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夢斷中原的阿術——

第八章夢斷中原的阿術

不過片刻功夫,史家的十萬大軍就迅速在開封城外集結待命,然而郭侃卻絲毫不急於出陣,他親自帶著大批士卒來到了城中的武備庫中精選裝備。

弓的射程一般要於弩,因為弩可以用腳踏上弦,利用腰腹和腿部力量,所以弩蓄勢的力量要比弓大得多,很多弩的威力都可透重甲,弩是冷兵器時代射程最遠的遠端武器。]

為了對付蒙古人的騎射,弩是比較有效的手段,這一郭侃深知,普通但是弩的射程不及蒙古騎兵使用的弓失,原因是弩一般都是直射,而弓卻可以選擇在馬上拋射!雖然力道上要不及弩,但是二百多步的距離還是秒殺很多普通的弩,要想造成有效殺傷,必須要有三百步以上射程的弩!在這個時代,只有最初原版的神臂弓和鳳凰弓有這種威力,而史家恰好就擁有鳳凰弓的製造技術,平時秘而不宣,秘密製造了許多,屯於倉庫,但現在到了關鍵時刻,正是發揮這種利器的時候了!

鳳凰弓始於南宋,威力相當驚人,在《桯史-鳳凰弓》上記載:“制勝彊遠弓式,詔施行之。弓制實弩,極輕利,能破堅於三百步外,即邊人所謂‘鳳凰弓’者。”鳳凰弓可透重甲於三百步外,其射程遠在三百步之上,極其犀利,但是製作成本要高於神臂弓,因此只是少量裝備,南宋軍隊中還是以配備了大量制式神臂弓為主的。

此外郭侃甚至將大型的車駑從府庫中拉出,這些器械一般只是守城時使用,使用機械的絞力,遠超數人之力,郭侃將武備庫中凡是他認為能夠用的上的裝備全部讓士卒帶走了,這些軍械的運輸整整耗費了郭侃一天半的時間!

當阿術帶著蒙古騎兵,兵臨開封城下的時候,卻意外的發現,十萬大軍直接在廣袤的豫東平原之上列隊,嚴陣以待,而開封的城頭之上,旗幟林立,大門緊閉!

據城以守,擺出一副不歡迎蒙古騎兵入城的模樣,然而城外列陣的十萬兵馬卻讓阿術大大不解!

嗚!嗚!嗚……

號角長鳴!

阿術大驚,隨後表情變得異常惱怒,這種節奏的號角,有著特有的含義,包含挑釁的意味。果然只見對方軍陣中,立刻策馬而出一員戰將,駐馬於十萬大軍陣前!

“阿術兒!可敢與老夫一戰!”郭侃手持長刀,遙指阿術,作出挑釁狀。

城上的史揮、史樞二人立刻色變!郭侃的行為與史家協商的決定不符。

大兄!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看了城頭一樣,郭侃心中默唸道,雖然此時他不過是在一牆之隔的城門之外!

阿術大怒,想也不想,立刻衝出,作為蒙古第一勇士,他有著自己的驕傲!策馬向前,他很快就看到了那張異常熟悉的面孔,心中的怒火頓時就熄滅了,這個領兵本領高強的江淮大督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若不是郭侃攻克樊城,恐怕襄陽也不會投降的那麼快!

“大督都!數月不見,近來可好?”阿術一反常態的低調,竟然在陣前問候起郭侃來。

“哼!少廢話,你我之間沒什麼好的!”郭侃憤怒異常。

“當年樊城一戰,我阿術據實上報,絕沒有任何搶功之意!”阿術卻依然解釋道,對於郭侃,他心中有愧,忽必烈將襄陽之功歸於阿術的頭上,而郭侃卻什麼也沒得到!

殊不知,這是忽必烈的制衡之策,歸屬史家的郭侃建此奇功,讓忽必烈進退兩難,賞也不是,不賞也不是,只好改動了功勞,安在阿術頭上!阿術、郭侃等人自是不知帝王心術,然而軍人最重榮譽,元廷發往各地的戰報之上赫然寫著阿術之名,郭侃連攻克樊城之名都沒有獲得!

“毋須多言,你我手底見真章!”郭侃隨即策馬而上,揮舞著長刀殺向阿術。

阿術見此,也不多語,立刻舉著長槊迎上!

二人兵器相交,頓時暴發出驚天動地的響聲,如天摧地塌,嶽撼山崩,眾皆失驚!站在城頭的史揮,史樞等人同樣是看的目瞪口呆,這個時代,玩單挑的將領太少了,難得一見單挑的場面!

兩人皆是絕世猛將,郭侃手握青龍郾月刀,好比關公在世,而阿術胯下烏騅馬,上使丈八矛,其勇不下張飛,因此二人殺的難分難解,短時間內不分勝負,然而兩人的招式,都是大開大闔!

簡單而又暴力的砍殺方式,每一下兵器相交都能夠迸發出火花震驚了所有人,然而郭侃手中的刀重150斤,超過阿術手中的長槊30斤,佔了兵器的優勢,郭侃每一次進攻,阿術都需要全力格擋!

戰至百合之外,年長的郭侃居然精神倍長,越戰越勇,殺的阿術只有招架之力。

“殺!殺!殺!”郭侃見阿術不敵,只能防禦,立刻連續大力揮刀直取阿術。

雖然堪堪擋住了郭侃的連環攻擊,但是巨力之下,阿術虎口崩裂,鮮血流出,阿術大驚,他自持膂力過人,無人能比,不想如今郭侃之力更勝其一籌!

阿術自知不敵,虛晃一槍,策馬奪路而逃。

郭侃見機也不追趕,冷笑一聲,從背後拿出神弓,對準阿術,隨即拉弓,上弦。

颼!

弓弦發出驚天動地的響聲,箭矢破空發出前所未有的尖銳聲,呼嘯的襲向阿術。幾乎在郭侃射箭的同一時間,逃跑的阿術在馬上迅速轉身回射出一矢。

阿術連忙避讓,箭至,但是目標卻是阿術胯下烏騅馬,從馬股貫入,透首而出,還在急馳中的烏騅馬還保持著奔跑的姿勢向前傾倒,另一邊,在馬上,郭侃輕輕將身軀一側,阿術匆忙間所發的箭矢,就從其身邊掠過。

跌倒在地上的阿術直接爬了起來,卻不再逃跑,而是直面郭侃。同樣都是射鵰者,阿術此時已經領教了郭侃的實力,知道跑是沒有徒勞無益的!

對面,郭侃再次從容不迫的拉弓,上弦。

“全軍突擊!”面色猙獰的阿術大吼道。

颼!

郭侃的箭矢直接貫入阿術的前胸,透體而出!

遠處,得到命令的蒙古騎兵開始衝鋒!

“殺!”

眼見主帥中箭倒下了,兀良合部的騎兵瘋狂了,他們不吝馬力,衝向郭侃。

面對著蒙古騎兵排山倒海的攻勢,郭侃留給他們一個華麗的轉身,迅速策馬馳入軍中!

“列陣!”郭侃下令。

排在前頭的士卒聞言紛紛退後,露出一排車械!車械之後,三排槍兵嚴陣以待,其後是密密麻麻的駑兵。如果蒙古指揮官阿術還在一定會阻止衝鋒,但是很遺憾此時失去指揮的蒙古騎兵完全憑藉著憤怒和本能在作戰!

“發射!”

眼見千軍萬馬已經進入射程郭侃立刻下令!

颼!颼!颼!

機發!車載的駑直射五百步開外的蒙古騎兵,駑的威力能透重甲,這些車駑使用機械之力,威力驚人,一矢往往要貫穿五六名蒙古騎兵才止住!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宋史》中曾記載車駑的威力“列陣則如意車在外,以旗蔽障,弩車當陣門,其上寘床子弩,矢大如弩車鑿,一矢能射數人。”

無數衝鋒的蒙古騎兵紛紛落馬,但是以兀良合部的騎兵為首,蒙古人都瘋狂了,捍不畏死的襲來!

“快火!放箭!”郭侃大吼!

排在前列的車械中不只有駑車,還有三分之一的霹靂車,又稱火箭車!

古代發明了火藥以後,很快發現火藥不僅僅具有爆裂作用,而且可以控制的燃燒可以使其具有反衝力,於是在宋代出現了將紙筒包裹的固體火箭綁在弓弩使用的箭上以增加射程和破壞力,利用反作用力原理發射使用的火箭類火器最早出現在約1150年前後,金國侵略中原時,南宋軍隊第一次使用了火箭武器——“霹靂車”重挫金軍,這是人類歷史第一次在戰場上使用火箭武器。

連年的交戰使火箭技術逐漸被金和蒙古所掌握,在這種情況下**有所改進,製造工藝漸趨成熟,其燃燒速度和爆炸力也得到增強。蒙古在先後三次的大舉西征中,採用了南宋的火器技術,用漢人工匠製造大炮。當時在歐洲戰場使用的火箭已有多箭齊發的火箭筒,這種集束式火箭發揮了絕大的威力,使歐洲人大為吃驚。

此時郭侃所稱的火,就是燃霹靂車上的集束式火箭,很快隨著引信的燃,車上所裝載的箭矢頓時密集的發出!而車後的駑手得到郭侃的命令也紛紛射擊。

颼!颼!颼!颼!……

異常密集的箭矢襲向蒙古騎兵,頃刻之間,戰場上硝煙彌漫,無數正在衝鋒中的蒙古騎兵連人帶馬都被射成了刺蝟。

“開炮!”郭侃見機,立刻下令,霹靂車的威力,郭侃相當瞭解,是好東西,但是卻好比男人的**,不能連發,射了就不用了,趁著蒙古騎兵混亂,郭侃見機下令用投石機發射震天雷攻擊!

轟!轟!轟!

炮起火發,聲如震雷,劇響之下,本已混亂的蒙古騎兵的馬匹受到驚嚇,戰馬長鳴,驚走奔突,不少蒙古人紛紛落馬!

“隨我出擊!消滅蒙古人!”

城頭之上,史樞眼見蒙古騎兵大亂,立刻下令出兵夾擊蒙古騎兵!

ps:給個推薦,給個關注,給個收藏,舉手之勞而已,舉步維艱的寫作,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謝謝!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