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太妃一聽大驚,連忙問道:“林姑娘未出孝?”賈母說道:“不敢欺瞞娘娘,我那薄命的女婿去世未滿三年,正準備擇日打發外孫女回去掃墓。”

南安太妃有點不相信,將眼睛看向王夫人,王夫人本就聽到賈母這番話就如五雷轟頂般。這在看到南安太妃望向自己的時候,王夫人定下心算了算,這不算還不要緊,這一算才發現正如老太太所說的黛玉還未出孝。

只得向太妃說道:“請娘娘恕罪,外甥女果真未出孝。”南安太妃心中大怒,不禁有些恨王夫人,心裡盤算著等一個合適的機會一定要王夫人好看。

這時,賈母看到自己的目的已經實現。可又不願讓太妃就此恨上賈家。就開口說道:“聽聞太妃要認義女,老身到有些舉閒不必親了,老身的孫女還有兩個,其中的三姑娘閨名探春,從小身體也沒災沒難的,最難得的是她知書識理,年齡只比我那外孫女小一歲,不知太妃可否看得上眼?”

說罷,南安太妃並不馬上回答,而是回想了一下當時的三個姑娘,對賈母說得那個姑娘到還有些印象,可是也不敢肯定就是自己先前也中意的。

正在猶豫之際,賈母說不如讓三丫頭過來見見太妃,南安太妃當然答應了,賈母讓鴛鴦去請三姑娘過來。鴛鴦到了探春的院子才知探春她們一起去看妙玉了。鴛鴦不敢耽閣,直奔著攏翠庵而去。

進了庵,看到姐妹三人和妙玉正在院子品茶,鴛鴦說了來意後,探春和黛玉、惜春還有妙玉告別後,隨著鴛鴦走了。

黛玉看著探春的背影,知道老太太是為了保護她而選探春了。她想去救探春,可是該如何去救呢?黛玉心中矛盾的很,竟也無心品茶。略說了幾句,也向妙玉辭別。妙玉也不挽留任其而去。

黛玉回到了屋子裡,紫鵑知道黛玉的心病,可又苦於無法勸解,只得呆在一旁。雪雁這時回來了,進屋後看見黛玉也在,就說道:“姑娘,林成說,他早已準備好,也給林安說了,那邊也把房子收拾好了,就等姑娘回去了。”

說完這一些,看到姑娘一點反應也沒有就轉頭問向紫鵑,紫鵑向她擺擺手。雪雁不解,就走向紫鵑那裡,問發生了什麼事。紫鵑悄悄地向她說了。雪雁一聽這是多大的事呀。

走到黛玉跟前大聲說道:“姑娘不必為三姑娘掛心,三姑娘是個有擔當的人,說不定出去了反而是件好事呢。”黛玉說道:“罷了,讓你看來只要能離開這裡,怎樣都是好事了。”雪雁說道:“才不是呢,要是象這裡的二姑娘,我想還是呆在這裡比較好。”

黛玉笑著搖了搖頭說道:“讓你在這裡陪我幾年,也苦了你了。”雪雁搖搖頭說道:“最苦的不是我,是姑娘。姑娘要想幫三姑娘也不是沒辦法,姑娘可記得老爺臨去前對姑娘說的話了嗎?”

黛玉一驚,看向雪雁。雪雁定定的看著黛玉點了點頭。黛玉想了想,咬牙說道:“也罷,今晚,先去三妹妹那兒,如果她不想遠嫁,就是拼著一死,我也定會幫她的。已所不欲勿施於人。總不能讓外祖母為了我,就將三妹妹送入火坑裡。以前也太在意她們是親戚,所以連帶你們也都受了委曲。”雪雁知道,老爺對她的囑託很快就會實現的。

到了晚上吃罷飯,黛玉扶著紫鵑去了探春房裡,探春正在書桌前習字。黛玉進來後,探春迎了上去,黛玉看著探春的模樣,問道:“外祖母叫你過去怕是為了南安太妃吧?”

探春驚奇的望向黛玉說道:“林姐姐怎麼知道?”黛玉說道:“南安太妃來時,外祖母讓我選迴避,故而知道,三妹妹認了嗎?”

探春點了點頭。說道:“我也希望能離開這裡,雖說是用這個方式,但是遠嫁,就能離這裡遠些了。不用象大姐姐一樣為這個家提心掉膽了。再也不用操心這個家的爺們爭氣不爭氣了。只是環兒卻真讓我放心不下呀。”

黛玉知道了探春的心思,倒也不操心了,接著說道:“姨娘知道這事嗎?”探春搖搖頭,說道:“怎樣說,好容易與姨娘關係好些,只是這事,卻讓我不知該如何去說了。”黛玉說道:“別讓姨娘從別人口中知道,這樣她會更傷心的,趁走之前,央求一下老太太,讓環兒先上學吧。”

探春點點頭說道:“我也是在想辦法,看怎樣說合適些,太太也忌諱著環兒,總不好太招搖了。”黛玉想想這也對,二舅舅現在就這兩個兒子,舅母怎能不忌諱著。

黛玉說道:“都是老太太的孫子,老太太那裡總好說些話。”探春想了想,說道:“明日去給老太太請安時,再見機行事吧。”

黛玉又和探春說會子閒話,也覺得夜深了,就向探春告辭回去了,探春將黛玉送至院外,看著黛玉遠去,也就轉身回去休息了。

黛玉回到院子裡,雪雁看到黛玉輕鬆的神情,就知道黛玉心中的疙瘩解開了。黛玉看會子書就讓紫鵑服侍著睡下了。雪雁也悄悄地出去了。而這時,寶釵又在怡紅院中設起了圈套。

寶釵看到寶玉回到內書房讀書。心想如今可是有機會了,便讓鶯兒去廚房端點宵夜,鶯兒按寶釵的吩咐端了回來後沒有直接送到寶玉的書房,而是進了寶釵的房裡。

寶釵找了個藉口打發鶯兒出去,看著周圍已沒有人時,寶釵將藥倒進了粥裡,攪了幾下。便喚鶯兒拿過去。

鶯兒端了過去後,寶玉也覺得有些餓了,就趁熱吃了些,還剩一些,寶玉就讓鶯兒也吃了。鶯兒站在桌邊就著就吃完了。這時寶釵也估模著寶玉吃完了,慢慢地從房裡出來,想去寶玉的書房,而襲人一見寶釵從房中出來,急忙迎上前去扶著寶釵。

寶釵沒法,只好帶著襲人一起進了書房。寶玉一見到寶釵來了,心中有些不喜,便淡淡地說讓寶釵先去休息。寶釵怕自己不去會讓寶玉懷疑,可是寶釵不願讓襲人留在那裡,只好留下鶯兒在那裡服侍,讓襲人服侍自己,並叫鶯兒留心著寶玉,有事趕快叫她,鶯兒答應了。

寶釵帶著襲人走了,襲人心裡哪裡肯呀,可是為了姨娘的位置也不敢不從,只好跟著寶釵慢慢走,心裡直盼著寶玉能留下她,寶玉和她在一起本就是為了讓寶釵明白自己的心。所以對襲人去留倒也不說任何話。

二人出去後,寶玉依舊做在書桌前看著書,而這時,寶玉發現腹中好似有一團火,燒的自己總想發洩,寶玉這時不小心看到鶯兒,只見鶯兒滿臉通紅,眼光迷離。

寶玉猛然想起,上次茗煙對自己說的薛蟠找藥之事,明白了這藥是為自己找的。寶玉不禁恨上了寶釵。連想也不想地站起身來,一把拉過鶯兒,而鶯兒這時藥力也發作了。哪裡還顧得別的,和寶玉便抱在了一起。

寶釵回到屋裡和襲人說了幾句話。便讓襲人先下去休息,說寶玉那兒有鶯兒服侍,讓襲人不必過去了,襲人只得答應。便退了下去。而寶釵等的有些不耐煩了。悄悄地走到書房的窗戶外,這不聽還好,一聽不由得寶釵七竅生煙。

【鑑於大環境如此,本站可能隨時關閉,請大家儘快移步至永久運營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

自己怕襲人呆到這裡會出事,可沒想到留下鶯兒卻留下了禍根。真真是前門拒狼後門迎虎。寶釵真想當時就衝進去。

可是走到門口剛要進去,寶釵想到這樣豈不讓院子的人都知道發生什麼事了自己也沒臉,讓太太知道了對自己也無好處,無奈也只得忍著氣回房了,這一宿沒睡。只盼著到了第二天,自己悄悄地過去看能不能把這事掩了。

這第二天一大早,還沒等她過去,這院裡就傳來了尖叫聲,眾人不知道發生什麼事了,一聽是書房傳出來的,都趕到書房門口。

襲人先進去了,這一進去才發現鶯兒未著寸鏤坐在床上,只用被子遮住了肩膀以下,襲人待要阻止別人進來時也晚了。寶釵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可也只能裝作驚訝的模樣,恨自己來晚了。

而寶玉看著寶釵的樣子,心中冷笑。卻也不做聲。就看寶釵想怎麼樣。而院裡的老嬤嬤看這情況,早已去報王夫人了,這王夫人也不及穿戴便扶著玉釧兒來到怡紅院中。

王夫人到了屋子裡,鶯兒也早穿好衣服,可也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鶯兒進到屋裡,在屋中央跪了下來。任憑王夫人怎麼問,鶯兒也只哭不說一句話。

這時寶玉說話了:“太太也不必問下去了,既然發生這事,也是兒子一時糊塗,可我也不願耽誤鶯兒,如果她願意就讓她服侍我吧。如果不願意就請太太銷了她的奴籍,放她出去吧。”

鶯兒一聽哪裡不願意呢,隨著寶釵嫁了過來,做寶玉的姨娘,總比給小廝當老婆好呀,鶯兒趕忙膝行至王夫人面前說道:“情願一輩子服侍二爺、二奶奶,請太太不要將她趕出去。這出去了哪還有臉活呀。”(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