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矇矇亮,蘇州劉家港造船坊又忙碌了起來。

昨晚又接到來自京城的快報。在快報中,鄭和詳細地向轉述了朝堂上發生的一切,雖然沒有發出任何指示,但是其中的焦灼之態還是躍然紙上。這次征伐倭國是皇帝陛下的臨時起意,但是,朱棣最終還是會讓鄭和帶領整支船隊出使西洋各國,這是毋庸置疑的國策。

對於這一點,沈京是贊同的,世界上沒有一個強國是靠陸軍崛起的,只有陸軍沒有海軍的國家就像一個人瘸了一條腿,是發展不長遠的。

他清楚地記得,朱棣後面的皇帝大都施行了閉關鎖國的國策,這才導致了明朝中後期倭寇的橫行。要想改變這個局面,就必須讓帝國未來的繼承者明白海權和海軍的重要性。試想,如果明朝下西洋常態化,和世界各國廣泛開展海外貿易,海軍的實力自然而然就會壯大,而不是在未來的航海大發展的時代落後於整個世界。

按照歷史的發展流程,沈京還有近二十年的時間影響帝國的繼承人,這個人不出意外的話,應該就是世子朱瞻基。該如何培養朱瞻基對海軍的興趣呢?光造幾艘軍艦是遠遠不夠的,其實左右戰爭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人。

看過太多的意淫帖,什麼帶十輛德國豹二坦克能不能橫掃三國,幾架阿帕奇稱霸天下。改變一場局部戰爭的態勢也許可行,但是,改變整個戰役,那是痴心妄想,別的不說,豹二坦克到了三國根本無路可開,沒有一座橋樑能供坦克通行,挖幾道溝,放幾塊稜形的石頭,準完蛋。

大明的不缺有勇有謀的戰將,也不缺乏有經驗的老兵。但是這些戰將的缺點也很明顯:一是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二是各自有各自的山頭,不好調動。至於老兵,那都成了兵痞了,沒有將主發話,幹活打仗都是出工不出力的。

要建立自己的一套班子,談何容易啊。為了解決這個難題,沈京整整一天都在苦思冥想解決的對策。親兵把飯菜熱了又熱,沈京還是對著地圖發呆,他有個壞習慣,不把手頭的事做完,沒心思吃飯。

沒心思吃飯的還有蘇州城裡的徐媛。自從徐巖向她透露沈京其實沒有成為太監,是正常人之後。她那顆枯萎了好多天的心就好像枯木熬到了春天,突然長出了嫩芽。

沈京趕考之後那幾年杳無音信,正值妙齡的徐媛也不是沒考慮過別的男子。但是,暗暗考察之後才發現,找一個與自己匹配的如意郎君是多麼困難。

徐家本就是明州城數一數二的大戶,能配得上徐家的那是寥寥無幾。更不要說那些豪門大戶的公子不是劣跡斑斑就是油頭粉面,著實討厭得很。讀書人倒是也有幾戶,徐家也不在乎對方財產的多寡,可是那些書生都很有志氣,紛紛表示要一起實現金榜題名和洞房花燭,這事簡直比中五百萬還不靠譜。

後來父親重病,徐媛不得不打理起徐記的生意,整天拋頭露面,被那些尊崇婦道的人家八卦得體無完膚。在後世二十出頭的女子根本算不了什麼,在這個時代,可就是超級剩女了。

徐媛正坐在八仙桌旁發呆,徐巖伸著懶腰走了過來。

“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見姐姐這副模樣,徐巖哪裡還會不明白她的心思。

“你說我去見徐公子會有什麼不方便嗎?”徐媛輕聲說道。

“有什麼不方便,我可是不打算改口了。”自從認識沈京,徐巖便開始人前人後地叫他姐夫,這意思很明顯,別人來當這個姐夫,我不認。

他拿出二百五的勁頭來,沈京還真拿他沒辦法。

“那就跑一趟劉家港吧,我還有些聲音要跟沈公子談。”徐媛終於下定了決心。

“賣羊頭掛狗肉,我們這鋪子還是沈公子的主意呢。”徐巖的二百五的勁頭又上來了。氣的徐媛抓起雞毛撣子就往徐巖身上招呼。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別打了,陪你去還不成嗎”徐巖趕緊討饒。

(本章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