

如果李諭看到這些評價,肯定會想要再寫一寫《猩球崛起》的劇本。

但估計會被罵死……

日本肯定是有保守派的,相信相對論的人本來就有限,現在不少人直接開始登文反駁。

只不過現在生物學還沒有進入微觀領域,李諭確實沒有什麼太好的方式反擊。

好在文章只是發在日本,並沒有引起過大的聲浪。

但有些李諭的支持者顯然還是更相信李諭作為一個科學頂流的判斷,比如夏目漱石就興奮地撰文寫道:“奇哉妙哉!人類與動物的差距竟然如此小,堪稱進化中的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而我們的社會中,很多時候豈不也是微妙的差距卻能造成局面大相徑庭!我想大家更應該深入思考背後的哲學意味。”

好吧,夏目漱石直接又上升到哲學角度了。

不過李諭自己知道,生物學的真正發展還要晚上半個世紀,這東西那是真的太尖端。

畢竟生命堪稱宇宙中最為精細的結構體,其隱藏的眾多秘密遠遠沒有發現。

魯迅也支援李諭,指著報紙對蔣百里說:“原來差距這麼小,我就說有些朝廷大官蠢得連只猴子都不如。”

蔣百里說:“這話你回國可不要亂講。”

魯迅說:“現在可不興文字獄了。”

蔣百里說:“只怕有心人惦記。”

當然迅哥能夠爆發自己的批判天賦,真心要等到大清沒了以後。

這些西方科學裡對他來說同樣很顛覆的東西,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的創作。

而當數十年後,基因測序出現,大家才發現李諭這位頂級科學家早早就做出了斷言。人們更加盛讚其超前的眼光以及深刻的科學觀。

不愧他位列二十世紀上半葉最頂級科學家的名譽。

——

航行十多天多少有些無聊,李諭準備再搞幾個專利出來。

自己要是想成為博世那樣的汽車供應鏈與智慧財產權巨頭,肯定手裡要有足夠多強有力的專利。

李諭很快在車上畫出了汽車後視鏡與安全帶的設計草圖。

是的,此時的汽車並沒有這種極為關鍵的零件。

原因嗎,自然是馬車也沒有。

汽車誕生之初很多理念難免無法脫離人們對馬車長久的印象。

可在後世,隨隨便便任何一個人都知道交通工具最重要的是安全。

——

呂碧城繼上一次長時間坐火車後,這次又乘了超長時間的輪船,真是把如今最先進的旅行方式體驗了個遍。

“原來這才是走向世界的人生。”呂碧城非常興奮。

李諭笑道:“火車與輪船,現在海陸空就差一個空了。”

“你說的空中旅行真的可以實現?”呂碧城仍舊有些感覺難以置信。

“怎麼,我說的話有哪一次錯過?”李諭說。

“沒有倒是沒有,但實在是不知道可以用什麼方式實現。”呂碧城說。

“實際操作起來的確沒那麼簡單,但其背後的原理倒是沒那麼複雜,其實就是伯努利原理,利用了空氣的壓力差。”李諭說。

“壓力差?”幾個學生湊了過來,李諭以前在府上就動不動給他們講講科學,大家非常喜歡聽。

“是啊,有了壓力差,就可以浮起來。”李諭說。

近衛昭雪說:“浮起來?那不就和輪船一樣了?”

“如果硬要說的話,可以這麼理解,”李諭說,“不過具體的實驗過程十分艱辛,畢竟接近200年前人類就知道了伯努利原理,直到現在還無法實現上天的夢想。”

李諭沒法給他們講太深入,因為流體力學的難度在經典力學各大領域(如什麼理論力學、彈性力學、結構力學、材料力學、土力學等)裡是出了名的。

不少一直到李諭穿越前都無法解決的微分方程就來自流體力學,比如挑戰人類極限的納維-斯託克斯方程。

這東西很多人可能沒聽過,但韋東奕韋神應該都曉得,他研究的就是此方程。

具體是什麼不用去試圖瞭解,只需要知道它關於流體力學的一個分支,然後巨難,不是尋常人能夠染指的東西就足夠了。

剩下的,都是神之領域。

話說實際上飛機到底為什麼能夠飛行,完全準確的答桉目前也無法給出。

不過已有的理論知識及風洞模型、龐大的試驗資料足夠支撐它安全平穩飛行。

近衛昭雪沉思一會兒問道:“這麼說來,如果能夠輕易上空,各種制高點豈不失去意義?我指的是看到一些關於歷史的書籍中,往往提到制高點能夠俯瞰戰局。”

胡嘉言立即表示贊同:“昭雪說得對,我也曾在書上多次看到過這樣的例子。”

“你們又忘了一句話,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李諭說,“到那時候,人類又會有能夠往天上發射的大炮。”

近衛昭雪手指攥了攥:“這也會實現?”

“相信我,會的。”李諭說。

呂碧城說:“這樣子還有個頭?大家豈不還會爭鬥下去?”

她還真是個世界主義者,是反戰行列的。

近衛昭雪讀過李諭的博弈論,雖然沒完全讀懂,但此時有點體會出意思:“是長久的博弈?”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李諭意味深長地說了一句:“是啊,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近衛昭雪並不理解這個詞語。

李諭想到現在哪有武俠問世,的確沒有人能夠明白他所說的“江湖”和解。

只好說:“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大海中已經演化了上億年,同樣沒有改變。”

“上億年?不會是佛家的概念吧?”呂碧城問道。

“實實在在的上億年,地球的生命存在的時間極為漫長,曾經還有過極為可怕的生物。”李諭說。

胡嘉言感覺越說越玄乎了,問道:“可怕的生物?”

“幾千萬年前,地球上曾經有一種可怕的爬行動物,體型巨大、兇勐異常,西方人稱其為恐龍。”李諭說。

近衛昭雪訝道:“你是在講科幻故事或者恐怖故事嗎?”

“當然不是,”李諭說,“如果將來有機會,你們去歐洲能夠看到它們恐怖的化石。”

好在八十年前,已經有人發現了恐龍化石,不過對其的研究尚在持續中,關鍵是沒有類似碳十四這種測定年限的技術存在。

近衛昭雪返回房間就將李諭說的話一五一十記在了自己的筆記本上,末了還不住感慨:“他到底長了一個什麼樣的腦袋?真想鑽進去看看,怎麼什麼都知道,偏偏講出來又如此信誓旦旦!”

到達美國後,幾人乘坐火車穿越美國大陸,先抵達了底特律。

大衛·別克以及鄒周早早就收到了訊息,把工廠收拾得乾淨整潔。

雖然過去沒多久,但是生產流程已經明顯步入正軌。

大衛·別克的才能在這裡得到了發揮,他是個技術狂人,痴迷於汽車技術的研發,尤其是發動機領域。

李諭想搞的正好是高科技方向,大衛·別克在此能夠完全釋放才能。

鄒周和大衛·別克帶領李諭等人參觀了廠房,並且給他講述了最近的進展:“老闆,雖然比預想中要慢一些,但現在電子打火系統的生產非常順利,能夠順利給利蘭先生的凱迪拉克公司完成供貨。”

“很好!一定要保證產品的質量,良品率必然不能有問題。如果產品出現質量問題,我們必須無條件修復甚至補換產品。”李諭說。

大衛·別克說:“其實大部分買汽車的人,一定程度上都會進行汽車的簡單維修,只要是功能上可以滿足,我想就算是偶爾壞一下,也不至於出問題。”

李諭搖了搖頭:“質量與可靠性必須要保證,我們要在口碑上同時打響。”

他作為穿越者,太明白後世豐田為什麼能夠成為全球銷量第一了。

瞭解汽車的應該都知道,豐田成名最大的王牌就是可靠性。

甚至網上都有不少段子。

不過可靠性可以透過技術革新以及嚴格的管理實現,豐田與其他車企的差距實際上在不斷縮小。

發展到李諭穿越前,基本上可靠性已經成了整個產業的共識。

尤其是家用車領域。

因為家用車和效能車由於面向的消費群體不一樣,所以設計初衷也大相徑庭。

效能車或者說豪華車的買家都是有錢人,他們不在乎省油、不在乎可靠性。

但家用車的買家考慮的就是省油的同時也要可靠地開很多年。

這就是為什麼十萬上下的汽車可能超過十年車齡後,比幾十萬的豪華車毛病還要少的原因。

並不是豪華車差,單純是最初的設計及生產理念有差異。

畢竟效能的提升很多時候就是要犧牲一定程度的可靠性。

只不過後來不知道國內為啥瘋狂吹起了豪車的可靠性,不用說,都知道是雷車。

也不是說雷車不好,而是很多人真的吹的方向有點問題。

而且國內的雷車和美國的雷車也不是一碼事。

國內大部分銷售出的雷車都是馬力羸弱的小排量自吸款,美國則是大排量,實際開起來的感受根本不是一款車。

雖然不太喜歡日系,但不得不說日系在一些方面還是推進了整個汽車產業的進步。

所以說歸說,日系能夠崛起的很多優點必須學習。

何況質量本來就是一個關鍵點。

大衛·別克說:“從生產上看,如果過分追求良品率,會導致利潤率嚴重下滑。”

李諭說:“等產品真正鋪開後,這些都是小問題,而且我們的利潤空間本來也不小。而且,後續還有更多新穎的別人沒有的產品要上生產線,咱們的格局到時候肯定越來越大。”

“還有新產品?”大衛·別克問道。

李諭拿出自己的設計圖:“這兩樣東西,將來肯定會是標配。”

大衛·別克看一會兒就明白了李諭畫的是什麼東西:“我曾經在報紙上看到過,有賽車手用皮帶把自己固定在座位上,一次車禍時,只有他倖免於難。”

“這就是設計靈感的來源,”李諭說,“我們必須未雨綢繆,這些專利將來一定會大力推廣甚至立法普及。”

大衛·別克豎起大拇指:“老闆你真是有獨到的眼光,我很懷疑您是怎麼做到的,難道中國有很多汽車?”

李諭笑道:“現在沒有,但我的腦海中可以有,並且將來各國都少不了。”

大衛·別克說:“對此我深信不疑。”

李諭又對鄒周說:“另外,我要討要一些技術工人回國。”

“回國建廠?”鄒周問。

李諭點點頭:“沒錯。”

鄒周說:“我這邊汽車方面的人當然沒有問題,只不過又要繼續培養新工人罷了;但特斯拉先生那邊,人員可能有點緊張。”

李諭嘆了口氣:“這個老特啊!”

很多華工還是很想落葉歸根的,中國人就是這樣,很多人無法放棄自己的傳統。

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國家不喜歡唐人街的原因。

因為很多中國人哪怕加入他們的國籍,自始至終都是以中國人自居。

額,話也沒有說絕對哈。

但至少二十世紀上半葉的確如此。

李諭帶著他們好好參觀了一下工廠。

此時的美國已經成了世界工業霸主,底特律也並沒有像後世一樣成為衰敗之城,如今其可怕的生產能力對眾人的震撼是極大的。

即便胡嘉言出身國內頂級的官商家族,面對如此可怕的生產能力,也不住嘖嘖稱奇:“原來這就是列強的實力,如果英法同樣如此,怎麼可能戰勝?”

他此時突然有點理解為什麼以前的戰爭怎麼都打不贏,堂堂僧王帶領最英勇的蒙古騎兵三萬精銳,面對現代化國家的八千軍隊仍舊像以卵擊石。

以及後來李鴻章手握強大的海軍,仍舊不敢對外開戰的原因了。

近衛昭雪作為日本膨脹的幾代人中成長起來的,看到真正的工業強國同樣唏噓不已,但聽到胡嘉言的話後,卻說:“自古以來就有以弱勝強。”

胡嘉言被嗆了一句,想想確實煞了自己威風,吐吐舌頭:“是我見識狹小了。”

李諭根本不用擔心華工們不願意回國,大家果然踴躍得很。

回去後他們就可以成為妥妥的技術骨幹,只是艱難程度會超過底特律。

這邊看完,李諭當然還要去催催老特。

從電報傳回來的訊息,他已經在著手透過人造閃電再次點亮紐約的夜空了。

李諭知道阻止不了他,只能去看看這場出色的表演,就當一場最為絢爛的煙花秀。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