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笙樓正在上演的戲,第二場已於昨日上演完畢。

第二次的戲一出,立刻就把全江南鎮百姓的期待值拉滿,訊息甚至傳到了附近幾個州城。

那些州城的百姓們也很期待,已經有人打算在第三場開始的時候,連夜趕來佔位置看戲了。

不過很遺憾的是,祝江江打算從第三場開始收費,憑票入場。

這不,昨日演出完畢之後,她帶著老二小九他們,連夜趕回小荒村,今早起來就一直在準備做入場門票。

這出戲一共五場,上一場戲已經演到祝英臺被家書叫回,梁山伯馬上就要得知她是女兒身了。

如此精彩的掉馬時刻,百姓們已經等得茶不思飯不想了。

“怎麼樣,紅泥和紙都準備好了嗎?”

祝江江手裡端了一個碗,碗裡是小半碗

透明的液體,她另一只手正拿著一根筷子在攪動碗裡的東西。

昨晚她說今天有事要忙時,老二一大早就領著幾個弟弟妹妹過來幫忙了。

按照祝江江跟他們說的,把紙裁成一樣大小的兩百份,一會兒還要在上面寫上內容。

“祝姐姐,都準備好了,竹筒也擦乾了。”

屋裡的餐桌、堂屋的茶桌上,都鋪滿了紙和一些待會兒要用的工具。

“那就拿幾張紙來試試效果吧。”

祝江江將手裡的碗放在桌上,找了個位置坐下,提起筆,隨手拿了張紙,在上面寫上內容。

內容無非就是和戲相關的東西,主要由戲的名字、場次、座位號這三個重要的資訊組成。

寫完後吹了吹,加快墨水滲透變幹。

接著,就看到祝江江拿起一個刻了符文的竹筒,將竹筒在紅泥裡滾了兩下。

待竹筒上的符文全都沾上紅泥後,就把竹筒放在寫好座位號的紙上滾兩下。

如此一來,一個手動水印就完成了。

除了手動水印之外,票面上還要蓋一個印章,印章刻了四個字:兆笙樓印。

這便是門票上所有能用眼睛看到的內容了。

“看看,感覺怎麼樣?”祝江江捏起那張印好的門票問幾人。

“感覺好好玩兒,嫂子,我也要幫忙!”

裴小魚見一張空白的紙變得這麼精緻好看,她舉著手嚷嚷著要試試。

寫字她不行,她可以幫忙蓋章啊!

老二幾人也稱讚祝江江的奇思妙想,“我從未見過如此講究的門票,跟銀票似的。”

“……”他們太誇張了,銀票她可不敢隨便仿製,不過就是做了水印,多上了一道保險罷了。

“那現在,我們就以這張門票為範本,大家開始忙活吧,我和小五來負責書寫,老二你們幾個大的負責水印,幾個小的負責檢驗和收集。”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小五和她的人一樣,寫得一手好字,乾淨娟秀,和那幾個男孩子可不同。

所以這事兒還得她和她一起負責。

兩百份的門票,其中五十份是樓上的,還有五十份是樓下前排的位置。

剩餘一百份全是後排。

收費了之後,祝江江便可以給買票入場的客人們提供茶水,讓客人們獲得更好的觀戲體驗。

看戲收費這事兒明戟是知道的,他從一開始就建議祝江江收費了,是她非要堅持免費兩場的。

不過現在以現在的效果來看,她當初的堅持是對的。

現在他只要一起床,不管是在府裡還是府外,都能聽到身邊的人在談論這出戲接下來的內容。

好幾次,聽到他妹妹和爹孃討論得熱烈的時候,他都想劇透給他們聽,但他忍住了。

只是上演了短短兩出戲的時間,就把全城百姓的注意力都轉移了。

現在根本沒人再討論關於他妹妹的事兒,明瑤也因此逐漸變回以前開朗的模樣。

不僅如此,大夥兒好像一夜之間就接受了明瑤女扮男裝去私塾的事兒,好像覺得,這事兒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這一切,都要感謝祝江江!

等這出戏全部演完,他們明家一定要將祝江江一行人邀請到府上,做他們明府的座上賓。

做不做座上賓這事兒,祝江江不在意,她現在只想早點演完,然後種地、種地、還是種地!

“祝姐姐,你這又是做什麼?”

祝江江寫累了休息一下手腕,可停筆不停活兒,只見她拿了另一個兆笙樓的印章就往她剛才端來的碗裡蘸去。

蘸溼後,就往已經做好的門票上按去。

紙上除了溼了一塊之外,什麼也沒有,不知道她為什麼要多此一舉?

“這是隱形水印,這是為了防止明天門票發售之後,有人趁機做假門票,毀我們兆笙樓的名譽。”

祝江江用了酸鹼中和反應的小手段,以防萬一。

雖然她不願把人想得太壞,但兆笙樓剛被她盤起來,她不想有任何意外。

所以為了謹慎起見,這個東西要怎麼印證,她都沒告訴裴小魚和老二他們,只有她一人知道。

正忙著,院子裡突然傳來許老根的聲音,祝江江連忙將那碗水放到一旁,裝作無關緊要的樣子。

她剛放好,許老根就進門來了。

“許爺爺,您找我有什麼事兒嗎?”祝江江起身迎接打招呼道。

這段時間,村裡若沒什麼大事兒,許老根是很少過來的,他也怵祝江江。

今日他突然過來,難不成是有什麼大事兒?

許老根看著滿屋子的筆墨紙硯,坐都沒地兒坐,他指著滿地的紙,問道:“小嫂子,你這又是在搗鼓啥呢?”

“就是一點小玩意兒,孩子們愛玩兒,許爺爺您是有啥事兒嗎?”

小荒村的人不知道這幾日轟動全城的兆笙樓是出自她的手筆,所以祝江江沒有和他明說。

反而抽了兩張椅子,將許老根請到門口的露臺上,坐著納涼聊事情。

可儘管她如此盡心遮掩,兆笙樓的事還是被知道了。

“小嫂子,兆笙樓那事兒,是你做的對吧?”

許老根語出驚人,祝江江直接愣在原地,“許爺爺,您怎麼知道?!”

“我昨日去看了,在臺上唱戲的兩人,不就是你家這兩個嗎?”許老根回頭看了看老三和小五,微笑著。

這事兒鬧得這麼大,早就不止是城裡人聽說,鄉下大夥兒也都知道了。

雖然昨日他沒能擠進兆笙樓,只是在門口聽曲兒,連人都看不到。

但最後,還是讓他在人縫裡,瞥見了臺上的人。

臺上的人沒畫臉譜,儘管變了裝,可對於熟悉他們的人來說,要認出來,不難。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