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張松完全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來看整個事情。

在經過張松一陣解釋後。

朱元璋總算是明白了。

並且因此而下定決心。

他作為大明皇帝,一句話就是一道聖旨。

無論他做文章怎麼做,都有人非議此事。

所以說有句俗話叫做眾口難調。

院長管理著天下幾千萬人,他不可能讓這幾千萬人口什麼都朝著他的心意。

畢竟人是最難以懂得的。

朱元璋在最後敲定了方案之後就離開了。

這一次張松還有其他事情想說給朱元璋聽的,看見他火急火燎的走掉了,也就沒有將這件事情跟他說一說。

這幾天太子朱標是經常來學院觀察,並且把自己的兒子朱浩也帶過來了。

張松想問朱元璋,他教數學而已。

而你老朱的太孫而一定會來學院上課。

張松碩創辦的數學學校,目的很單純,就是想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加有詩情畫意。

如果霸處百家獨尊儒術,就跟一個人天天吃米飯,一點蔬菜也不吃,那樣早晚身體會出現狀況。

【穩定運行多年的小說app,媲美老版追書神器,老書蟲都在用的換源App,huanyuanapp.org】

朱元璋當然希望自己的孫子在他這裡好好學學。

這幾天朱元璋早就找人觀察了一番張松的新式學校。

只見葬送的新式學校,非常的牛掰。

朱元璋是千古一帝,非常的雄才偉略。

他理所當然的知道啊,算術對於王朝而言有多麼重要。

如果自己的泰順精通算術,那整個大明王朝的經濟什麼都可以計算。

所以他準備將戶部的官員也派遣到學校來學習一段時間。

張松沒想到皇帝陛下這麼重視新式數學堂。

“陛下真的是太厲害了,不愧是千古一帝!”

朱元璋的臉上,滿是得瑟。

在他看來,自己的陽光得到人承認,那還不牛逼,什麼時候才牛逼?

朱元璋有時候也是一個喜歡被人奉承的人。

畢竟每個人都有虛榮心。

朱元璋談到這裡的時候,臉色非常的興致盎然。

以至於他要親自給姓氏學堂寫一個匾額。

當然不是,現在朱元璋還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在跟張松交談了一番之後,迅速離開了六合縣。

現在接近清明時分。

朱元璋要祭拜太廟。

皇帝陛下的祭祀。

那可是國家級別一定要做得隆重而又莊重。

自然不是普通百姓家那樣簡簡單單的就可以。

張松也沒有再多說什麼,在朱元璋走了之後,他就急急忙忙的也要準備回家一趟。

李善長的死亡之期,他定在清明節後。

殺掉李善長之後一定要將系統版本升級到4.0版本。

張松很是期待4.0版本的商店裡出現南方種植的長絨棉種子。

長絨棉是現代科技人工培育的植物。

在古代的華夏根本就沒有長絨棉。

因此想要做出錢幣的紙張非常的困難。

長龍棉的棉絮非常的細細長。

無論是作為生活用品的布匹。

還是用來做成特殊紙張,都是不二之選的上上材料。

張松也要回到家裡祭拜自己的先祖。

對於他而言,這個張家他沒有多少感情。

雖然說沒有多少感情,必須要回去一趟,畢竟他繼承了前身的身體。

那也繼承了這個人的一切身份和世俗說關係。

所以必須回去一趟,看看張家的老宅。

也順帶祭奠一下張家的祖先。

張家在以前也是個官宦人家。

但是大明王朝建立之後,他們的祖先當官也當到頭了。

還好朱元璋沒有計較你祖宗十八代。

如果計較的話,張松的祖上在大元朝做過官。

那麼即便是張松考中進士也是不能夠當官的。

“老爺您可算回來了,老家來人了,要少爺趕點回去祭拜祖先!”

張松努力的在全身的腦海裡尋找資料。

之前張家根本就沒有這樣隆重過。

主要是張松父母這一支血脈有人當官了。

哪怕張松是個區區的七品縣官。

但在普通人眼裡,那也是高不可攀的存在。

在古代的時候只有仕途經濟。

所以每個老百姓都以家裡面出了一個當官而感覺到面子倍兒有光彩。

走到哪裡說話都要高調幾分。

張松對於家裡面舉辦這麼隆重的祭祀祖先活動表示不滿。

他覺得不論是富貴還是貧窮。什麼事情簡簡單單就好。

搞得這麼隆重和複雜完全讓張松感覺到不爽。

玉蟬看見張松蓮上的不悅之色,連忙拉著他的手,要晃兩下說道。

“老爺!你應該替他們高興才對,如果他們高調,那就越證明你有本事,不然的話,他們怎麼敢在鄉裡鄉親面前得瑟?”

張松搖頭嘆息道。

“先不管這些了,馬上的將這些學生在學校溫習幾天。考完這幾天的內容就讓他們放假過清明祭奠祖先!”

張松倒是很想真正的祭奠一下自己,在未來世界的祖先。

但想一想那是不可能的。

只要穿越為一個固定的時代裡……想要回去,那可是比登天還難。

“這些話你不要對我說,蟬兒只的關心老人身邊的事,至於那些公務之類的事情,蟬兒不想打聽。”

張松聽到他這話無奈的搖頭嘆息。

“我們華夏人總是只管掃自己門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一點都不關心世界。”

張松沒有回懟。

他顯得非常的淡定和自然。

原因無他。

早就已經發現玉蟬像個老媽子一樣,總是在他面前說說道道的。

要是換做一般人,肯定早就翻臉罵人了。

但張松非常寶貝他這個侍女,所以對他說的任何話,非常的包容。

“老爺家裡人怎麼做就讓他做唄,我們又不經常在老家,只要熬過清明節就好了!”

張松重重的點了點頭,然後不再說什麼,兩人結伴而行,走向縣衙後院。

縣衙後院張松之前開墾出來的土地又種上了許多蔬菜。

張忠的蔬菜都是用的化肥,所以漲速非常快。

以至於一兩天不去後院素菜就變了一個樣。

上次朱彪看到這個情況很想問張松是啥情況,為什麼他院子裡的蔬菜見風長。

完全得蓋過了他的認知。

張松在系統商店花了系統值的買了一點肥料。

他送給朱標。

所以你拿回去種一種就知道我用的是什麼在提高蔬菜的漲速。

章節目錄

推薦閱讀
相鄰推薦