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騎將四出的襲擾——

第二十一章騎將四出的襲擾

王孝忠的話引起了連鎖反應,宣威將軍劉正、歸德中朗將金大通、定遠將軍竹崎季長、寧遠將軍島津忠宗等四騎將紛紛請戰,一時間群情振奮,奮勇邀戰。

軍心可用啊!

劉淮心中感嘆道,他麾下的騎將除了金大通之外都有陣日子沒有活動了,圍攻濟南一役基本都是攻城,屬於步兵的事情,騎兵只是作為一種封鎖城市的戰略兵種使用。

“漢臣王孝忠字,此次出擊需要多少兵馬?”劉淮問道。

王孝忠略一思量,回道:“兵不在多,只需精騎三千即可,末將帶驍騎營人馬足矣!”

當初劉復亨麾下擁有十三軍,其中驍騎、昭義、尚勇三軍都是騎軍,而驍騎軍最為強悍,驍騎營更是一萬驍騎軍中的精銳,原來就是王孝忠的部屬,在支援劉淮征伐日本時候用過,驍騎選軍中猛士充任,身強力壯,驍勇善戰,原來為劉復亨的親兵,戰鬥力只比蒙古騎兵略遜一籌。

三千之數,機動靈活,伺機攻擊,能戰則戰,不能戰也可以從容而走,劉淮權衡一番後,決定派遣五將齊出,襲擾郭侃。

“忠武將軍王孝忠聽令!率驍騎營出擊,領三日之糧,伺機攻擊,尋找戰機!”劉淮對王孝忠下令。

“得令!”

王孝忠興奮的接過將令。

而後劉淮看向躍躍欲試的劉正等人,又下令道:“宣威將軍劉正、歸德中朗將金大通各領驍騎軍三千,定遠將軍竹崎季長、寧遠將軍島津忠宗各領武騎士三千,攜三日之糧出擊,襲擾郭侃,斷其糧道,諸將各自為戰,但如有戰機,悉聽忠武將軍王孝忠節制!”

“得令!”

劉正等眾將接過將令,隨後魚貫而出,分別朝各自軍營奔去。

1萬5000的騎兵從濟南城外大營奔出,除了王孝忠所在的驍騎營是一人三騎之外,其餘的騎兵都是一人二騎,遠不及蒙古人一人五、六騎的水平,沒有辦法,除了騎術和馬匹的限制之外,控馬放牧之術同樣是漢人所不擅長的!

此時三百裡外的郭侃大軍正在休整,二十七萬大軍,規模異常龐大,但郭侃指揮起這近三十萬大軍來一問題都沒有,可以還遊刃有餘,可是史家的軍隊,分別來自史格、史揮、史樞三人,而史揮、史樞的軍隊中又混合著為數不少的投降的南宋士卒,於是自郭侃之下次級的指揮系統異常混亂,效率相當低,如果不是憑藉著郭侃多年的行軍經驗和其高超的指揮技術,才勉強能夠排程起來,不出差錯。

“父帥!大軍數量太過臃腫,士兵戰力參次不齊,這一仗不好打啊!”郭侃長子郭秉仁道。

郭秉仁年不過三十六,自就隨郭侃西征,耳濡目染各種戰爭,年十三就上戰場,年十八歲隨郭侃破黑衣大食國,郭秉仁以其勇先登巴格達城,而後奔襲3000裡,破城百餘座。郭秉仁人如其名,治軍有其父之風,行軍有紀律,不擾民田,常於野外風餐露宿,破城時不入民舍。

“無妨,行軍五日,大軍已經逐漸適應,將令所出,能夠令行禁止,就可堪一戰!”郭侃回答。

“敵騎兵眾多,雖大雪紛飛,然其必然出擊,襲擾我軍。”郭秉仁擔憂道。

未等郭侃回答,郭侃次子郭秉義笑道:“大哥勿憂,我軍行軍謹慎,步步為營,況且我軍也有萬餘騎兵,敵可來,我亦可往!”

郭秉義年不過十八,沒有參與過西征,但是隨郭侃攻襄陽,又略南宋,雖然年輕但是作戰經驗也不少,而且好騎射,擅用騎兵。

談到騎兵,此時郭秉仁臉上表情相當精彩,不屑的道:“史家短視,這一萬騎竟是些廢物!”

“哈哈,大哥可不能這麼,廢物也有廢物的價值,關鍵看在誰手裡了,在父帥手裡即使廢物也能變廢為寶!”郭秉義笑著道,還不動聲色的誇了其父郭侃。

對於兒子的拍馬,郭侃坦然受之,笑道:“不錯,三千甲騎具裝,若是用於衝陣,可所向披靡!”

甲騎具裝,就是重甲騎兵,當年史家傾家蕩產打造了一萬重甲,效仿當年大宋靜塞軍,遼國鐵林軍,西夏鐵鷂子,金國鐵浮屠這四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重灌騎兵部隊,分別取其之長而組建的精銳。當時史家依靠著這一萬鐵騎橫行中原,所向無敵!

重騎兵是一切防守陣型的剋星,當年史家用於中原的金國和對南宋征戰的前線,自然是無敵的,但是重騎兵卻偏偏被蒙古人騎射所剋制,史天澤隨忽必烈北上王庭爭奪汗位的時候,躊躇滿志的史家鐵騎被蒙古騎兵打的落花流水,也擊碎了史家的野心。

此時一萬騎兵中,還保留著三千甲騎具裝,剩餘七千騎是普通的槍騎兵。這樣配置的騎兵不是騎射的對手,但是突擊能力確實非常強大的,郭侃就是打算用這一萬騎兵衝鋒陷陣襲破劉淮的軍陣!

是夜,經過一天的行軍郭侃離濟南只有不到二百裡的路程了,郭侃下令大軍安營紮寨,近三十萬大軍連綿數十裡,王孝忠等五將趁著夜色分兵突擊,強襲郭侃大軍,試圖以火矢襲營。

然而郭侃早有準備,營寨外皆設據馬,不少地方還佈置了鐵蒺藜,馬不能行,郭侃早就下令任憑敵人如何來,以強弓守住營門,所以王孝忠等人突擊雖然讓不少營帳直接被著了,但是遍地是雪,滅火極易,除了造成些許混亂之外,沒有什麼損失。

王孝忠等人見攻擊無果,一擊即退,見郭侃大軍也不追擊,遂遠遁數十裡。

郭侃帶著二個兒子在中軍大營上觀看遠處潮水般退去的大漢騎兵,感慨道:“百里而走,千里而期,忽來倏往,如電擊雲飛,一擊不中,遠遁而去,劉家麾下的騎將已經深得騎兵戰法之精髓了,明日行軍恐怕要多加心了!”

不出郭侃所料,第二日,饒是郭侃心翼翼,還是在平原,丘陵等地,被股騎兵同時突擊,這些騎兵且馳且射,一擊即退,甚至有幾處軍隊被騎兵抓住機會大股突進,損失了不少人馬。

近三十萬大軍,隊伍拉的太長了,郭侃根本管不過來!

王孝忠等人作戰方式採用型分散的魚鱗陣,也就是一個個隊聚攏,然後朝對方正在行進的郭侃軍全部衝過去,隊採用的是魚鱗陣,整體上其實是狼群戰術,一旦一突破,其它騎兵紛湧而上攻擊一番後再揚長而去!

雖然起來狼群戰術很簡單,但是真正能夠防禦的了隊伍沒幾個,郭侃有近三十萬大軍,弓手根本護不過來。多開花,每個衝擊壓力都大到可怕,只要有一個破了,騎兵湧來基本上就是屠殺了。

“停止前進!大軍向中軍聚攏!”

見到情況不妙,郭侃果斷的下令。

聚攏在一起的軍隊,弓弩眾多,而史家裝備的鳳凰弓強弩擁有三百步的射程,讓王孝忠望而卻步,遂下令遠遠騎兵保持距離,遠遠窺視,伺機再動!

“槍兵護住二翼,弓手居中,緩慢前行!”郭侃步步為營的戰術很快遏制住了騎兵的進攻,但是如此一來,大軍的行進速度減緩了許多。

一整天,郭侃行軍不到三十裡!

剛剛安營紮寨,郭侃的次子郭秉義就迫不及待的進言道:“父帥,這樣下去不是辦法,不如今夜讓我帶騎兵出擊,以牙還牙!”

郭侃搖搖頭:“敵將計窮!我軍步步為營,行軍雖慢,敵騎襲擾,我軍依不傷筋骨,任他如何?待我大軍至濟南,可一戰而下!”

見郭侃直接否決了郭秉義出擊的想法,長子郭秉仁進言道:“敵騎頻繁襲擾,若不置重兵,我軍糧道恐怕要斷了!”

“敵騎有十一萬之數,要保糧道至少需要二十萬大軍,分兵是大忌!既然如此我軍索性放棄,而集中兵力破敵,此時我大軍攜帶之糧足以支援十五日之需!”郭侃自信的道。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十五日!

也就是郭侃非常有信心在十五日之內擊敗劉淮的軍隊!

接下來的幾日,在王孝忠等人的襲擊之下,郭侃每天行軍都不到三十裡,其身後的糧道已經被武騎士截斷,郭侃沒有派出一兵一卒回去護衛運糧,大批的民夫組成的運糧隊被竹崎季長等人的武騎士俘獲,成堆的糧草落入了大漢軍隊手裡。

此時戰局明顯有利於大漢,在王孝忠等人寫給劉淮的戰報中樂觀寫到:精騎四出,日夜襲擾,斬首近萬,敵龜縮而行,日行不足三十裡,我軍分兵一部六千人馬,已斷其糧道,俘獲糧草無數!

“殿下,如此一來,郭侃軍中只有十幾日的糧草,等其兵臨濟南,我軍只需要據守十日,就可以耗盡敵軍糧草。只等敵軍糧草一空,大局已定!”王仲滿是興奮之色對劉淮進言道。

原本以為嚴寒、風雪之下騎兵戰力減弱的劉淮,也沒有想到王孝忠等人會有如此戰果,此時樂觀的情緒在大漢的軍隊中蔓延開來。

ps:給個推薦,給個關注,給個收藏,舉手之勞而已,舉步維艱的寫作,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