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功高震主的伯顏

劉淮看著跪伏在地上的洪茶丘,沒想到這個傢伙如此給力,變相的教唆高麗人在造船的時候偷工減料,看來歷史上的神風不只是天災的原因,還有洪茶丘這個“**”在興風作làng,歷史上忽必烈兩次遠征日本,都是勞民傷財空耗國力,這個表面上只會吹噓拍馬的高麗人,正用著他特有的手段來默默的表達對門g古人的不滿,致使元朝前後損失了近二十萬兵力。~~

不過現在也給自己帶來極大的麻煩,少了800艘戰船,可以帶的兵員數量少了二萬多,只有十三萬的軍隊可以動用。

“大將軍,茶丘願效犬馬之勞!”察言觀sè的洪茶丘發現劉淮此時對他的敵意已經消失,就跪伏在地上趁機道。

看著留著山羊鬍的洪茶丘,劉淮覺得此人雖然擅長拍馬,但眼光獨道,頗有才幹,此時劉淮的手下人才凋零,卻擁兵二十七萬,急需大量的高級將領,而洪茶丘也可以算的上是不可多得的將才,而且本身又對門g古人仇深似海,更為關鍵的是久居高麗軍民總管的高位,知道高麗的虛實,將來入主高麗的時候也可以減少很多障礙。

“先退下吧!”劉淮道。

在洪茶丘退出後,參軍王仲立刻進言道:“主公,此人可以大用啊!”

劉淮頭,“卻有幾分才幹,不過現在我軍少了800艘戰船,真是可惜啊!”

“可以將戰船略做加固,用其運輸足輕,多一份兵力就多一份勝算啊!”參軍王仲進言道。

“恐怕耗費些時日啊,如今南宋危在旦夕,兵貴神速!”劉淮擔憂時間不夠,他不知道南宋還能支援多久。

“不然,只不過huā費十幾日時間,況且高麗軍新附,還需籠絡軍心,整訓數日,才能恢復戰力,以供驅使!”王仲道。

此時高麗兵雖然被打散整編,安chā的高麗軍官也還算忠心,但是目前兵不識將,將不識兵,確實需要幾日時間來磨合隊伍。

“既然如此,那就先回師京都,再從長計議。”

公元1275年5月,忽必烈派遣太子真金為監軍、高麗大將洪茶丘為主帥,率六萬高麗步兵分乘1200艘大戰艦前往日本增援劉淮,在博多灣登陸後,劉淮將真金、洪茶丘等人yòu騙至大宰府,趁機發動兵變,收編了高麗兵馬,俘獲元太子真金一行人,高麗軍民總管洪茶丘被俘後立刻就投靠了劉淮。器:無廣告、全文字、更

大都

伯顏過江後,捷報頻傳,有如雪片般飛至大都,元軍三天降一城,五天收一大城,收降的宋軍兵馬逾二十萬,伯顏所轄下的兵馬滾雪球般的膨脹,高達六十萬軍力,讓忽必烈心中疑懼,快馬下詔伯顏曰“時暑方熾,不利行師,俟秋再舉。”忽必烈以酷暑將至,恐怕士兵水土不服,不利進軍為理由,下令伯顏暫停進攻南宋,原地休整,鞏固佔領的地區。

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特別在帝王手下做事,此時的伯顏麾下戰將如雲,兵強馬壯,再加上滅宋的聲望,即使是一代雄主忽必烈也難免有忌憚之心。

伯顏接到忽必烈的旨意後,卻沒有體會到忽必烈的忌憚,還真以為忽必烈是為了體恤士兵,就派使者上奏道:“宋人佔據江海,有如野獸據險,今已扼其喉,稍縱之則逸而逝矣。”不明真相的伯顏還堅持認為此時正是攻宋的大好時機,不能因為天氣的原因放棄,完全不知道此時已經引起帝王的猜忌!

忽必烈收到伯顏的奏摺後,心中震怒,但是表面上卻不動聲sè的對使者:“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此兵法也,宜從丞相所言。”打發完使者後,忽必烈急召姚樞入皇宮問策。

作為帝王之師的姚樞在得知忽必烈心中的憂慮之後也不由的得驚異忽必烈的猜忌之心如此厚重,進言道:“伯顏才兼將相,忠於所事,不可以常人遇之,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伯顏深略善斷,將三十萬眾伐宋,若將一人,諸帥仰之若神明,如今渡過長江,勢如破竹,收宋兵三十萬,如此六十萬大軍,若是其有異心,麾師北上,無可擋之!”姚樞的話顯然並沒有打消忽必烈的疑慮,一代雄主是不會將自己放置在危險的境地,一旦脫離他的掌控就會焦躁不安。

姚樞見忽必烈仍然堅持,遂不再勸,進言道:“此時易耳,只需一紙詔書可試之,傳召伯顏入大都,若其無異心,不敢不來。”

忽必烈深以為然,五月,元廷下令旨,召伯顏赴闕朝見。

元時的驛站非常發達,四海內外,人跡所及,皆置驛傳,使驛往來,如行國中。為傳達四方文書而設定的驛站,在忽必烈的手裡作用發揮到了極至,忽必烈規定每萬戶或百里設定一驛,每驛置驛兵五人。驛卒腰繫革帶,懸鈴持槍,挾雨衣,齎文書疾行,日夜兼程,沿途的車馬行人如果聽到鈴聲,必須立即避讓路旁,否則重罰。而下一個站的驛兵一聽到鈴聲,就立即整裝以待。一旦公文到驛,就必須像接力賽一樣,繼續前傳,同時在特置的文書上註明到驛的日期、傳遞驛兵的姓名,以備查驗,特別是急遞的文書甚至規定了每晝夜必須需行進八百裡。

因此驛站的傳遞速度此時相當驚人,聖旨透過驛站以八百裡加急的速度,區區不過是四日有餘就從大都傳入伯顏軍中。

建康元軍大營

正在大帳內和張弘範商量麾兵進軍的伯顏接到詔書後震驚了,這時候即使再遲鈍的人也感覺到事情的嚴重性了。

“何以至此!何以至此啊?”伯顏大驚失sè。

“丞相奉詔速行赴闕,遲則生變!”張弘範進言道。在阿里海牙所部四萬軍隊守荊湖後,張弘範麾下的人馬就歸伯顏直屬,隨大軍麾兵東進。

伯顏在處在擔驚受怕之中,任誰此時都無法淡定,他禪精竭慮的為元朝征戰,現在大軍直指臨安的時候卻被帝王猜忌,出征前伯顏還是忽必烈最信賴的臣子,不然也不會委以重任。

“丞相!功高震主,上有疑慮,若不速行,恐怕危在旦夕!”見伯顏還在發楞,張弘範急忙道。這幾個月張弘範隨伯顏征戰,深得伯顏賞識,二人關係雖然不親密無間,但也相當融洽,都佩服對方的才幹。

“當如何行事?”六神無主之下,伯顏的智商直線下降,慌忙之中連忙問策於張弘範。

“丞相麾下兵馬多達六十萬,此時大都兵馬不過三萬,勒令休整,丞相卻執意要進軍,主上如何不疑,當分兵駐守,至大都後但推辭過江之功,讓於阿術!如此可保無憂矣。”張弘範建議道。

此時伯顏已經鎮定下來,聽聞張弘範的法,對他道:“果然是患難見真情,仲疇張弘範的字,如此行無恙,必與你結為安答。”

安答,門g古語,意為義兄,結安答即結拜為兄弟。

張弘範聞言遂道:“何必等丞相歸來,若看的起在下,你我這就在此結為安答!”性格直爽的張弘範,在他身上盡顯河朔豪士的風範。

伯顏大喜,jī動的牽著張弘範的手,就在大營之中,結拜為安答,互贈寶劍作為禮物。

於是伯顏分遣六十萬大軍,令眾將原地鎮守,然後立刻北上大都赴闕。

揚州

伯顏遣的十萬兵馬歸入阿術的麾下,得到增援的阿術兵強馬壯,進攻意識極強的阿術立刻一改規模襲擾的姿態,傾巢而出麾軍揚州,一路連撥十餘城,一直打到揚州西南四十五裡江邊的瓜洲。

李庭芝的背嵬騎兵戰力根本不是門g古騎兵的對手,在前鋒三千背嵬被阿術麾下同等數量的門g古騎兵擊潰後,立刻收縮回揚州防禦。

阿術隨後徵發大量的民夫督造樓櫓戰具以防備宋軍水師來襲,而後又在揚州之南十五裡的交通要衝揚子橋築木壘據守,既斷了淮東糧道,又成了瓜洲的藩蔽,配合北面的東路大軍,編織成了一張大大的包圍網,將兩淮與南宋分割開來。

京都

別勝似新婚,白天劉淮厲兵秣馬,晚上則在史氏那裡過夜,精蟲上腦的劉淮直到四、五日之後,才知曉這個史家女人的名字,史湘蘭,一個非常動聽的名字,同樣都有一個蘭字,劉淮立刻聯想到那夜獻身未成的趙若蘭,劉淮蠢蠢yù動,得隴望蜀。

此時的兵庫津,戰船如麻,堵塞了進出的航道,儘管一直不停的擴建還是不能容納如此多的船支,港口內各種物資器械堆積如山,兵庫津附近的幾個城都已經放滿了糧草,軍械,實在沒有過多的空間用來存放物資,直接堆放在了地上,而大友賴泰等人還在源源不斷的將物資從日本各地運輸往兵庫津。

至於軍營更是連營百餘里,蔚為壯觀,二十七萬大軍集聚近畿,白天如火如荼的cào練,更是讓來往的日本人側目,漫山遍野綿延幾百裡到處都是殺氣騰騰的士卒,平原上密密麻麻的騎兵更是不斷奔襲而過。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如今所有的一切都已經準備就緒了。

PS:伯顏奉詔赴闕歷史上時間也是一樣的。

步履維艱的寫作,沒有網站強力的推薦,只能希望大家多支援,幫忙擊加入書架,求推薦!你的支援就是我更新的動力!請記住的網址,如果您喜歡可安天下寫的《征服者之佔據東瀛當反賊》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