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皇帝戴綠帽子,這種事一旦傳出去,死的就不是一兩個人,有可能連同整個玉皇宗都要給玉蝴蝶陪葬。

雖然華夏以修仙者最為尊崇,但一統九州的人間帝王,卻也不是一個修仙門派能夠抗衡的。

當今朝廷掌懷握著三支修仙門派。第一個是天機門、第二個是暮煙閣,第三個就是因為與帝王聯姻,而取得雙贏局面的玉皇宗。

天機門聚集了九州各大修仙門派的弟子,表面是為帝王效力,暗地裡卻是想從朝廷方面,取得各種好處。

暮煙閣是五百年前,從萬劍門分離而出的一個旁支。但五百年過去,暮煙閣早就成為了一個獨立組織,雖然表面上依舊對萬劍門遵從,但實際上已經不受萬劍門所控制。

玉皇宗本來只是一個中等修仙門派,因為跟皇帝聯姻之後,想要榮華富貴的人,把玉皇宗也當作是一個進階之選。如今幾年過去,玉皇宗的規模壯大,門下弟子激增,雖然人數上已經超過了佛門與萬劍門,但因為底蘊不足,門下弟子沒有幾個驚才絕絕之輩,所以被列在萬劍門和佛門之後,是九州第三修仙大派。

妙諦雖然從小呆在萬劍門,從來沒有出去過,但卻不是對於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沖虛把她當作接班人培養,不僅傳授了她修行心得和功法,還給她講解了天下大勢與各門各派之間的厲害關係。

玉蝴蝶身穿紫色華服,上繡大朵牡丹,頭梳隨雲髻,簪上別著一支七尾鳳簪。眾人見是聖妃駕到,全都站起來躬身行禮。妙諦見狀,也連忙跟著站了起來。

玉蝴蝶扶起了大智和尚,瞥了一眼眾人,而後對大智和尚說道:“皇上早聞佛門盛名,只是東土與西方萬里之遙,一直無緣得見。今次聽聞大智禪師來我東土傳道,皇上本想親自前來,奈何俗務煩身,抽身不得,故派本宮攜皇上墨寶一副,特來恭賀!”

玉蝴蝶說完,身後跟隨的兩個宮人,連忙將手中卷軸展開。在場的修仙者,都向那副卷軸望去。

八方來朝!

妙諦抬頭看去時,只見卷軸龍飛鳳舞寫著四個大字。在座的一眾修仙者,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

華夏王朝號稱宇內第一,太宗號稱天子,九州一統,太宗在金鑾殿上大筆一揮,寫了四個大字。

十方來朝!

太宗皇帝馬上打江山,寫下“十方來朝”之後,弱國友邦紛紛前往皇城,朝拜太宗天子。自此,華夏定鼎中原,執天下之牛耳!

太宗打天下時,依仗萬劍門頗多,所以在立國時,奉萬劍門為國教,尊萬劍門掌門雲中子為國師。

百年過去,太宗皇帝去世,雲中子將掌門重任交給沖虛之後,就下山雲遊,再也沒有回來過。

文宗繼位十年,雖然勤勤懇懇,治國有方,但總的來說,是既無大功,也無大過。文宗雖然控制著三大修仙勢力,卻從來沒有插手過修仙門派的事。

這是第一次。

華夏王朝是十方來朝,佛門是八方來朝,最尷尬的莫過於萬劍門。萬劍門是華夏第一修仙大派,又是華夏王朝遵奉的國教,文宗的意思隱晦而又突出。

這明顯是想扶佛門上位。

守乾的臉色很不好看,非常不好看。如果他是萬劍門的掌門,他肯定當場拂袖走人,但是他不是。所以他儘管很生氣,儘管很憤怒,還是站在那裡沒有動。

妙諦並不知道其中原委,見眾人一副看好戲的樣子望向自己這邊,妙諦不由有些奇怪。

大智和尚親手接過了文宗的題字,珍而重之的交給了身後的青衣小僧。大智和尚側身相請道:“聖妃娘娘請上座觀禮。”

王蝴蝶點了點頭,然後見眾人還沒有起身,臉上如沐春風一般,和煦的笑道:“諸位請免禮,請坐吧!”

站著的眾人聽玉蝴蝶說完,謝過之後,等待玉蝴蝶坐下之後,才相繼落座。

玉蝴蝶坐下之後,看頭望了一眼自己左手邊的,玉皇宗掌門玉連城,朝自己的父親笑了笑之後,才扭頭朝自己右手邊望去。

她的右手邊是守乾,玉蝴蝶知道這是萬劍門的人,但還是笑著朝守乾點了點頭。守乾雖然心中不快,但臉上還是陪笑點頭。等到玉蝴蝶要轉過頭時,目光一瞥,突然望見了坐在守乾身邊的妙諦。

玉蝴蝶臉上笑容凝結,望著妙諦眼睛瞪大,檀口微張,卻是怎麼也想不到竟然會在這裡,見到那個天殺的小道姑。

妙諦一直在注視玉蝴蝶,等到玉蝴蝶發現她的時候,她還咧嘴冷笑了一聲。

玉皇宗宗主,玉連城感覺到自己的女人神情異樣,重重咳嗽了一聲。玉蝴蝶終於回神,見人向自己這邊望來,玉蝴蝶連忙正襟危坐。

她為什麼會在這裡?

她是誰?

她有沒有把我的事說出去?

玉蝴蝶雙手在寬大袍袖裡越攥越緊,她沒想到會在這裡見到那個該死的小道姑,她非常憤怒,但更多的是恐懼。她幾乎想立馬衝過去把那個小道姑掐死,但是她不能。

【目前用下來,聽書聲音最全最好用的App,集成4大語音合成引擎,超100種音色,更是支持離線朗讀的換源神器,huanyuanapp.org 換源App】

因為此刻在大庭廣眾之下,她是聖妃,當今聖上的女人。

玉蝴蝶已經感覺不到熱,她目視前方,但如果有人站在她的面前,就會看到她的雙眼無神,思緒早已經不知道飛到何處。

寺外撞鐘的聲音傳來,一聲接著一聲,從近至遠,像是在湖中丟了一顆石子,以金光山為中心,慢慢波及到遠方,又被飛鳥帶至高空。

鐘聲一共響了九九八十一下,在鐘聲落下的那一刻,從大殿向山下望去,只見那個本來在山下三人高的金身佛像,此刻正壓在一個人的身上。

在座的修仙者都已經被,揹著佛像上山的僧人吸引。大智和尚站在最前,慧谷和尚站在大智和尚身後,其他的青衣僧人全部集結在大殿外。

妙諦一眼就認出了揹著佛像上山的那個僧人,就是自己剛才在半山腰遇到的那個,跟自己年紀彷彿的小和尚。

“居然……居然把佛像背上來了?”靈山島主的弟子,望著那個正在揹著佛像上山的小和尚,吃驚的說道。

靈山島主弟子一開口,所有人都坐不住了。

譁!

“那佛像多重?竟然憑那個小和尚一己之力就背上了山!”

“那佛像怕是有三人高了吧?”

“就是築基期的修仙者,怕是也背不動這麼高的佛像上山吧?”

“那小和尚是誰?”

一陣議論之後,眾人開始猜測那個小和尚的身份。

一直沒有開口的飛花山自在洞的洞主卜自在,突然開口道:“佛像為丈六金身,重達三千九百斤,凡人不要說是背,就連是推一下都推不動。這個小和尚看上去只有十四五歲,起碼要金丹期的境界才能背起這麼重的佛像。”

飛花山自在洞的洞主跟慧谷和尚是好友,眾人見他開口,更是吃驚。本來以為萬劍門的妙諦十五歲築基中期,已經是驚才絕絕,但沒想到的是,佛門竟然有個比萬劍門妙諦更逆天的存在。

“他是誰?”眾人紛紛向卜自在詢問。卜自在搖了搖頭:“這個我也不知道。”

眾人再次將目光望向了,那個被丈六金身壓彎了腰的小和尚。小和尚步履艱難,但還是在堅難向上挺進。

終於,小和尚揹著佛像到達山頂,走過寺門,與所有人擦肩而過,而後一步步朝大殿內走去。

大智和尚聯同慧谷和一大群青衣僧人,跟隨著小和尚進了大殿。在座的眾人全都站起來,擁到了大殿門口。妙諦擠到了最前,只見小和尚走到高臺後,然後慢慢的挺直了腰。

佛像慢慢被放到了高臺上,大智和尚當先跪倒在地,雙手合什,長誦一聲佛號:“阿彌陀佛!”

大智和尚跪倒,慧谷身後的佛門弟子全部跪倒在地。小和尚從佛像後走出,眾人這才看清了小和尚的長相。

小和尚眉目如畫,唇紅齒白,卻是男身女相,生了一副顛倒眾生的面孔。

妙諦望著小和尚的臉,越來越覺得眼熟。守乾看到小和尚的臉時,忽然渾身一震,然後慢慢將目光望向了妙諦。(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