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房花燭的夜話足足可以省略五千字,只見到沈京頂著個黑眼圈出的房門。

早飯是全家人一起吃的,徐巖一直打眼瞅著黑眼圈的沈京和行走不便的徐媛,實在忍不住笑了起來。

“昨晚一夜沒睡好,”沈京做賊心虛地解釋了一下:“床上到處都是紅棗、桂圓、花生之類的堅果,不知是哪個缺德鬼幹的好事,硌得我找不出一塊平坦的地方睡覺。”

“切”徐巖不屑一顧。這些東西象徵著早生貴子的寓意,你會不知道?誰讓你睡覺來著。

“對了,張王妃說今天讓我們去府上拜見呢!我都差點忘了。”徐媛出來打了圓場。今天是回門的日子,家遠在明州,是回不去了,好在回乾媽家也是回。

“那就出發吧,老廖,替小姐叫個軟轎來。”老廖卻不挪步:“應該是夫人,不是小姐了。”

“嘿,還較上勁了不是,好,替夫人叫個準備轎子。”廖管家這才動步,顯得老成持重。

有點不習慣吶。

朱高熾本來在北平長住,不怎麼回南京。但是不成啊,畢竟父皇在南京,盡孝還得靠近了才成。二弟朱高煦近來是虎視眈眈,大有奪取儲君之位的態勢。父皇沒有表態立誰為太子,這就給那些蠢蠢欲動的官員們以可乘之機。都想渾水摸魚,在這場鬥爭中獲得更大的政治資本。

他的第一謀士叫解縉,此人是洪武年間的進士,從小就足智多謀,現在已經官至內閣,成為事實上的宰相。他對朱高熾的幫助非常大。有一回,朱棣問解縉,朱高煦這個人怎麼樣啊?

這個問題問得很有深意,就是想問問朱高煦能不能做下一任的皇帝。若是一般人,早就掉到皇帝的坑裡去了。解大才子可不是一般人,他急中生智,居然反問朱棣,怎麼才能保證你選的接班人可以維繫大明百年的繁榮呢?朱棣被問住了,趕緊請教解大才子。解縉把答案寫在了一張紙上遞了上去。開啟紙條的那一刻,朱棣會心地笑了。

那張紙上只有三個字:好皇孫。

朱高煦聽到皇宮內部潛伏人員傳出來的情報,氣得把院子裡的石桌都掀翻了。他是武將出身,十分勇武。想到靖難之役,自己隨父親南征北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有好幾次,要不是自己力挽狂瀾,父皇都已經死得透透的了。俗話說:上陣父子兵。父皇對自己是欣賞的,好幾次都有意無意地透露不喜歡大哥的那熊樣。

朱高熾確實胖了點,腿也有殘疾。這樣的人當皇帝,忒沒面子了。況且在靖難之役中,大哥鎮守北平,哪有自己的功勞大呢?可是,千好萬好,就是抵不住大哥有個好兒子,朱瞻基啊。朱瞻基深得朱棣的寵愛,這件事在大明,是人盡皆知的。

還是在朱瞻基很小的時候,朱棣帶著孩兒們一起去狩獵。待到老虎中箭倒斃的時候,朱棣忍不住上前檢視。那老虎卻沒死透,迴光返照地嘶吼了一聲,別的皇孫都嚇得跑掉了,只有小朱瞻基拔出腰裡的寶劍,衝上去大喝一聲:“救駕”!就是這麼一件小事一下子抓住了朱棣的心,他把朱瞻基帶在身邊,當做親兒子來培養。直到現在,還是寵溺萬分。

別的藩王削減兵權那都是實打實的,朱瞻基把八千人劃撥到水師陸戰隊,這根本就是換湯不換藥,換作別人,早就被御史彈劾成篩子了,可是,朱瞻基居然安然無事。看來言官們都看得很明白:“只要讓上面知道自己沒白拿工錢就行,沒必要惹皇上生氣。要彈劾也得找個軟柿子。”

解縉壞了朱高煦的好事,自己還渾然不知,還以為這只是自己和皇帝之間的小秘密,殊不知這時候的皇宮,鬥爭已經比1949年的國共雙還激烈了。他已經上了朱高煦的黑名單了。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朱高熾雖然胖,卻也不傻。他已經從兒子那裡得知沈京的神奇之處了,尤其是他和鄭和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這樣的人,需要招徠,所以才會有張王妃認徐媛做乾女兒的舉動,所以今天,會讓夫妻兩上門來做客,這王府的門,可不是隨隨便便能進的,有很多人,燒香還找不到門呢。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